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David Guyler on Wiki

利用平日偷學,和同事拉開差距!加速完成工作、每天省出時間進修的 3 個建議

2023-05-03 古市幸雄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作者古市幸雄曾任讀賣新聞攝影記者,透過在職進修考取留學資格,從紐約州立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回國在短短 3 年內創立翻譯及英語教育等事業。作者分享的「每日 30 分鐘」學習法造福了許多不擅長讀書的在職進修人士,他個人也透過這套學習法取得以下技能與證照:MBA(經營學碩士)/TOEIC 980 分/英語會話達商用英語等級/國中、高中的英語教師資格/MCSE(微軟認可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可資料庫管理師)/MCSD for Microsoft(微軟認可問題解決開發者)/Sun Microsystems 認可 Java 程式設計師等。

假如你跟同事的行為模式一模一樣,5 年後、10 年後,就會跟這些同事落在同一個位置。如你所知,公司內部的評價不是絕對評價,而是相對評價。說得白話一點,是在看你是否比其他同事優秀。你若是換了一家公司,看的仍是你是否比這家公司的同事優秀。你總不會認為「我都跟同事做一樣的事,5 年後、10 年後就會比他們優秀」吧?

話雖如此,在公司裡與同事和主管打好關係也很重要,如果表現得不太合群,會有打壞人際關係的風險。因此,在公司內部騰出時間用功時,請仔細拿捏程度。

1. 工作速度變快的秘訣

教你一個工作加速的祕訣,就是先決定要花多少時間處理工作,告訴自己「我要在一小時內完成這份工作」。

普通上班族沒有這樣的工作習慣,我因為先進了報社的關係,不知不覺練就了短時間內完成工作的技能。早報和晚報都有固定的截稿時間,拜此所賜,30 分鐘後要截稿的東西我就會在 30 分鐘內做完,10 分鐘後要截稿的東西我就會在 10 分鐘內做完,快速完成工作的習慣就是這樣來的。

延伸閱讀:善用 15 分鐘小會議、面談前先檢查對方行事曆!Jins 執董邱明琪的時間管理術

要使工作速度加快,就要提醒自己每天增加一點速度,用這種方式做訓練。表面上,你和大家使用了相同的時間;實際上,你比其他人更快把工作做完,用多出來的時間充實自我。用不到幾年,你和同事的距離就會拉開。

2. 每天在家或公司外擠出半小時讀書的方法

許多人應該都有這個困擾:「在家裡的時間孩子太吵,無法專心念書。」如果是這樣,就利用公司的加班時間念點書,或者每天提早半小時至一小時去公司偷念。這麼做的好處是有桌椅和電腦可用,缺點是可能被同事和主管冷嘲熱諷。

如果你實在不想利用公司的加班時間念書,我推薦去咖啡廳讀。只要投資一杯 300 圓的咖啡錢,就有桌子、椅子和電燈可用,搭配耳塞一起用,就能專心讀個半小時至一小時。

你也許會說:「每天花 300 圓喝咖啡,一個月就花了 6000 圓,太貴了吧。」問題是,一般上班族實在很難擁有自己的書房,就算真的弄出一間書房,孩子照樣會吵得你沒辦法念書,那麼有書房跟沒書房其實是一樣的。

請這樣想,你在咖啡廳花的飲料錢,是確保時間和場地的租金。告訴自己:「每個月只要花 5000 圓左右,就能在自家以外的地方擁有移動書房。」如此一來,就能在自家和公司以外的地方找出讀書時間。

不管你要採用早起、加班還是移動書房的方案,每天只讀 30 分鐘也沒關係,重點在於持之以恆。我再重述一次,重點是把它當作習慣,每天都要做一點,不要停。

只要每天能讀 30 分鐘,一週 5 天,持續一年 52 週,一年就會多讀 130 小時;若是每天能讀到一小時,一年就是 260 小時。一年讀 130 小時,相當於一天讀 8 小時連續超過 16 天;一年讀 260 小時,就是連續超過一個月。但事實上,你只是每天讀了半小時至一小時。好好調整一下,在上班期間擠出半小時至一小時讀書應該不是難事。

3. 妥善利用通勤時間的絕招

利用通勤時間看書的人應該滿多的,在此傳授幾個利用通勤時間讀書的訣竅。

首先,新聞快速看重點就好。意思是說,不要花 3、40 分鐘慢慢看新聞。如果你待的產業有自己的新聞報刊(例如建築新聞或財經新聞等),請直接看這些就好,裡面會有比較詳細的業界資訊。

其次,留意一下,你上下班的地點,有辦法移動一、兩站就抵達起點站嗎?如果可以,即使要多花 10 分鐘,也請繞去起點站搭車,如此一來就能坐著通勤,舒服地看書。

我家附近的車站早上每隔 10 分鐘就會發車,我只要在月台等 15 分鐘,上車一定有位子可坐。還有以前,我需要從地鐵東西線的大手町站搭車回家,但只要往相反方向搭一站,在竹橋站上車,當車子回到大手町站時,幾乎所有乘客都會下車,我有九成機率能坐著回家。購買月票時,可多抓一點錢,這樣就有多移動一站的彈性空間。

還有,搭車時最重要的不是專心用功,而是思考如何提升今明兩天的總學習效能。舉例來說,如果你下班搭車時感到有點疲倦,不妨先睡一下,回家後再讀,知識才能有效吸收。相反地,假如你覺得腦袋很清楚,那就好好把握時間在車上看書,當天晚上提早 30 分鐘上床睡覺。

只要能比平時多睡 30 分鐘,隔天狀況就會好。如果回家後非常疲倦,就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隔天提早一小時起床讀書吧。

也就是說,要做的不是逼迫自己讀書,保持最佳體能才能有效吸收知識

剛開始練習讀書時,我們難免容易把有沒有讀進去擺一邊,過度在意儀式感,所以即使效率已經很差了,仍勉強自己一定要讀。因為讀書不會立刻看見效果,總覺得不實際翻開書,就沒有「得到知識」的真實感,這些感覺很正常。

延伸閱讀:你懂得把他人「禁音」嗎?成功者 20 個好習慣,有感提升生產力、專注度

如果無法坐著通勤,就認命地站著讀商業書或參考書吧。多多善用每天的通勤時間,每個月最少能讀 4 本書。如果通勤單程是 45 分鐘,每個月就讀了 33 個小時(90 分鐘 × 22 天),一年多出約 400 小時的讀書時間!

你是否在車廂內看過一些人既不讀書,也不戴耳機用功,只是坐著發呆呢?最近還有許多上班族低頭在玩手機遊戲。請盡量減少這些毫無產能的行為,充實你的讀書時間。請告訴自己「5 分鐘也不能浪費!」,如此一來,一年就會多出許多讀書的空檔。

(本文出自《每日只要 30 分鐘》,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時間管理
相關文章

每日只要 30 分鐘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