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pexels

2025 年,近 5 成的員工的工作將轉換!未來領導者該具備何種思維?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各種新科技誕生,未來 10 年將創造出許多全新的工作。這些新角色大多是站在人與機器(智慧型)合作的交會處,而領導人未來將如何引領這些需要新思維、新技能的員工?在新科技的運用與衝擊下,什麼是未來的領導新典範呢?

2025年近5成員工得換工作,而且是完全陌生的領域

世界經濟論壇(WEF,World Economic Forum)在其〈2020未來工作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0)中指出,預估至 2025 年,16 種新科技將在不同產業中被大量運用,前 5 名分別是: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加密和網路安全以及大數據。

報告也提及,到 2025 年將有多達 46% 的員工可能得從目前的工作轉換到新興領域或其相關工作,公司也正在尋求為大多數員工提供再訓練和技能提升的機會(73%),因為參與調查的雇主們意識到,2025 年時員工為有效履行職責所需的技能中有 44% 可能會改變。

延伸閱讀:未來 5 年,哪些工作將被 AI 取代?世界經濟論壇:學這 12 種技能最有前景!

WEF 預測至 2025 年,需求增加最多的前 20 名工作,前 3 名是資料分析師和科學家、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專家、大數據專家,而與 HR 相關的職位如組織發展專家則排行第 19 名;至於需求減少最多的前 3 名是資料輸入員、行政和執行祕書、會計和薪資行政人員,而與 HR 相關的職位如人力資源專員則排行第 18 名。

此外,WEF 也預測,2025 年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功能將轉變成為「人與文化」(people and culture)的功能,特別凸顯人性與人文的重要性,例如組織發展顧問和人資策略夥伴等,便是因應「人與文化」發展趨勢下的代表性工作。

同樣在去年,《哈佛商業評論》〈未來的 21 個人資工作〉(21 HR Jobs of the Future)指出,由於受新冠肺炎和新科技的影響,2020 年是人力資源管理重新調整的時刻。他們認為,人資的角色在未來 10 年將有重大轉變,一些全新的工作將會產生,例如員工福祉總監、終身大學協調員(University4Life Coordinator,運用 AI 平台,指導員工選擇最符合個人終身發展的需求)、員工體驗長、演算法偏差審查員、人類偏見矯正專家等。

避免科技凌駕人性,偏見審核員將進入職場

雖然未來工作更依賴科技的運用,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開始有一些新工作的設計,可能可以修正或減緩「科技凌駕人性」的問題,例如演算法偏差審核員和人類偏見矯正專家,前者的主要任務是調查每一種演算法,避免 AI 系統產生不必要的偏見;而後者則是因為愈來愈多公司採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以及其他高科技自動化技術,這些新科技可能會以新的方式將偏見注入工作場所,人類偏見矯正專家就是為了防止新科技對特定人群產生偏見所設計的。這些看似科技取向的工作,都擁有人文關懷的本質。

組織在運用新科技時,這些具有自我監控、調節和修復功能的新工作,不是選擇而是必要,才能避免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言:「有一個現象讓我毛骨悚然,那就是科技已遠遠凌駕我們的人性了。」未來的領導人必須認清科技的本質,它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猶如亞里斯多德說「人生的終極目的是幸福(Eudaimonia)」。將人類幸福和科技發展置於天平的兩端,保持動態平衡,是每個企業領導人的天職。

仿效唐太宗李世民,矛盾領導跨越人文與科技

至於員工福祉總監、終身大學協調員以及員工體驗長,猶如字面上的意義,凸顯了人性與人文的重要性,這讓「人文與科技」長期失衡的問題在未來 10 年中有機會大幅改善。

但這個理想不能單獨依賴執行該工作的員工或主管,根本的解決之道是未來領導人必須要有「矛盾領導」(或稱為悖論領導)(paradoxical leadership)的能力。

矛盾領導是指人能把兩種極端的領導行為有效統一的領導方式,例如之前專欄提及的唐太宗李世民,既仁慈又威權、既民主又專制、既彈性又規律。而未來的領導人應該既能科技掛帥也能人文關懷,做一位「人文與科技兼顧」、「個人福祉與組織利益兼顧」的兩全其美領導人,大步跨越人文與科技的鴻溝。

延伸閱讀:歷史上 5 位大帝,為何唐太宗的能臣特別多?談「家長式領導」的成功要訣

因應未來新科技的運用,領導典範需要從專注於非此即彼(either / or)的單一思維,移轉到魚與熊掌兼得(both / and)的矛盾思維。採用新科技與工作中的領導新典範,個人以為就是「矛盾領導」。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聽到「寫程式」就關上耳朵?AI 時代下的文科生大機會:3招跨過門檻,從庶務中解放、放大專業

2025-08-24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裡,行銷人常被形容為「萬事通」:從貼文、部落格、簡報、影片到活動執行,樣樣都得一手包辦。尤其在小型團隊,策略與執行往往無法切割,導致專業人員的時間被大量瑣碎事務消耗。

這樣的困境,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再熟悉不過。儘管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策略規劃,真正耗掉大部分精力的卻是執行細節。她表示,執行端約占到 60%,策略大約僅有 40% 的時間可用。

但當公司決定「全面導入 AI」時,文科背景出身的她,卻發現了另一種可能:Vibe Coding —— 一種讓非工程師也能用自然語言與 AI 協作,完成自動化流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工時,也逐步改變了她與團隊的分工模式。

人人都能用 AI 寫程式!把手動瑣事自動化,解放更多時間給人生要事

談到「寫程式」,許多文科背景的朋友可能就關起耳朵、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是,有一定比例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資料複製貼上、報表整理,甚至是客製化郵件發送等「行政庶務」,明明能被自動化解決。

許多人即便有心,卻可能力不從心,一是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在實際摸索前,就被「感覺好難」的心理門檻拒之門外。

Sofia 坦言,自己也曾經害怕「數學不好、邏輯差」,加上擔心打擾同事,往往讓她不敢嘗試新工具。不過,AI 就像一位永遠不會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抽象、簡單,AI 都會耐心回答,甚至協助 debug。「面對 AI 可以放心提問,不用擔心被嘲笑,」。

這種安全感,讓她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能更自在地接觸技術世界。心理障礙的解除,是 Vibe Coding 能在文科人才之間快速傳播的關鍵。因為 當挫折感不再成為阻礙,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語言驅動技術,進一步放大自身專業、更解放工作時間時,就更有機會重新聚焦對自己職涯、人生的要事。

Vibe Coding 不難!克服心理門檻的3心法:從生活中「重複的痛」開始

如果想進一步利用 AI 為自己加值、嘗試 Vibe Coding,但還是有些茫然、恐懼,Sophia 分享了她的 3 個心法:

1. 建立認知:AI 不會翻你白眼,不用怕問笨問題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因為 AI 不會對你翻白眼。不需要擔心自己邏輯或數學不好,因為 AI 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強,你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來達成目標。

2. 找到一個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從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一個讓你困擾已久的重複性問題開始。當你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並看到成果時,那種成就感會推動你繼續學習。

3. 善用「工具箱」思維:建立自己的組合技

不用急著決定使用哪一個工具,只要跟 AI 說你的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給你具體的建議。你可以將不同的 AI 模型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例如有些 AI 擅長生成文字,有些則擅長寫程式。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你工作需求的工具組合,而不是死守一個工具。

Sophia 指出,擁有工具箱思維讓減少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先自己嘗試完成初版,再與工程師協作完成更完整的版本。遇到無法解決或較複雜的狀況時,再由人類同事出手補強。這種「先 AI、後人工補強」的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也讓團隊資源分配更合理。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 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也曾害怕「公司還需要我嗎?」用行動把 AI 焦慮,化為競爭力

AI 的快速普及,也帶來另一種焦慮。Sofia 提到,當她第一次看到 AI 能生成部落格內容時,心中確實浮現過「那還需要我嗎?」的疑慮。

但隨著使用經驗增加,她逐漸理解:AI 幫助的是高重複、低差異的任務,而專業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策略思考與溝通;因為 AI 的加入,自己能把更多時間回到策略與溝通上,這才是最能發揮行銷價值的地方。

換言之,AI 不會讓行銷人失去價值,而是迫使專業人才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能與 AI 協作的人,才有機會把焦慮轉化為競爭力。

AI 的角色,正逐步從「工具」走向「同事」。它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專業,但很可能重塑你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寫程式,而在於是否願意嘗試,讓 AI 成為團隊的一員。

在這個全新的分工時代,能與 AI 共事的人,將在職場中展現更強的競爭力。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