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Basile Morin

動不動就和人吵起來?溝通時,即使不認同對方,也不能犯這個「禁忌」

2022-12-09 稻增美佳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了了解對方,必須問問題。一旦變得很會問問題,確實能更深入了解對方,也更容易讓對方了解自己在說什麼。然而,光問問題,可能會落得「我明白你在說什麼,對內容也不是完全不感興趣,只不過......」的下場。

另外,聽對方回答時,經常有人會打斷對方,提出否認、反對的論調,這樣也不好。不只對方,看在旁人眼中,也會對你產生非常不好的印象。造成的傷害遠遠超乎你的想像。就算你反駁的內容合情合理,很自然的否定,看到你這樣的應對方式,對方或旁人的內心會產生比大腦理智更強烈的反應。此舉無疑會擴大彼此情感的落差。

延伸閱讀:公司裡有影響力的人,跟別人有何不同?9 個跡象,看出你是不是主管眼中的得力大將

保持耐性,即使不認同也不要馬上否定對方

首先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即使聽到一半,產生「你說的不對」「我的意思不是那樣」的情緒,也不能說出口或表現在臉上,無論如何都必須先聽對方把話說完。

我經常可以看到好不容易提出好問題,卻因為聽的方式不對,而讓對方失去信任的慘案。誤會、曲解、會錯意在所難免。重點在於一面傾聽情感的落差,思考這個人為何會這麼想,探究他這麼想的意義何在。

雖說都是「表達」,但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可以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① 聽懂意思(理解)
② 對內容產生興趣(共鳴)
③ 聽進去(接受)
④ 展開具體的行動(雙方一致)

尤其是商務上的場合,絕不能只有 ① 和 ②,一定要到 ④ 的階段才算達成目的。說話的人,也就是你自己,必須讓對方不只大腦理解,內心也產生共鳴。

不只聽對方說什麼,還要感受對方的心情

這裡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傾聽對方說話的方法。不只是聽,要「聽進去」。當對方覺得「這個人確實有當一回事的在聽我說話」,才會開始產生信賴關係,這時才能得到對方的理解與共鳴,稍微消除情感的落差。

假設你已經儘量簡單明瞭的說話、想方設法的表達了,但是一問之下,對方不僅完全沒理解你的言下之意,還提出令人難以接受的反駁。「我不是那個意思!」「我說過那樣的話嗎?」「我不是很懂你在說什麼」——這種話是不是情急之下就脫口而出了?如果你也幹過這種事,請承認自己並沒有在聽對方說話。

傾聽是要敞開心房,全面接受對方說的話。不要聽到對方說的話或看到對方的態度,就感情用事的反駁,而是要感受對方的心情。這才是傾聽的真意。

延伸閱讀:EQ 高的人,常把 7 句話掛在嘴邊!專家:不知道自己的 EQ,也千萬別犯 11 個錯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若覺得對方說的話對自己不利,就會立刻加以否定,試圖糾正對方的錯誤。壓抑不住「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感情,無論如何都想向對方抗議。甚至把對方當成騙子,說出「你在說謊」這種話。一旦做出這種反應,就無法建立起雙方的信賴關係。

請先努力理解、尊重對方有對方的解釋。或許對方知道什麼你不知道的訊息或內幕也不一定。

這裡有個訣竅,當你覺得自己受到傷害時,請先「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這是提升自己、或是考驗自己的機會。希臘友人教我的方法是,小聲的向上帝祈禱「Deleteit」(千萬別讓對方聽見)。或是交叉食指與中指、拍拍肚子等,在不讓對方發現的前提下,用一套屬於自己的訊號切換情緒的開關。

(本文出自《超人氣諮商師的低成本溝通術》,樂金文化)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超人氣諮商師的低成本溝通術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