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xFrame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進入職場後,別錯過這 3 種良師

2022-11-15 楊琮熙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曾經有讀者私訊我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良師?」希望我能將「可以向誰學」這個學習方法說明得更清楚一些。

這問題問得真好,讓我想到一句話:「沒有慧根,也要懂得會跟!」

因為一般人在離開學校體制,進入了職場之後,已經沒有固定的老師教我們相關的領域知識。但是在職場中,其實有許多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讓我們得以終身學習,持續進化。

延伸閱讀:努力結交人脈,卻沒遇到貴人?真正該付出時間認識的 3 種人

但是終身學習的關鍵,則在於一個人是否有願意虛心請教的特質,跟著學習身邊人們的經驗與智慧,而這樣的學習態度,足以影響一個人未來的職場成就。

「可以從哪裡找到個人的學習良師?」我的想法,是可以從優秀的同事、直屬主管與各行各業的專家中,找到職場與人生的導師,給予個人啟發與引導,或許你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向傑出同事與朋友學習

職場幾乎是每天花費時間最多,也是我們人際互動最頻繁的場合。因此,建議可以先觀察身旁傑出的同事與朋友,隨時記錄他們值得我們仿傚的優點與行為。

可能是在工作中展現的某項工作能力,某個思考觀點或是某種工作態度,多花一點心思觀察同事們表現卓越的地方,發現值得你學習的特點之後,表現出誠懇的積極態度,在日常的互動中,伺機向這些達人們虛心請益。

一般來說,當你也展現了同等認真的工作態度與能力,也就更有機會吸引傑出的人願意向你靠近,進一步交流與學習。雖然常有人認為,職場上利益糾葛,並不容易交到真朋友。

但經驗告訴我, 若是自己也能以誠待人,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共事,總能碰到一些志趣相投的同事。 而當你在工作中需要支援時,也才能從這些人當中找到願意相挺與支持的良師益友。

向直屬主管、Mentor 學習

其次,我認為可以做為職場學習對象的,就是職務上的直屬主管。因為上一階的主管不僅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且他們經年累月的工作經驗,使得他們在做人處事與職場智慧上,通常也具有一定的格局與氣度。

更何況,主管通常具有教導部屬的責任,如果我們能展現自己受教的態度,在工作事務上更積極的請益與提問,其實不僅能讓主管留下正面印象,也表達自己的學習潛力與意願,就有更大的機會承擔挑戰,在工作績效上有所成果。

有些公司在作人才的領導力發展時,常會推出所謂的良師計畫「Mentor Program」。一個有心上進的員工,會利用此機會積極爭取成為導生(mentee),而這些導師(mentor),也通常會不藏私地將工作技能與經驗傳遞給後進。

如果你的公司也有類似的培育計畫,高度建議爭取加入,不僅能學習導師的專業技術,也可拓展個人的思維與視野。

工作以外的行業專家學習

第三個尋找良師的場域,則是工作以外的行業專家。也就是當你有興趣投入某項領域時,你所聽聞過的知名行家。

在過去,一般人要能接近專家的困難度實在是很高,更別說要進行交流請益了。

但現在有了社群媒體之後,許多專家都擁有個人帳號,做為自媒體的宣傳與發聲管道。除了瀏覽這些行業名人的社群動態,不僅能讓我們能掌握即時資訊與汲取有用知識,其實也增加了與這些名人專家互動的機會,得以接觸到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接近的達人。

有個方式值得你試試看, 關注你有興趣的領域專家的個人社群。如果對方有出書或是演講/授課,可以試著在看完書或是上完課後,寫一則有所啟發的個人心得,再附上能讓專家簡單回覆的問題,做為開啟雙方對話的訊息。

通常,專家們不太會拒絕用心、誠懇的粉絲,只要有禮貌的虛心求教,往往會得到善意的回應。時間久了,甚至可進一步邀請成為社群朋友。

只要能善用這些社群網路,就可以讓我們在網路上向各個領域的專家交流與互動,讓這些行家們構成個人的智囊團、顧問團,不僅能將學習範圍擴大,也能向最頂尖的專家尋求回饋與建議。

除了以上方式,我們還可以在很多層面去尋找自己的良師。不過,在找到人生導師之前,仍然有些地方是要注意的。

比如說,《刻意練習》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就提醒:「有許多成就非凡的人是糟糕的老師,因為對教學毫無概念。」

也就是說,不要過度迷信於領域專家的過人成就與知名度,應該關心這位行家是否擁有教學的觀念與技能。

一個具有教學能力的老師,能夠辨識出學生的表現,並明確說明要注意的部分與常犯的錯誤,才能協助學生修正弱點,有所成長。

另外,美國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蒙格(Charlie Thomas Munger)曾說過一句話: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雖然,我們都希望從良師身上獲得回饋與建議,但也不要忘了持續的提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思考「如何才能配得上這樣的人生導師?」才能讓難得的師徒關係得以長久。

延伸閱讀:貴人的意義是什麼?升官加薪方面沒人提攜,或許不是你運氣差

畢竟人與人的互動,通常也存在互惠與交換的關係。如果一味地只想從他人身上獲得你想要的,卻從未思考能提供給他人什麼價值,那麼這樣的人際關係通常難以保持。
因此,當你能找到一位人生導師時,別忘了也讓自己不斷變強,給予良師們你在成長的回饋,讓他們看到你的進步,教學得以相長,雙方都在這段關係中獲得滿足。

試著找到你的良師們,跟著學習他們的優點與專長,讓這些導師們做為人生旅途上的一盞盞明燈,你學習的愈多,點亮的燈就愈多。

最終,你就會照亮屬於自己的方向,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本文出自《布局思維》,平安文化)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布局思維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