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工作就心煩、覺得努力毫無意義?職業倦怠自救指南:從 3 個維度自我覺察


「每天上班像上墳,同事虛情假意,長官耳提面命,明明沒做錯什麼,卻總覺得自己天天在一堆爛泥裡打滾,這破工作一點意義都沒有……」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觸?
.一提到工作就心累,毫無動力,甚至週一就開始莫名的焦慮。
.對公司的環境、人際關係無感,和同事打招呼都覺得疲憊。
.習慣性工作拖延,「擺爛」成了預設模式。
.工作效率大幅下滑,績效考核總是倒數。
.身體開始拉警報。體重波動、掉髮嚴重、免疫力下降,連照鏡子都覺得憔悴。
如果有以上症狀,很可能已經進入職業倦怠期。但請切記──倦怠不是終點,而是你重塑職業熱情的信號燈。關鍵在於如何找回工作的意義,重啟你的能量系統。 覺察法則,就是用來打破僵局、重啟熱情的核心武器。
有時候,人就像坐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裡,燈就在眼前,但大家卻找不到開關點亮這盞燈。其實,打開開關的本質是覺察,一旦覺察被打開,就像燈光照亮房間,你的能量、熱情和創造力都會隨之回歸。這個打開開關的人有可能是你自己,也有可能是別人。 只要打開覺察的開關,就能重新喚醒自己的靈魂,為工作、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通過覺察法則來培養自己的覺知,就是在雕塑生命的質感。
打開覺察的開關,找回自己的能量
覺察,就是你能看見自己念頭的能力。在人生這場大戲中,每個人既是參與者,也是旁觀者,要學會抽離出來,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全域。想像一下你不僅是你自己,同時騰空而起,跳到半空中,俯視看著自己,看著自己的想法像潮汐一波又一波,升起又落下,你就是自己的觀察者,照亮潛意識的海洋。
當你站在山頂俯瞰自己的情緒起伏,而不是被情緒操控時,就像你站在鏡子前,你既是鏡中的自己,也是鏡外的觀察者。覺察力是一種可以經由練習不斷提升的能力。當每個人的覺察力提高時,會更加瞭解自己,更能理解全域,更加瞭解別人,並且生活各個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在此介紹覺察的三個關鍵維度:
.覺察情緒。 當你情緒低落時,不要逃避,而是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覺察念頭。 當你產生負面想法時,不可沉溺,而是提醒自己:「這個想法有根據嗎?它真的代表事實嗎?」
.覺察行為。 當你陷入消極狀態時,記得及時問自己:「如果換個角度,我還能怎麼做?」
我以前有個年輕的同事,經常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很不滿意,覺得自己很努力卻不能達標,因此特別懊惱,強烈批判自己。有一次他到辦公室找我,一臉沮喪地說想辭職。
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背後有什麼信念讓他有這樣的煩惱。他說自己從來沒思考過,等他冷靜下來,幾分鐘後突然脫口而出:「不怕您笑話,其實我內心有個想法『工作差不多就行』!就是這個想法在阻撓我全力以赴,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
隨後我問他:「如果你沒有了這樣的想法,你會變成什麼樣?」他說:「我會做什麼事情都積極進取,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又問他:「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他停頓一下說:「你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我要接納自己。一個人時間有限、重要的事情就那麼多,不必平均用力,不必時時、事事都讓自己壓力緊繃。只要在重要的問題和關鍵節點、步驟上保持全力以赴就可以了,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保持平常心,該拼命時就全力前進,該休息時不要多想了。」
等他說完這一長串,我發現他整個人閃閃發光,狀態跟剛才完全不同。回到工作崗位後,他再也不提辭職的事,工作充滿幹勁,績效不斷提高,年底晉升為部門主任,儼然變成部門的火車頭。
我用教練式提問讓他覺察自己的念頭及行為,幫他從原來的漩渦中抽離出來,一旦他跳出來,就很清晰看到自己的問題。因為困住我們的往往不是環境,而是思維方式。
記住,被看見就是治癒,前進的方向自然浮現。
(本文摘自《高能量21法則》,幸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