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心態致勝》
《心態致勝》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始終很熱門的主題「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差異、與生俱來的天份、能力的各別差異等等,這些差異雖然重要,但真正能對每個人的人生道路產生改變的,反而是心態。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和擁有「定型心態」的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成長心態的人,覺得努力可以改變一切,凡事都有可能,即便是先天條件或能力的限制,也能因為努力、不放棄而改變。
這樣的觀念易於瞭解,但對很多人來說,明知道成長心態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卻很難做到,為什麼?是什麼造成人被定型心態給制約住,總是沒有好好抓住機會,卻在事後嘆息機會和自己擦身而過?或是陷入人生低潮或面對困難時,總是無法做出改變呢?以下列出自己的幾個觀察,並試著提供幾個自己曾試過的解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無法突破「定型心態」的原因
1.害怕失敗
有一本書叫做《冒牌者症候群》,書中提到,那些從小到大當模範生,或是總在成績單發下來的那一刻被師長、父母當眾誇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採取比較安全的方案,甚至時時刻刻要擔心自己沒有那麼好的一面會被揭穿。這樣的人被好成績綁架,知道自己其實沒有外界說得那麼完美,所以常常讓自己對於結果有太大的壓力,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敢踏出太大步,這些都是造成自己變成定型心態的原因。
2.不想讓重視的人失望
我的小孩五歲就開始練習跆拳道,因為年紀尚小,所以一開始練習時,我都會陪同,出去比賽時,我也會跟著,久了就發現,他常常會在比賽場上偷偷找我在哪個角落,愈大愈越容易緊張失誤,有一次拿了第六名,直接在上車後大哭一場。後來有幾年拿了地方比賽的金牌、銀牌,一拿到就趕快要跟我分享,後來我才發現,對他來說,媽媽的陪伴他都能明白,所以不想讓媽媽失望的心情,反而造成他更容易緊張,產生比賽前的焦慮,甚至不想再參加全國性高手雲集的比賽,這樣的例子其實身邊還有很多,想一想你心裡最重視的人,是不是會有不想在他面前失敗、跌倒、出糗的表現?
3.看不到成功的跡象
眼見為憑是人性,當你要擁有成長心態時,要先克服人的先天限制,自己明明沒有看到前方有任何路,卻要想像前方的康莊大道已為你鋪設好,只要先走過這段荊棘。靠想像力加上判斷力,要勝過眼見為憑,這要克服很多人性面的挑戰,並不容易。
如何幫助員工、子女建立「成長心態」?
身為主管,該如何幫助團隊成員突破定型心態?或身為父母,要如何幫助子女建立成長心態呢?以下提供幾個自己試過的解方:
1. 不要總是鼓勵成功的結果,要鼓勵過程
失敗的學習、努力的過程都要好好的停下腳步,告訴團隊、告訴子女,「我們一起學習到的經驗、努力的過程都很有意義。」甚至要鼓勵分享失敗後的學習,讓失敗成為常態而不是不可告人、想要隱瞞的秘密。
2. 不要睜眼說瞎話,請務實的看待眼前挑戰的艱難
任務很難,就誠實的說很難,大家自有判斷,不要低估挑戰,也不要靠話術美化,重點是要告訴團隊,「真的有夠難,但我們一起試看看!」不讓讓身為主管或身為父母的自己置身事外(你不是一個盯成績、打考績的人而已,你是戰友),有夥伴一起同行的感覺,可以增強成長心態。
3. 小心你的讚美,讓團隊或子女成為冒牌者症候群的患者
我們的讚美與肯定,有時反而會成為子女或團隊焦慮的來源,如果這次第一、下次不是第一,怎麼辦?還是我們把目標喊少一點、把任務縮小一點,以免成績無法維持第一?小心因為讚美而使團隊或子女的養成定型心態,成為冒牌者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要給予肯定的話,一如前面提到的,應盡可能針對過程而非結果。
以上的三個原因與解方,提供給期待用成長心態改變自己人生、子女和團隊成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