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勝晤、洪昇完

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

為什麼找到好工作這麼難?用「排序法」避開 3 大職涯地雷,擊退倦怠、尋得真愛


「賺錢、存在感、貢獻」是工作的基礎價值。每個人心目中對這三種價值的優先順序都不同。有些人將存在感視為首要價值,賺錢其次,最後才是貢獻;也有人相較於賺錢和存在感,更重視貢獻。工作價值的優先順序不同,所做出的職涯決策也可能不同。重要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三者中只要少了任何一項,就會對工作感到不滿。
古代西方人將「毫無意義、白費力氣的勞動」視為最可怕的刑罰之一。希臘神話中的達那伊得斯(Danaides),由於殺死自己的丈夫受到處罰,餘生都在灌滿永遠也不可能灌滿的無底桶中渡過。欺騙眾神的薛西弗斯(Sisyphus),被詛咒必須不斷地推巨石上山,抵達山頂後,石頭又會再次滾落至山腳下,一再重複推石頭上山的過程。
小說家卡繆(Albert Camus)曾說過:「沒有工作,生命會腐朽。但沒有靈魂的工作,生命會窒息而亡。」讓達那伊得斯和薛西弗斯痛苦不已的,不是巨石和無底桶,而是失去工作的意義。他們所做的工作,完全無關乎賺錢、存在感與貢獻。
所謂的天職,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換句話說,天職就是能解決生計,並讓自己富有存在感,同時能對世界做出貢獻的工作。因此,你必須問自己:「賺錢、存在感、貢獻,三者中我最重視的工作意義是什麼?」進一步再問:「我所追求的工作價值是什麼?」
工作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們一天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工作上。然而,如果工作價值不明確,可能會盲目地遵從公司規範,或是陷入困境躊躇不前。
當這樣的狀況一再發生,就會逐漸失去人生的主導權,像獵犬聽從獵人指示一樣。倘若在工作中沒有自己的主見,而是盲從跟隨,就算把工作做得很好,也不會感到快樂。誠如小說家及哲學家艾茵.蘭德(Ayn Rand)所說:「所謂的幸福,是一種滿足自我價值的意識狀態。」
成功的人,對自己最重視的工作價值都堅定不移
由於從事教育工作,我(昇完)經常有機會遇到各領域專家。雖然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成就各不相同,在他們身上卻可以看出一項共通點,正是擁有明確的工作價值。真正的專家除了實力卓越,會致力於將自己的價值觀與工作結合,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專家。因為他們不僅對工作駕輕就熟,更為工作注入了靈魂。如果想成為一名專業人士,就必須確立自己的工作價值。
找到工作價值的好方法,就是從過往工作經驗中,找出 5 個做出重大決策的經驗。像是申請公司內部轉調、念研究所深造、邊工作邊準備證照考試,或是辭職去旅行數月等,從這些決定的背後可以看出你的價值觀。
例如 20 幾歲時一邊打工一邊準備公務員考試的人,或許代表他重視的價值是「穩定性」。如果是擁有好幾張難以取得證照資格的人,可能在乎的是「成就」或「發展」。請試著寫下與職涯相關重大決策標準的關鍵字。
想確立自己的工作價值,可以檢視驅使自己工作的動力,以及渴望透過工作獲得什麼。接著挑選出職涯決策時,最重要的 5 項考量標準,以及 3 項最不重要的。
之所以不只列出一種,而要列出好幾種,是因為並非所有的決策都適用同一種價值。與職涯有關的決策包含就業、職務轉調、轉職、離職等各種不同情境,基於這點考量,也需要具備 5 種不同的價值。
透過探索工作價值的過程,可以發現自己在工作和職涯中重視的點是什麼?想在工作中獲得什麼樣的體驗?完成這項工作後,有兩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個人排序在最後的 3 項價值,找工作時應盡量避免
首先,完全不重要的 3 項價值,是職涯中必須設法避免的要素。這些工作就像吸血鬼,會吸取自己的能量,相較之下,做這些工作也會比較不快樂,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除了選擇最好的,避免最壞的也很重要。選擇符合自己工作價值觀的工作,會讓生命發光,反之則會造成生活的負擔,這點請銘記在心。
接著,把最重要的 5 項價值視為職涯重心,這些價值不僅適用於職務轉調或離職,與主管進行績效面談或設定年度工作目標時,也能加以運用。如果列表中的說明不夠貼切,可以再自行修改。藉由這個過程重新確立自己的工作價值,並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然後再從這 5 項價值中,挑選出最重要的核心價值。這項價值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能妥協的首要原則。就算在別人眼中看來無妨,你都不應該選擇與這項核心價值背道而馳的工作,對你來說,從事這樣的工作不但難以成功,也很難獲得滿足。若是持續背離價值,內心衝突頻繁,最終會變得疲乏無力,或面臨意想不到的困境。
(本文出自《獨立工作者》,采實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