柿內尚文

請用 100 字表達香蕉的魅力

行銷文案怎麼寫,才能讓人印象深刻?3 個關鍵表達技巧


我曾在光顧某家燒肉店時,看到有一道菜是以肉的不同部位組成的什錦拼盤。牛五花、里肌、牛臀肉、腰脊心、肩里脊內側肉、和尚頭心⋯⋯每個部位都很好吃,不過,藉由吃什錦拼盤來比較後,就很清楚不同部位在好吃程度上的差異。
肥肉的美味、肉的濃味和鮮度的不同、口感的差異,如果只吃單樣便嘗不出來各自的獨特魅力,藉由吃的「比較」,而得以突顯出來。
1. 用比較凸顯差異化優勢
魅力和價值會藉由比較而變得明確。因為比較而看出差異,魅力就此逐漸突顯。
排名和偏差值(譯註:偏差值是一種利用標準分算法得到的數值,一般用於衡量日本升學考生的分數排行。以偏差值 50 分為中間值,偏差值越高,表示學生的分數排名越前面,越容易進入好的高中或大學。)也是比較。在超市會忍不住伸手拿起貼有「熱銷中!」標籤的商品,也是比較帶來的效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在無意識中比較,例如:
「這比上次的企畫好哦。」
「比前一年提升了 120%。」等等。
此外,比較也會影響人們看事物的眼光。
身兼廣播作家和作詞家,在各個領域都表現活躍的永六輔先生,聽說以前曾在廣播節目中說過這麼一段話:「對於事物,只要知道什麼最好、什麼最差,當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出現時,我們就能判斷它大概是怎樣的水準。」
「繫包袱」和「抖包袱」,是相聲世界常聽到的名詞。繫包袱給人「接下來一定是這樣」的想像。而抖包袱,則是準備一個與想像大異其趣,帶有意外性和驚奇的結局。在繫包袱和抖包袱的搭配下,笑料就此產生。
而在表達方式上,繫包袱與抖包袱也很重要。不過,表達方式的繫包袱與抖包袱,與搞笑又不太一樣。表達的繫包袱與抖包袱,是使內容顯得更有價值的一種手法。
巧妙運用繫包袱與抖包袱而就此暢銷的,正是《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這本書成為暢銷書,電影也很賣座。
因為繫了「後段班辣妹在一年內將偏差值提高 40」這個包袱,所以才能抖出「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包袱。如果是高中時代一直名列前茅的優等生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就不會讓人感到驚奇。
繫包袱和抖包袱之間,如果有意外性、驚奇、新奇性、憧憬,人們就會開始好奇並感興趣。這是將絕對值和幅度擴大的一種意象。
舉例來說,減肥產品中常有這樣的廣告。體重 80 公斤的人使用某項產品挑戰減肥,結果成功減去 20 公斤!這就是所謂的「Before/After」,也算是繫包袱和抖包袱的一種。如果只有 After,會搞不清楚到底哪裡厲害。因為有 Before,所以傳達出 After 的厲害之處,絕對值,因此變大。
2. 用對方容易理解的事物做比喻
「○○界的 UNIQLO」。
「○○界的星巴克」。
聽人這麼說,就算是沒聽過的公司,也很容易想像出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以身邊的事物來比喻,也是一種表達技術。藉由比喻,能讓人發揮想像視覺化、與自己切身有關的效果。
「電腦是人類心智的腳踏車。」這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說過的話。「人類心智的腳踏車」,是很帥氣的比喻。
那麼,該以怎樣的東西來比喻才好呢?
重點是挑選對方「容易理解的事物」。如果對象只有一人,就選他容易理解的東西;如果對象不只一人,就選大家都容易理解的。
要是對方喜歡足球,可採取以下方式。
前輩對喜歡足球的後輩表達時:「人們說魔鬼藏在細節裡,工作也一樣,對細節的堅持相當重要。以足球來說,就像控球。因為控球輸了而失分的場面,在足球是常有的事,但工作上要是因為對細節疏忽,而在控球上落敗,往往都不會有好結果。」
如果是對足球不感興趣的人聽了,或許沒什麼感覺。不過對喜歡足球的人來說,卻是個容易想像的比喻。我也喜歡足球,所以聽別人用「控球=細節」的表現方式,會覺得深有同感。
另一方面,向多人表達時,不該使用像足球這種不見得大家都喜歡的比喻,要以人人都容易理解的事物來比喻。例如食物或餐廳,或是目前正蔚為話題的新聞,會比較容易傳達。
「人們說魔鬼藏在細節裡,工作也一樣,對細節的堅持相當重要。像有的餐廳明明餐點很好吃,但玻璃杯上卻留有指印,且服務不佳,會讓人覺得不愉快,對吧?並不是說好吃就行,客人會感到高興的細節也要徹底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工作也和餐廳一樣,如果對細節偷工減料,往往展現不出好的成果。」
像這樣,比喻方式要配合對方來改變。
3. 把抽象概念具象化
所謂的表達,是讓對方在腦中視覺化。視覺化的方法之一,還有「命名」,也就是取名字。有了名字後,就能對事物有更深的認識。為了對周遭的龐大資訊做一番整理,所以才取名。有了名字,才能進一步認識,與其他事物的差異也會變得明確。
以前我曾經編過《史上最簡單的配料英語術》一書。我對內容很有信心,只要看過這本書,英語就會突飛猛進!我滿懷期待地做了這本書。但書賣得不好,銷量奇慘無比。
幾年後,我改變書名,以文庫版重新出版。新書名叫《九成的英語會話靠中學程度的英語就能應付》,我將這本書的概念轉化為語言,用書名表達出來。結果這次變成賣出 20 萬本的暢銷書!
改變的是書名、設計、尺寸大小、價格,至於內容則完全沒變動。一本原本賣不出去的書,卻搖身一變成了暢銷書。我真切感受到,命名的差異在表達上帶來多大的改變。
(本文出自《請用 100 字表達香蕉的魅力》,方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