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TierneyMJ via Shutterstock

行銷傳播的效率與效果

奧美觀點
2021-05-21
奧美觀點
已完成
已取消

我的同事們有個打發時間的嗜好,或者說是起於研究精神的嗜好,就是蒐集路上看見的各種諧音廣告語。他們一兩年蒐集下來,舉凡街邊小店、夜市小攤的標語,到政府單位、上市企業的廣告,都不乏諧音梗。舉個例:2019 的陽明山花季海報上寫著「牽手觀櫻」,算是相當高明的諧音梗,千手的境界與千人牽手的情境,不能說沒有其巧妙相關之處,看著令人莞爾。其中更多諧音梗是所謂的白癡造句法,例如:早餐店取為「有吐司有財」、窗簾零售商喚做「東窗飾發」、健身房也有人稱呼「益身 GYM」。台北城裡店招如此花招百出,可見競爭激烈,店家們都怕人們走過路過也就錯過了。

時空拉遠到英國,遠在倫敦奧美的副董事長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一篇刊載在《Campaign》雜誌網站上的文章,分享他對行銷傳播的「效率 vs. 效果」的看法,其中聊到一個關於線上旅遊平台的例子:網路廣告的效率遠遠高於傳統的電話行銷,但是網路廣告促成交易的機率是 0.3%、電話行銷促成交易的機率卻是 33%。一下之間,效率與效果,如何取捨又顯得需要左右為難一番。這篇文章的主旨,其實是提醒我們 從事行銷傳播,不要陷入效率泡沫 (efficiency bubble) 的迷思,而放棄產出真正有效果的廣告。

延伸閱讀:肯德基廣告標語「吮指美味」被迫停用!改當「slogan 小偷」是哪招?

店招的諧音梗在車水馬龍之間,想當然爾,有助於引起行人與機車騎士的關注,甚至成為你我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然而有效果的店招,終究效率有限。相反地,網路廣告假若只重視媒體購買成效,恐怕也只能幫助效率、觸及原本就有意旅遊的人,難以刺激潛在顧客、創造預期之外的旅次。

看來,效果終究還是我輩的使命,如果能刺激動機、引發需求、創造新生意,做廣告才多少還能保持著那點自我感覺良好的自命不凡。

為此,奧美總部給了 RED 三要點。紅?我乍看時,暗嘆有完沒完,敝司企業文化宣導真是不遺餘力。細讀才發現,不愧是敝司,精挑字母象徵奧美精神,同時是當代行銷傳播的簡要提點。

RED 三要點:R = Relevance 好懂

當今行銷傳播環境的碎片化,全因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典範轉移,講得專業點就是多螢時代,講得直白點就是:我們隨時可以不看廣告。

簡單好懂的訊息,很多時候也不是非廣告公司不可,諧音梗用得巧妙,get到梗也就看懂了,同時還幽人一默、博君一笑。廣告公司的價值遠大於此。記得 Airbnb 當年的品牌 campaign “Don’t go there. Live there.” 告訴大家,不要去巴黎、不要去東京,要住在巴黎、住在東京,即便只有一天也好。聚焦千禧世代崇尚的旅遊價值,不再是上個世代的團進團出、到此一遊,而是平凡深刻的與人交流。紅眼航班可以,走馬看花不行,年輕世代的旅遊意識,成為撬動生意的機會。

品牌必須更有本事與擔當,不能只是迎合主流需求,更要挖掘文化中潛藏的機會,找到讓需求從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邁進大眾(majority)的撬動點,讓品牌的操作更省力地打動大眾。

如何而有深刻的文化洞察,目光如炬地看見與目標人群最相關的生意機會,品牌才能談出道理、講進心裡。

RED 三要點:E = Easy 好買

難的是,好懂還不足以保證生意成交。當今品牌之難在於

「行銷不再只是說故事」(Marketing is no longer all about storytelling)

也就是說,難買也是白講。如今,諸多品牌更是不遺餘力地優化三個面向的顧客體驗,致力於: 簡化選擇、無痛採買、加快享受 。看看串流巨人 Spotify 與 Netflix 的方案,簡單到你不用多思考三秒。國內的支付工具、電商平台、零售通路所創造的點數,已經可以互相交易兌換,想買就買,愈來愈不需要糾結要愚忠於哪個工具、哪個平台、哪個通路。加快享受更不用多說。

延伸閱讀:如何用數據分析行銷成效?行銷活動做得好不好,衡量這6個KPI

說到好買,實在很難不提 Amazon 的一鍵購物按鈕(Dash Button),即便 Amazon 已經公告於 2019 停止服務,依然是品牌致力於誘導顧客、縮短購買歷程一步到位的絕代經典。刮鬍刀公司 Dollar Shave Club 的橫空出世也是憑藉著這般難以抗拒的顧客體驗設計。心理洞察依然是行銷的基石,只是不得不正視行為洞察的力道。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的名言依然鏗鏘有力,消費者是你的妻子、不是笨蛋。當商品的同質性、品牌力都不相上下,好買者勝、難買者掰掰⋯⋯

RED 三要點:D = Distinctive 好記

最後一招,好記。這裡指的不只是訊息層次,更是品牌如何令人印象深刻的樣貌、氣質。人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人再如何有說服力,都不如氣質迷人容易討人喜歡、使人偏心。

偏偏,這是最可遇不可求的。前面兩點都可以理性討論、科學佐證,只有這點必須主觀,仰賴品牌團隊成員的品味。就像一場奢侈品牌的大秀,服裝作品要有妝髮的烘托、音樂的煽動、場景的張力,才能成就傳奇大秀。這也是為什麼已故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的秀,總是獨一無二。

與其說可遇不可求,不如尋覓一個專業的品牌團隊,從結晶品牌 DNA 開始,有取捨的眼光、有化繁為簡的膽識,從生意策略、品牌策略、創意策略一路琢磨,確保品牌有效果,效率就能數倍放大。

(本文作者為台灣奧美策略規劃總監李建緯)

作者簡歷|李建緯 Ethan Lee

台灣奧美策略規劃總監,喜歡一件事就認真鑽研,曾經為了下廚的興趣,暫離奧美,去了巴黎學做菜、進了米其林餐廳實習。所幸,奧美策略工作的本質,一樣支持深究與創意,一樣為客戶出菜,至今樂此少疲。

繼續閱讀 行銷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