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田將嗣

新進員工需要幫忙,為何不敢求助?好主管指派工作時,應該這樣開口


從培養成員的觀點來說,讓資歷淺的成員/對該項任務經驗較少的成員,以負責人的身分組織新事務的作法,是有其必要的。只不過,此時交託任務或傳達內容的方式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團隊的心理安全感,必須要注意。
「那就由○○來負責這項工作了!交給你了,拜託囉!」
「……好的。」(覺得不安……)
「啊,有什麼問題的話隨時提出來討論喔!」
「……好的。」(覺得不安……)
或許有人會覺得驚訝,像這種這麼常見的對話也是「NG」的嗎?事實上,對於經驗尚淺的成員來說,「提出討論」這件事的難度意外地高。這是因為,他們容易認為提出來討論會被當成「連這種事都做不到、不知道的人」,所以因此而抱持著不安感。
建議的做法是,採用「你覺得跟誰談談會有助於進展呢?」這樣的說法。即便語意同樣是邀請他提出討論,但加強「為了推展工作的討論」這點,會賦予提問者是為了工作而積極努力的印象,所以關於「誰」的這個部分,就會變得更容易去考慮、探尋。
「最後,來確認 A 做的工作分配表吧!進修活動當天的接待人員是……(發表工作分配)……午餐的籌備就由B負責。啊,雖然B這是第一回參與,可以由你來負責這部分嗎?」
「那個,好的……我會盡力……。」
「你覺得跟誰談談能讓工作順利進展呢?」
「我想向之前負責籌備午餐的同仁請教。像要怎麼抓預算、時程的安排、跟哪個業者聯繫比較好等等,如果能夠讓我知道的話會很有幫助。」
「很好喔!這個進修活動的便當一直都頗受好評,前一次的負責人是 C 吧,能請你後續跟進一下嗎?」
「我知道了,B,等等找時間來談一下吧!」
「謝謝你,C,請多關照。」
從這樣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能讓成員安心地專注於工作的態度。
帶著不安感,而且還在經驗本來就已經很少的領域裡摸索工作,多半都難以如意進行。明明已經很努力去做了卻還是不順利,之後甚至被發怒說:「為什麼都不提出來討論!」這哪讓人受得了啊!
因此,重要的是,要說出「確保讓人容易開口討論」的用語。在這個例子裡,可以從「同時也決定了資淺成員的指導者」這一點,看出效果。
「為了能夠持續發光」其實這種說法,並非只是為了資淺的成員而存在的。不論在哪個業界,工作通常都會往「能力好」、「責任感強」的人身上集中。委託工作的一方當然是覺得安心;而受到委託的人,也喜歡受到信任、在投入工作之中成長的感覺—像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吧!
不過,如果一個人因為手頭上的工作過多,結果太疲累而導致平時不會犯的失誤頻繁發生、加班加到身體都弄壞了的話,應該沒人會高興得起來吧?對於這些容易被集中分派工作的人,就請採用「覺得跟誰談談會有助於進展呢?」或第 29 則語詞「來看看要怎麼分擔工作吧?」來提升互助的要素吧!
團隊的目標是「總體戰」、「團隊合作」。 最理想的情況是,沒有過度工作的人、也沒有無法全力發揮的人,而要達成的目標是「讓全體成員都能持續發光的狀態」。
(本文出自《全球最強團隊都在用的「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方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