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 Andrew Neel

幫自己「貼標籤」,看起來更專業!蘋果、星巴克都懂的小聰明,給工作者的啟示

楊琮熙
2022-05-17
楊琮熙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好友終於得到心中想要的管理職、難掩獲得晉升的喜悅,開心地跟我分享。我也為好友感到高興,畢竟要在競爭激烈的大型組織中脫穎而出、晉升高位,實在不容易。我也很想聽聽好友如何看待個人能獲得拔擢的關鍵。

他覺得工作努力與績效成果被人看見很重要。而工作 10 幾年的心得更告訴他,「更重要的是別讓別人定義你是誰。」 我接著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你不覺得每個人都急著對事情做出判斷,搶著對所看見的人事物做出定義嗎?但我拒絕被別人定義,因為他們也可能是錯的啊!」

「與其被別人貼標籤,我堅持先為自己貼上想被別人看到的那張標籤,這就是我的標籤主義!」

延伸閱讀:跳槽到敵對公司,不被新團隊接納怎麼辦?從英特爾到威盛,我學到的事

幫自己「貼標籤」,影響別人也影響自己

他舉例,他年輕時申請國外學校,被留學代辦人員說英文不好,很難申請到名校。但他那時就下定決心把英文練好,為自己貼一張精通英文的標籤。畢業後在大公司做業務,同事說他口才反應不好、很難達到業績目標,但他一直誠懇對待客戶、想辦法讓到客戶滿意,為自己貼一張內向也能做超級業務的標籤。

當主管說他在專業職務的表現亮眼,但換到帶兵打仗的管理職或許沒有那麼適合時,他就爭取擔任專案 owner(負責人),學習帶領團隊、精進管理專業,為自己貼一張適合當主管的標籤。

「你想想,如果當初接受這些人對自己的定義,我今天也就沒有機會走到這裡了。所以,與其一直讓別人貼標籤,不如我主動為自己貼上,減少他人有錯誤認知的機會,也藉此要求自己增加符合標籤的行為。」

一番談話下來,好友對標籤主義的這個論述,的確讓我學到了不少。

職場上,我們常聽到要經營個人品牌,就要具備斜槓思維,但真正表現卓越的工作者,並不是漫無目的地增進個人的能力,而是聚焦在某些標籤上,讓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更容易記住自己,擁有更多展現個人價值的機會。

另一方面,一張好的標籤,對個人心理與外在表現都會帶來好的影響。當一個人被賦予一張正向標籤之後,不只他人會對此形成固有印象,個人也會開始做出對應的行為舉動,調整自己走向標籤內容發展的結果。

延伸閱讀:員工下班後接副業、外務多,我應該要擔心嗎?「斜槓人才」給雇主的提醒

傑出企業如何聰明利用「標籤」的力量?

有許多優秀企業已經為我們示範了這一點,他們在員工的職稱上,放大標籤的力量,改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個人定義自己的工作期待。

例如,蘋果(Apple)直營零售店中為顧客的產品進行故障診斷的工程師,職稱是 Genius(天才),這個職稱也間接鼓勵員工不斷了解最新技術知識,提供顧客更好建議和技術支持。

星巴克(Starbucks)店員有「咖啡大師」(Coffee Master)、咖啡大使 (Coffee Ambassador)等名稱識別,圍裙也因此有著綠色、黑色和咖啡色等不同顏色,象徵背後所擁有的咖啡知識與對其專業服務的肯定。

有天我經過一間 Subway 門市,這家全球最大潛艇堡連鎖專賣店在門口的招募海報上寫著:「尋找潛艇堡藝術家」,表示他們對待食物的態度像藝術品一樣,不是單純尋找幫忙製作三明治的夥伴。

這些企業賦予職稱正向的標籤,藉此傳播良好印象的連結,擴大市場影響力。

我從好友身上學到的標籤主義,也想分享給你,在這個訊息多元、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為自己創造最想要人們記住的標籤,增強大眾對自我的正向認知,提升個人辦識度,也就提升職涯道路上的有利機會。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