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Ai

「想減肥,卻忍不住吃了甜點!」練習這種思維,擺脫不斷後悔的惡性循環

2025-07-03 柿內尚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早上七點。鬧鐘鈴響。
前一天追劇看到很晚,感覺沒睡飽。
但得早上七點起床,提早到公司處理昨天沒做完的工作。
雖然心裡明白,但好睏……
腦中被迫展開二選一的選擇,看是要起床,還是繼續睡。

延伸閱讀:你有「選擇困難症」?哈佛研究:這可能就是讓你變窮的原因...

我也多次在這樣的二選一抉擇下,敗給睏意,選擇繼續睡。然後深感後悔,心想「剛才要是起床就好了」。

明明是自己作的選擇,卻為此感到後悔,有時就是會有這種情形。不過,試著細想後會發現,當時是因為想睏才繼續睡,是自己作的選擇。

「選擇」的結構

如果作了某個選擇,另一方面就會產生沒選擇的事物。 「選擇」這樣的決定,與「不選擇」這樣的決定,互為表裡。

選擇「要出去玩」還是「工作」。有三件想買的衣服,但如果只有一件衣服的預算,就勢必無法選擇買另外兩件。簡報是要採用 A 方案,還是B方案,非得作個決定不可。

人生是連續的選擇。它往往也會「產生沒選擇的事物」。我們就活在這樣的「結構」中。由於時時都會有選擇,所以 要是對沒選擇的事物感到後悔,就會成為「滿是後悔的人生」。

沒錯,「它的結構就是這樣」,這點很重要。一定會產生「沒選擇的事物」,這是其結構,所以希望大家能避免讓「後悔」的情感與它產生連結。

有個辦法可以減少讓它與後悔產生連結(要完全消除不容易。但有辦法「減少」)。

做出選擇後,又感到後悔怎麼辦?

那就是 對選擇的事物展開「價值強化」

在此舉「忍不住吃了布丁的案例」來說明。

想吃布丁,但目前正在減肥,還是別吃比較好。結果選擇了「吃」。這時會心想「為什麼我不能忍。我的意志力實在太薄弱了」,表示你是習慣情感往後悔的方向走的人。

這時候往往容易忘了對「吃的價值」的認知。
因為吃而能得到的好處,就只有覺得「好吃」嗎?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好處。

  • 能當社群網站上發文的題材
  • 吃布丁一事,能當作美好的回憶
  • 想像布丁的製作食譜,邊吃邊深切感受它的味道
  • 吃布丁的事可以當作閒聊的話題
  • 製作個人布丁排行榜,當一位布丁迷

或許這看起來像是勉強舉出的例子,但「就算再勉強也要找出價值」,這點很重要!

我很喜歡吃布丁,尤其是「偏硬的布丁」。以前就只是因為喜歡而吃。但自從開始思考為什麼喜歡偏硬的布丁後,我與偏硬的布丁之間的關聯就逐漸產生改變。

延伸閱讀:哈佛遺傳學教授的逆齡法:培養 6 個生活習慣,讓身體「年輕 10 歲」

不光是吃,我還會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跟別人說、公開說我喜歡。這麼一來,周遭人也漸漸明白「柿內喜歡偏硬的布丁」,甚至像「新宿有一家店賣偏硬的傳統布丁,很好吃哦」這樣的相關資訊,也會傳進我耳中。

這樣的循環結果,使我在吃偏硬的布丁時,與以前相比,時間價值提高許多。如果是以前,我只是心不在焉地吃著布丁,但現在我在吃的時候,期待度會大幅提升。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比起不做而後悔,做了才後悔還比較好」我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可以,不後悔會更好。如果是我,會有這樣的建議。

「做是一種選擇,不做也是一種選擇。不管選擇哪一個,都不要後悔」

(本文摘自《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平安文化)

相關文章

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