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PxHere

只是想好好地辯論,最後卻變成吵架?3 對策巧妙避開言語衝突

2023-09-11 徐輔賢 Bo Seo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1959 年夏天,正值冷戰的高峰期,一支美國官員的代表團抵達莫斯科索克尼基公園(Sokolniki Park),他們要舉辦一場展覽會,目的是讓蘇維埃的民眾見識美國民眾令人羨慕的生活。

在成千上萬的圖像與各種展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間漂亮的樣品屋,售價是 1 萬 4000 美元,對於美國一般煉鋼工人來說可以負擔得起。樣品屋是長島康馬克(Commack)一棟住宅的複製品,內部劃分成幾個區塊,以便容納最多的參觀人數。由於樣品屋的分割設計,以及美方希望凸顯的魅力,將這間樣品屋取名為「分割尼克」(Splitnik)。

延伸閱讀:大人級的回嘴技術!遇到職場上的酸言酸語,這樣說話「吵贏」又不撕破臉

6 月 24 日,是這場展覽的開幕儀式,由美國副總統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主持,他主動帶著蘇維埃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參觀。但是好戰的赫魯雪夫逛得並不高興,基於私人及戰略因素,於是決定故意找麻煩。他鎖定了樣品屋廚房裡的自動檸檬榨汁機說:「你們為什麼要給我們看這個?你們想要展示不切實際的東西,讓我們走上歪路嗎?」

赫魯雪夫身高約 160 公分,身材矮胖,體態像一顆藍莓,非常引人注目。他以全身的動作表達自己,一個招牌動作是用手指指著談話者的胸口,然後以體重施壓。他的笑聲非常宏亮,但他的愉快心情可以在一瞬間轉為憤怒,從他笑紋的變化能看出他即將翻臉的徵兆。

延伸閱讀:同事為何要在公司擺臭臉、大聲嘆氣?阿德勒心理學教你看懂他人的「不開心」

隱藏在這張豐富表情的臉孔背後,是不折不扣的政壇老狐狸。赫魯雪夫生於 1894 年,父母是卡利諾夫卡(Kalinovka)的貧窮農民,那是一座靠近烏克蘭邊界的村莊。他憑著聰穎的天資,在共產黨步步高升,更重要的是一直位居高位。他參與執行史達林下令的肅清行動,而且沒讓自己被整肅,靠著狡猾的手段擊敗競爭對手。在史達林逝世時,他拿下領導權,然後譴責前任總書記留下「個人崇拜」的遺毒。

在水門案尚未爆發之前,尼克森是貴格派教徒的子弟。他在四十六歲造訪莫斯科時,開始展露出自己的政治手腕,將他送上總統職位,也導致他下台。然而,相較於年長二十歲的赫魯雪夫,尼克森還只是新手。這位加州前參議員晉升為副總統的那一年,赫魯雪夫成為蘇聯的領導人。

兩人一起參觀展覽時,他們的體態差異鮮明。赫魯雪夫身穿灰色西裝、戴白帽,個性奔放,行動不按牌理出牌,一下拐彎找上這個人,一下後退找上別人。相形之下,尼克森身材細長,雖然他個子比較高,但他的影響力遠不如對手強大,有可能被搶鏡頭,陷入對手的陰影之中。

這時,在樣品廚房裡,兩人之間潛藏的緊繃氣氛爆發成爭論。尼克森即將與世界上最難纏的吵架高手鬥嘴:

尼克森:請看看這間廚房。加州住宅的廚房就是這個樣子。
赫魯雪夫:我們有廚房。
尼克森:這是最新的款式,是許多住宅內建的配備,可以直接安裝在家裡。我們美國喜歡讓女人的日子過得更輕鬆。
赫魯雪夫:共產主義不會像你們用資本主義的態度對待女人。
尼克森:我認為,對待女人的態度應該是世界共通的。我們的目標是想讓家庭主婦的生活更輕鬆。

譏諷來得又多又快,他們渾身帶刺,存心打斷別人的言語節奏。場外的相機飛快按下快門捕捉畫面,記者快速做記錄。

避免吵架第一招:佯裝這是一場辯論

尼克森一開始採取的策略是,佯裝這是一場辯論。

也就是說,他一直裝作他有權繼續提出他的論點,並得到公正的評判。當然,尼克森在高中時成為冠軍辯手的經驗派上了用場。他的演說教練常告訴他:「演說,是一種對話。如果有觀眾,你可以提高音量,但不要用吼的,要對他們說話。」

如果對方動不動就插嘴,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停止論述,或是飆速把話說完,但結果對方就控制了談話的時間分配。次要糟糕的做法是抓住對方的譏諷(特別是機會絕佳的時候),卻不是完成我們的論述,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對方主導議題走向。

我們也一定要控制情緒,別在霸凌的策略裡以牙還牙。事實上,我們沒幾個人能夠不顧一切跟人大吵大鬧。即使以牙還牙能夠拿下一兩分,我們不太可能比得過真正的霸凌。

最好的做法是繼續進行論述,穩住步調。如果對方插嘴,我們可以暫停,稍後再補回被占用的時間。你可能會覺得雙方似乎不是在討論同一件事,這正是關鍵:吵架不是辯論,我們不會允許對手單方面改變規則。

那麼,避免辯論變吵架的第一步是什麼?就是假裝那是一場辯論。

避免吵架第二招:停下來並命名

此舉讓尼克森爭取到一點時間。兩人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反駁,而是提出論述,較量起在各自的國家,國民購買住宅的負擔能力與住宅的壽命。然而,一旦讓蘇聯領導人占了上風,就很難遏阻他。

赫魯雪夫:美國人對蘇聯人有自己的想像。但蘇聯人跟你們想的不一樣。你們以為俄羅斯人看到這些東西會目瞪口呆,但事實上,現在俄羅斯新蓋的房子就有這些東西。
尼克森:是的,但……
赫魯雪夫:在俄羅斯,你只要一出生就能得到一間房子。你有權享受住宅⋯⋯在美國,如果你身無分文,你可以選擇去睡收容所或是睡在路邊。然後你們卻說我們被共產主義的奴隸。
(……)
尼克森:要是你在參議院,我們會說你阻撓議事!你……(赫魯雪夫插嘴)…… 話都是你在說,你不讓別人發言。這場展覽的目的不是要人目瞪口呆,而是激發興趣。多元化、選擇的權利,以及我們有一千家建設公司建造一千種款式的住宅,這些才最重要的事。我們不希望政府官員替我們做出單一決策。這就是差別。

為了阻止赫魯雪夫主導辯論,尼克森用了第二個策略:停下來並命名。也就是暫停對話,明確指出導致辯論開始瓦解的行為 —「阻撓議事」。

鬥嘴的人在混亂中如魚得水,他們一副沒有預先排練過的樣子,發揮的成效最好,侵蝕辯論的作用會掩藏在誇張的言行底下。指出破壞的行徑,就像揭發魔術師的伎倆,能夠幫助我們抵禦那些招數,重新設定討論的方向。

這種策略的風險是,可能會變得近乎人身攻擊,使得分歧更加棘手。尼克森差一點就淪落到那種境地,因此我們應該專注於行為,而不是做出那些行為的人。

避免吵架第三招:推遲辯論

兩位領袖一邊對話,一邊從廚房展場走去隔壁的電視攝影棚。在媒體面前,赫魯雪夫表現得比較自然。蘇維埃領導人發表了宣言式的陳述,手勢張揚,偶爾會把他的白色帽子當成道具。攝影機的燈光激發出他的表演欲:

赫魯雪夫:(插嘴)不,在火箭方面,我們已經比你們領先,還有科技領域……
尼克森:(繼續發言)你看,你從不讓步。
赫魯雪夫:我們一直都知道美國人聰明。笨蛋無法像他們那樣提高經濟水準。但你也知道,「不能用鼻孔打死蒼蠅!」這四十二年來,我們進步了。
尼克森:你們千萬不能害怕創意。
赫魯雪夫:我們是在說,不應該害怕創意的是你們才對。我們什麼都不怕……
尼克森:那我們多多交流創意吧。這是我們都同意的吧?
赫魯雪夫:很好。(赫魯雪夫轉向口譯詢問)我剛剛同意了什麼?

在對談即將結束時,尼克森決定推遲這一回合的辯論。儘管他盡力了,這場辯論依然變成了吵架,他沒有堅持下去,而是贏得複賽的承諾。

辯手所能做出的決定中,最重要的是決定結束辯論。當我們做出該下策的原因不是躲避分歧,而是為了下次優質的異議保留力氣,那就是為了良好的對話在鋪路。

前述三種對策 — 佯裝那是辯論、停下並命名、推遲辯論 — 看起來像是我們在辯論練習中對付惡霸的對策,但目標比這個更有野心,不僅事要擊敗當下令人不快的爭執,更要降低爭吵威力的環境。

在莫斯科的言語衝突一年後,尼克森在辯論舞台上遇到一位截然不同的敵人,那就是來自麻州參議員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首場辯論在芝加哥舉行,時間是 9 月下旬的週一,那是美國總統候選人們首次在電視轉播的辯論中面對面,約 6640 萬人收看。

隨後,尼克森面臨了一場政治災難。在刺眼的舞台燈光下,他看來蒼白、緊張、冒冷汗(當時,他膝蓋感染,還在恢復期)。同時,年輕的參議員有黝黑的膚色,舉止得體,表現出色。那一夜之後,尼克森的民調就此落後,於是辯論會成為美國民主的重頭戲。

從 196 年總統週期(presidential cycle)中出現的說法是,尼克森在辯論中與電視上的失常表現,多少決定了他的命運。但一年前,他在蘇聯領導人面前,成功守住了自己的立場,讓原本可能淪為吵架的對話,成為世人記憶中的「廚房辯論」。

對我們辯手來說,尼克森得勢與失勢的教訓實在太熟悉了:成也辯論,敗也辯論。

(本文出自《哈佛大學的思辯溝通術》,采實文化)

相關文章

哈佛大學的思辯溝通術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