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顧問公司時,我學到一個非常受用的技巧,我稱之為「水晶燈溝通法」。
顧問公司是超級數字導向的環境,每年初就會公布一年四次業績簡報的日期,任何人不得缺席。我那時只是部門主管,每季針對下一季的目標設定時,上頭的台灣區總經理會先請我提出想法,她也說說她的想法。接著,她會找我和我的兩個左右手,再問問他們的想法,我講講我的想法,她也講講她的想法。
再來,她會找小組裡業績貢獻度最大以及最資深的成員,再單獨拉出來和我一起與他(們)逐一進行二對一溝通。最後小組全員討論的日期到了,就針對數字做最後拍版。因為幾乎所有成員事先都會因為不同角色,多多少少討論過,再最終拍板時通常不會有太多異見,或出現僵持不下的難堪場面。
在當時,我完全不願意肯定這樣的溝通過程,一件事要重覆三至五次,仿佛永無止境的對話迴圈,也太沒效率了。但在我後來的職涯裡,逐漸體會這樣做帶來的好處。
我晉升成台灣區總經理之後,我心想,季度目標討論應該以更「高效」的方式進行,畢竟和幾個主管都是經歷過數十次目標討論的老鳥了,所有目標一定能一次過。但就是會有某個小主管,突然想證明自己是個有膽識的人,或是某個新進同仁認定難以開拓的產業和客戶,會因為他的不屈不撓而有所轉變,不僅使得目標確認會議變得極為冗長、情緒化、並且難以產生共識,更糟糕的是不必要地損耗原本沒太多意見的夥伴支持度。
我才終於體會到,「慢即是快」的道理。
遇到需要訂下具挑戰性的目標,或達成關鍵共識的協議前,鼓勵你們使用有效的「水晶燈溝通法」,方法如下:
1. 先取得關鍵第一票:左右手、明日之星
這種人通常是你的左右手、職務代理人、或明日之星。他跟你在多數的任務上,幾乎能夠齊心協力,你不需花費太多精神和口舌,對方就能理解、支持你,即便做法上與你不完全相同,但核心價值觀與工作態度,都跟你一致。拿下這重要但應該不太費力的關鍵第一票,你們就能一起攜手前進去影響其他人,有夥伴一起施力,你會感覺更有力道與信心。
2. 引發有影響力的人支持:貢獻最大或最資深的人
這個對象通常是部門裡貢獻度最大的、人緣最好的、或最資深的人。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種人一定在軟實力或硬技能上有其優勢,這種人很難被改變,只能被引發。你不要站在他們對面,要站在他們旁邊,邀請他們一起看向你想要他們看到的目標,透過提問去理解他們看事情的角度,逐項釐清與討論後,引發他們對目標的支持。這個過程可能不一定會很快,但搞定這種人,他們能發揮以一擋百的力量。你不在場的時候,他們的一句話就是風向球,能協助你搞定很多人或小麻煩。
3. 確保不支持的聲音得到事先抒發:最聰明、反骨的人
這些聲音通常來自於最聰明的、最反骨的、最資淺或最資深的人。
不要錯誤地以為,合乎邏輯的政策或目標就一定會得到認同與支持,即便你是擁有權力的一方。
有些人性格上就是喜歡唱反調、刷存在感,有時他們的反彈沒有任何有力論述,但你可以從他們的負面回饋中得到優化政策的靈感。沒有人喜歡處理這種聲音,但寧願事先關起門來、好好聆聽與面對,也不要「寧可信其無」,好傻、好天真地認為一切都會順水推舟、安然無事。他們喜歡得到關注,你就在能力範圍內先處理,免得在更多人參與的場合,他們會更變本加厲地加戲。
前期溝通該花多久就花多久,現在你不願意投資這些時間,日後執行過程你一定得加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