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幸福企業的 1 種精神、 7 特徵,你公司也具備?

柯志哲
2019-06-1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要把管理思維約略二分,大致可以分為舊跟新兩種思維,就是以利潤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 兩種。利潤中心制度源自經濟學的廠商理論。假設經濟個體都是自私而理性的,善於計算成本效益。廠商想追求利潤最大化,管理者對其員工必須運用控制、監督及獎懲等方式來管理。而一旦企業以利潤(成本效益)為優先考量,社會責任也只能退居其後。

組織不是機器,拚效率也要照顧人心

幾年前食安問題鬧得沸沸揚揚,被判刑的前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充,在混油案的生產過程中,就因為曾命令品管部門「一切以成本為重」,導致黑心油的產生,就是舊管理思維被發揮到極端的結果。

以人為中心(人本管理)思維對人性有相異的假設,認為人都有善端也有惡端, 管理制度設計目的在於抑惡揚善,要設計一套管理制度來誘發善端,克制惡端。

所以人本管理的目的在使員工有專業稱職的表現、主動的工作態度以及彈性,但同時也賦予更多的自主性、安全感、相關資訊,並分享成果。

同時人本管理思維也慮及組織中群體的角色及種種社會過程的重要性,強調效率不是管理唯一的考量因素。

組織不是像機器一樣的實體,是由人所組成,而組成分子有其超越組織的考量。所以管理者在做組織設計時必須 考慮到組織內各種群體,員工態度、勞資關係、非正式結構及社會規範、權力與政治行為,及組織文化。

以奇美實業為例,它曾被稱為幸福企業,就是因為許文龍先生經營的理念是: 「經營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而應使所有的人,包括員工、客戶及社會獲得幸福。」 他採用一種逆向的管理思維,就是 「先照顧員工,再考量成本」 ,這比傳統的思維更有激勵性。

7 種人本管理措施,讓員工幸福、組織成功

曾被德國《鏡報》(德語:Der Spiegel)譽為「德國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學書籍作者」的萊納德.史布列恩(Reinhard Sprenger),在其著作《個體的崛起》一書中指出,「管理者想贏得員工的承諾與忠誠,要員工盡心盡力、發揮創意,就得尊重他們,視員工為獨立個體。員工一致化,並非好管理,企業必須協助員工自我開創,給予足夠的空間發展各自的風格。唯有尊重個體性的企業,才能生存發展。」

史丹佛大學人本管理學者傑佛瑞.普費佛(Jeffrey Pfeffer)在《人性方程式》(暫譯,英文為《The Human Equation》)一書中,曾提及 7 種能使組織成功的人本管理措施:

1.就業保障

員工不會隨便被免職,除非有重大疏失。

2.言行上的平等

層級(階級)的區隔不應該被強調,實質或象徵性的區分都應避免。舉例來說,奇美實業內部不准用「員工」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同仁」或「從業員」,來稱呼。

3.自我管理的團隊

組織運作上強調自我管理、團隊精神、團隊運作。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就曾談過充分授權的重要,他曾說: 「只要原則抓住了,細節及執行交給有能力的人就成了。」 他強調利潤分享與勞資和諧,他認為,「企業如果願意無私地把利潤分享給員工,就能激勵員工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打拚,」讓公司,也讓自己可以同時分享成長的果實。

4.較優渥的報償(包括薪資與福利)

優渥待遇會誘發更高的工作動機,以及帶來更高的員工生產力。許文龍先生在任期間,奇美實業的薪資待遇(基本薪資13個月+各種獎金)與分紅入股高出市場行情。

從員工的食衣住行育樂來看,三餐加宵夜、交通車、奇美博物館、周末音樂會等全部免費,再加上收費低廉的「活水幼兒園」,讓員工無後顧之憂。

5.開放的溝通與資訊分享

包括組織各層面的資訊分享以及開放的溝通管道。

6.廣泛的訓練

例如中鋼所提出的 「自助餐式訓練方案」 (由員工自己搭配各種教育訓練課程)包括正式訓練與在職訓練;或是組織文化的建立與傳承,像是日本巨人棒球隊就嘗試建立「向極限挑戰」的組織文化。

7.用心挑選合適的員工

尤其是與組織文化契合者,因為適任的員工是成功的開始。

綜言之,人本管理系統是由互補的一些措施、方案所構成,自然會面臨尊重個人與維持績效之間的取捨。由於管理層級的心態不易調整,新的制度不易建立,所以從傳統管理思維轉型到人本管理思維會有陣痛期。

而且,由於人本管理制度是對雇傭關係的一種長期投資,所以它的效果也絕非是立即性的。然而,人本管理思維卻是邁向幸福企業的不二法門。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