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Wikipedia

一段君臣對話,總結唐太宗的領導力!堅強的團隊,就該長這樣

內隱領導理論指出,追隨者會比對他們對領導者的期望和領導者的實際行為,若符合,便是高效能的領導者。相對地,內隱追隨理論顯示,領導者會比較他們對追隨者的期望和追隨者的實際行為,如果一致,便為高效能的追隨者。

過去的研究幾乎都是單獨討論內隱領導理論或內隱追隨理論,很少同時關注兩者;但是,組織中主管和部屬是成對的關係,必須同時討論才更周延。這將形成 4 種組合:第一種是領導者行為符合追隨者期望,而追隨者行為也符合領導者期望;第二種是領導者行為符合追隨者期望,但追隨者行為不符合領導者期望;第三種是領導者行為不符合追隨者期望,但追隨者行為符合領導者期望;最後則是領導者和追隨者行為都不符合彼此的期望。

其中,唯有領導者和追隨者互相滿足彼此的期望,才能建立高效能團隊。以下就以唐太宗和他臣僚的故事,闡釋他們如何同時滿足內隱領導理論和內隱追隨理論。

延伸閱讀:孫叔敖、子產的「仁德領導學」!不用強勢下令,也能使人順從

「納諫」的期望與行為一致,唐太宗是高效能的領導人

臣屬對唐太宗「納諫」的期望:唐太宗曾對長孫無忌和唐儉等人說,大家不要隱晦,按順序說出我的過失。幾位重臣紛紛表示,陛下聖明,根據我們觀察,陛下沒什麼過失。劉洎(任黃門侍郎)卻說,陛下的功勞高過歷代君王,的確像長孫無忌等人所說的那樣;但前不久有人上奏,如果語詞或道理未能讓陛下感到滿意,便會當面深究責問、窮追猛打,使上奏的人都羞愧退下,恐怕這不是鼓勵進諫的辦法。唐太宗說,你說的對啊!我一定接受你的意見來改正。

唐太宗「納諫」的實際作為:有一回宴席,唐太宗看見一位美女在旁侍奉,就對黃門侍郎王玨說,那位原是盧江王的愛姬,因盧江王作亂敗亡而被納入宮中。唐太宗又說,盧江王殺害她的丈夫而占有她,如此暴虐,難怪滅亡。王玨跟著說,齊桓公曾詢問郭國百姓,為何國家會亡呢?百姓說,因為國君喜歡好人而討厭壞人。齊桓公說,這是賢君呀!怎會滅亡呢?百姓回說,我們國君喜歡善良的人卻不會任用他們,討厭邪惡的人但又不能遠離他們,所以國家滅亡了。現在這位美人還在陛下左右,我暗自認為陛下是贊成盧江王的作法,知道這是惡行卻又不遠離。唐太宗非常高興王玨的諫言,立即下令將這位美女交還給她的親人。

從上述的故事可以了解,唐太宗的臣子表達希望他能廣納諫言,且在接受諫言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而唐太宗確實也展現了「納諫」的行為,因此,這些追隨者會將唐太宗視為一位高效能的領導人。

延伸閱讀:戰國四公子,他最受後人景仰、部屬更願意賣命!信陵君的「僕人領導學」

「規諫」的期望與行為一致,褚遂良是高效能的追隨者

唐太宗對臣屬「規諫」的期望:在一次議事中,唐太宗向所有大臣說,君王要借助於忠臣,才能知道自己的過失,國君若自以為賢能,臣子又不糾正,必然會陷入危險的境地。你們今後只要看到我做事不利於百姓,一定要直言規勸。唐太宗即位不久後,便下令宰相進宮討論國家大事時,一定要讓諫官隨行,參與和了解國家大事,若有勸諫,一定虛心接受。

臣屬「規諫」的實際作為:唐太宗詢問諫議大夫褚遂良,過去舜將木器塗上漆,禹將祭祀用的器皿鏤刻花紋,當時就很多人勸諫他們。像這種小事,為何要苦苦規諫呢?褚遂良回說,倡導奢華不實的風氣,是國家危亡的開始,漆器如果不斷做下去,一定要用金子來做,金子不斷做下去,一定要用玉來做,所以剛正的臣子一定要在事情還沒惡化時就加以勸阻,等到過失很多、很大時,就沒有勸諫的必要了。唐太宗說:「你說的對呀!我做的事,若有不恰當的,有的可能才剛開始,有的恐怕已快結束了,不管哪種情況都應進言規勸。」

唐太宗一直期許臣下能進言,而他的許多臣下如褚遂良、魏徵、房玄齡、王玨、張素玄等也能盡其所能的規諫,這些臣子的勸諫行為符合唐太宗「求諫」的期望,因此,唐太宗會將這一群臣子視為高效能的屬下。

符合期望的溝通與實踐,是高效能團隊的前提

唐太宗的「納諫」行為符合臣子們的期望,而臣屬們的「規諫」行為也符合唐太宗的期望,因此臣子們會將唐太宗視為高效能的領導者,而唐太宗也會將那些大臣們視為高效能的追隨者,唐太宗與他的臣僚進而能組成一個堅強的執政團隊,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現代企業領導人和員工都應向唐太宗和他的臣子們看齊,學習如何敞開心胸,真誠溝通彼此的期望。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