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什麼都可以裝,就是別裝熟-容易忽略的 networking 準則

Fiona
2014-05-27
作者 Fiona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 networking 是讓我們主動累積人脈,是一個人與人互動與互助的過程。

裝熟的窘境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弟妹都會不小心落入「錯誤的裝熟」的窘境;社群媒體使用的氾濫,常常讓我們覺得跟人溝通就是加個 facebook、LINE、手機號碼,有問題的時候,隨時敲一下即可;網路用語普及,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需要,也忘記如何寫一封措詞正確的 email。在網路的世界裡,正式與非正式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搞的你太禮貌被嫌正經,但是太輕鬆被嫌隨便,networking 的界線超難拿捏真的讓人很想撞牆。

目前看到大家最常犯的,是『裝熟』的通病。

裝熟不僅僅是吊兒啷當,裝熟也可以是不知如何拿捏與人的距離:一股腦兒的把自己的美麗與哀愁往別人身上倒,或是假設別人就是你的忠實粉絲,或是緊緊抓住對方討拍拍…我大概將最常見的症狀分成以下幾種:

(1) 自以為跟你很麻吉,透過 facebook 直接亂敲你,想要開啟聊天視窗:

『欸~學姊~所以說你現在在美國工作嗎~加州天氣是不是很好啊~呵呵~』

首先,這會讓你顯得吊兒啷當,這麼大了連話都說不好,無法獨撐大局;再者,這種說話方式很明顯的就是要學長姊跟你聊天,但請你動動你小小的腦袋想一想,學長姊會想要跟你聊天嗎?已經出社會的他們,很有可能每天加班都加不完、手上的案子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要交的稿子死線正在無情的逼近…這時你這樣一句白目的『學長…那個…呵呵呵…』干擾他的思緒,浪費他的精神和手機的電力,是不是讓人白眼都要翻到天花板上去了!

(2) 緊緊抓著對方,討拍拍,訴說煩惱,最後再一連串道歉說不好意思:

『學姊我最近真的對於找實習非常的迷惘我目前投了十家公司目前兩家已經給我面試但是其他八間公司我一點消息都沒有我真的很希望可以進財務這塊也知道要向學姊當初一樣努力但是我真的有盡力在準備了可是現在還是感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真的很不好意思浪費學姊跟你講這麼多我知道學姊真的很忙但是真的很希望可以聽聽學姊的建議!』

這個我要直說,這種狀況真的比較常發生在女生身上,我自己以前比你們都嚴重很多,因為我一直很沒安全感、很害怕麻煩別人、又緊張,所以我一直道歉、一直解釋,直到來到美國,發現這邊的學長姊很討厭這一套,我都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們覺得我太不直接,因而感到很不耐煩。

你已經長大了,你不需要像小孩子一樣顯示自己的弱點,你也不需要道歉。你緊緊抓著對方,只會顯示出你連一點自信都沒有,而你過度的道歉或是自謙只會讓人覺得他有義務要讚美你,要像哄小孩一樣給你惜惜(台語)。(沒錯,這句話講了難聽一點,但是這是我從很有經驗的HR經理口中聽到的超級寶貴的建言)

有禮貌很好,但是你不用把學長姊當成你的救生圈、你的神、你的 mentor;他們都知道你在經歷什麼,也很樂意與你經驗分享。所以,不要緊張!抓的太緊會讓人覺得有點尷尬噢~

(3) 第三種情況,相反的,把自己當神,對著學長姊說著自己的豐功偉業還有遠大志向:

『學姊我曾經在 LA 的投資銀行實習並且參與過兩個 deal size 200 million 以上的案子,我當時的老闆以前是紐約 Deutsche Bank 的 VP,他非常推薦我進入 investment banking 這一塊因為我 demonstrate了很好的 Analyst quality…因此我目前短期的想法是在香港的 Morgan Stanley 先累積一點經驗,因為我認為這幾年亞洲的 deal flow 還不錯…然後未來我希望可以進入 top 5 MBA,然後進入 Oaktree 的 distressed team 因為我個人還是希望長期在 west coast 發展…』

我只能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但當你這樣把這些高高在上的華爾街言論甩在我臉上的時候,我這個連研究所都還在掙扎著畢業的學姊自己都覺得不配跟你說話了。撇開態度不談,這種溝通非常的單向,好像你在開課似的,告訴我你是專家;不管我喜不喜歡你,我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啊你都想好了我還要建議你什麼?)
photo credit: TechHubLondon

photo credit: TechHubLondon

那麼,networking 的時候到底該怎麼溝通?

我有一個我百試不爽的準則:

 ##運用你的常識,打開你的想像力

想像你就是學長姊。你會喜歡對方怎麼做?

Networking 對於你來說,是一個可以謙遜請教建議和資源的契機;networking 對於學長姊來說,是一個往下傳承、回饋母校、幫助他人的機會。每個成功的學長姊背後,都有拉他們一把的人,因此他們會想把這樣的互助精神傳承下去。

所以搞清楚,學長姊沒有義務幫你,沒有義務當你奶媽當你好麻吉。

因此請不要覺得他身為你的學長就是你的救星、他跟你參加過同一個社團就要兩肋插刀的讓你進麥肯錫、他的 email 被你找到就有義務告訴你面試考題。

在網路上 Networking 的正確心態

所以,你在溝通的時候,需要有這幾個 mind set:

  • 學長很忙,他沒有時間跟我聊天

    這句話我不需多做解釋,請你了解到上班族的生活跟你很不一樣。你每天睡飽飽,睡不夠就蹺個課,晚上十點可能才是你一天的開始;但是上班族們每天早起通車、每天被老闆操、要時常加班、有車貸房租還有年邁的父母要照顧,晚上加班完他們可都快累垮了…而這時你嘻嘻哈哈的一通電話準備要跟他們聊上一小時,你就不要再折磨學長姊的神經了吧!

  • 不要假設學長姊跟你一樣無所事事玩手機泡 facebook

    你打出一長串嘔心瀝血驚世駭俗的真情告白之後,你用顫抖的雙手把這段話在 facebook 對話框裡複製貼上,按了send,戰戰兢兢的咬著嘴唇等著學長的回復。而學長閱讀了你的驚世巨作,不禁汗涔涔而淚潸潸,深感亂世之餘能見君一席話如醍醐罐頂,立馬提筆寫下自己深藏之九陽真經,因為你就是他的傳人。

    但是現實是:打字很累。

    請不要 facebook 或是 email 學長姊要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打給你。難道學長姊要苦守 facebook 那小到不行的對話框把兩年來的求職秘笈一個字一個字的打給你嗎?!請你很簡短的跟他們約個 phone call,而不要出作文題目給學長姊;這會顯得你搞不清楚狀況,不在乎他們的寶貴時間。
    via pbalcer

via pbalcer

  • 這二十分鐘的時間非常寶貴,我要得到最需要的資訊

    如同我之前所寫的賈柏的例子,這二十分鐘你可以隨便哈啦就過去並且給人留下隨隨便便的印象,但也可以讓你如入寶山得到資源。重點在於:要先把想問的問題想清楚。

    二十分鐘,你可以問個五到十個問題不等,每個問題請你問得聰明、問得簡潔、問得 make sense。

    例如:不要問『請問學長面試會考什麼?』直接問『學長我知道準備 equity research 面試要準備 stock pitch 以及 financial valuation 的問題,這兩者我都著手準備,但還是覺得範圍非常廣泛…請問學長您當初時怎麼安排準備重點的?』不要問『學姊請問 case interview 是什麼?』,可以問『學姊我目前正在閱讀 case in point 這本書籍,也找到了很多 consulting club 的個案練習還有 guides,但我覺得全部都看完會花太多時間…請問學姊有沒有最喜歡的 resource 還有練習的方法?』

  • 不要過度道歉、過度的自卑

    只要你態度真誠,學長姊就可以感受到。你道歉,對方就要說沒關係;你再道歉,他們還要再跟你說真的沒關係…同樣的,你一直說你自己不好,對方就要一直說沒關係不會的你很棒了…這樣的來來往往真的很耗精神,又不是在跳華爾茲!

    所以切記,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態度。

    適度的收尾才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有時候人就是不來電,聊沒幾下就乾掉了。那怎麼辦?沒關係,把你想問的問題問完,沒啥好聊的就真誠的說謝謝掰掰。不用硬是擠出不著邊際的話題,如果真的沒什麼好說,就省下彼此的時間。

順其自然才能有良好的 Mentor/mentee 關係

suits

suits

總而言之,networking 是雙向的,是一個人與人關係的開始。不是一個給你討拍拍訴說自己煩惱的機會、不是給你要面試答案的機會、不是讓你炫耀自己有多強然後讓學長佩服得五體投地然後直接給你 offer 的機會、也不是碰運氣透過隨便聊聊天就可能拿到實習的機會。你要保持專業態度,運用良好的溝通能力來建立關係,如此一來,你的 network 才會茁壯。

擁有了這些正確的態度之後,你就不會落入學長姊的黑名單;如果你更展現出了大方與專業,學長姊會很樂意跟你保持聯絡,你們會漸漸發展出自然的友誼、mentor/mentee 的關係,你可以跟他聊更多,你或許可以隨時 facebook 敲他,你可以跟他訴說你的煩惱,而他會盡全力的給你最多的指點…你就再也不用裝熟了。

 

首張photo credit: Book Worm Laser & Design

careher logo 2014 (1)

 

本文獲「CAREhER」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CAREhER粉絲團)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