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月前,一個本來就合作很密切的行銷夥伴來找我,說他們規畫要做一個新服務,負責這個專案的同事想要來問我的意見和看法,因為這算是一個組織內的新創計畫,需要前期有合作夥伴願意一起開發、一起做。他們前一次推出的新服務也是由我們擔任合作的先鋒,上線時獲得好評,因此各家業者湧進,幾年後的現在早就是熱門服務了。
我立刻答應,很快就見了對方的技術、業務、PM(產品服務經理),對於這種創新服務本來就很有興趣的我們,聽完很快就決定著手投入,成為首波合作夥伴。
問題來了:為了做這個合作,我們要投入許多資源,首先 IT 需要配合寫一個小程式對接,難度不高,但會造成其他專案的延遲,再者,這種商業模式是新的,所以法務、財務流程都要重新來討論,甚至法規上的相關規範,也讓我們需要多做許多功夫。還沒完的是,因為還是一個新服務,後台介面不能自動化,導致我們同事上架商品時是半自動的人工,上完幾百、上千個商品要花好幾周時間,還要注意目前的系統限制,使得某些複雜的商品無法上線,這之中都一直有各種聲音說著:還是算了?反正也不一定會成功,說不定做一下就收起來了,害我們白花時間。
有趣的是,我一直觀察負責這個案子的同事,幾個月來,他不只耐心溝通所有的部門,而且只要別人說不,他就默默撿起來做,眼看他快要全部自己撿起來做了,當中還遇上好幾次因為溝通卡住,他就來找我陪同與會,說希望我發揮創意、一起幫忙想辦法,一個這麼麻煩的案子,又是沒有前例可循、無法預測潛在的商機,遇到別人問:請問你預估這個有多少業績的時候?還要大膽假設出一個合理推論。
他就這樣自己一個一個商品上架、跟好多跨部門的單位溝通,十個人遇上這個機會,我不知道幾個人會半途放棄?預估至少一半以上吧。
你敢賭下去,才有贏的份!
更慘烈的是,等到全部搞定,服務總算要上線了,卻遇上台灣疫情升級,這下好了,全部上架商品重來,因為旅遊商品全部沒辦法賣了,又重新上架一堆看起來超美的甜點、地方美食、手作課程等等,就這樣照常上線,只是跟當時計畫的完全不一樣。
然後結果是什麼?跌破大家眼鏡,它的成效在所有訂單來源中名列前茅,而且幾乎都是新客人,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合作與服務。對方推出新服務後,發現我們的訂單成效很好,還給我們更多機會可以曝光品牌、資源也更豐富,後來疫情降溫又轉做旅遊,成效一樣亮眼。
我年輕時,也是一個敢衝、敢賭的人,很多別人嫌麻煩、不確定勝算的合作,我都願意接,也因此找到了許多生意機會,常常達標都是靠創新,而不只是靠優化,看到這個案例、也觀察這個同事處理大家懷疑眼光的過程,有一種遇上知己的感覺,很好!
我在事後問過這個同事:「你遇到那麼多困難重重的阻礙,這個新案子上線後又不是打包票一定會成功,你為什麼沒有退縮?」
他回答我:
「因為沒有人做過,我想做!而且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又開出另一種生意的可能性,這個突破對公司來說很重要!其他已經成熟的生意都會慢慢變成紅海競爭,我們很需要這種新的生意模式,有先行者紅利!」
為什麼敢賭的人贏?因為敢賭的人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還沒有眼見為憑的勝算時,他們擁有信念!相信這條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