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xFrame

用心培育的員工提離職!主管該如何好好說再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作近 10 年,從第一次擔任管理職到現在也近 7 年,很慶幸的是我身處的團隊成員一直都相當穩定,重點培育的中堅員工也都忠誠相隨,沒太多機會與一手栽培的重點人才說再見,直到這個月。

這位員工在我入職前是團隊中的「前輩」,頂頭上司市場總監數度換人,他的工作經歷相對其他人較資深,主動性、問題解決能力相當優秀,即使過往沒什麼人帶的情況下,也能在職場叢林中生存下來,其他團隊成員及跨部門的同事都認可他是個厲害角色。

但因為長期缺乏穩定的高階主管帶領,他的行銷專業、策略思考、大局觀等更上一層的能力仍顯不足,在點對點的小問題還能迅速解決,更大層次的管理和經營思考就相對疲弱。

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從他的職涯規劃出發,一一拆解、盤點路徑中每個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並往下拆分到具體須完成的細項。比如希望未來五年升上行銷總監,所需的專業能力包含團隊管理、業務授權、數位行銷等,在團隊管理方面的細項包含學會面試、招聘、培育一至兩個資淺員工,最終培育出信任度高的骨幹員工,打造三人小團隊等。

延伸閱讀:用心栽培的優秀員工,為什麼還是提離職?主管該注意的 2 件事

接下來協助他從單獨執行者過度到管理者,每周至少一次一對一面談及計畫指導,讓他逐步完成招聘到帶人、從聽從指示到扛起整個項目的企劃,嘔心瀝血的培養,直到他成為一個績效傑出、帶人有方法、跨部門間也有能見度,被我的老闆(他的大老闆)欣賞的人才。

就在我認為可以放心讓他負責更多核心項目,加緊衝刺團隊業務的時刻,他敲了我的門,提了離職。

這簡直晴天霹靂,我第一時間完全無話可說,在心裡不斷吶喊,「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才讓他在這個關鍵時刻選擇離開?是不是在過程中忽略掉什麼?」

他坦言,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拒絕許多相當吸引人的機會,這次考量到是個頂尖美商品牌,公司文化和工作強度和現在會有滿大的不同,更有機會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對方還開出兩倍薪水來挖角,猶豫許久還是決定接受這個職位。

理性上,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決定,也可能做出一樣的選擇,但感性層面卻讓我難以接受,當下除了說聲恭喜,聊了一下離職時間跟交接安排,我就直接走出會議室,希望盡快消化完自己的情緒。

延伸閱讀:優秀員工不斷離職,主管該如何是好?聰明老闆都會做的3個留才辦法

很多朋友為我抱不平,要我直球說明自己的心情,也有一些朋友說,就算了、讓他去吧。花了一個周末仔細思考,員工離職的確讓我受傷,但他找到更好的職涯則是令人開心的事。一個曾經如此用心栽培的員工,值得我好好說再見,於是我選擇折衷的做法:

1.從理性及感性兩方面,表達自己真誠的想法

消化完情緒後,我再次恭喜他的選擇,心平氣和地說明了我的情緒和想法,希望不要讓彼此留有疙瘩,自此不再聯繫。一個好的溝通,可以讓彼此的關係走得更長久。

2.有節奏的交接,讓部屬都有心理準備

團隊成員都與他交好,為了避免他的離開造成部屬錯愕、動搖而走,需要在一個月內好好規劃交接的節奏,盤點成員們的能力,確保要補強的地方。部屬可以先有心理準備,讓工作有好的延續、客戶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3.協助分析他的現有能力,提供一些職涯建議

這點因人而異,但對我來說,對員工的在意不僅限於現在的公司,而是希望他們未來都能有好的發展。根據對他的瞭解及即將承擔的新業務,我給了一些能力培養的建議及資源,希望能幫助他在未來的職涯走得更順利。

當然,心平氣和、不帶負面情緒的處理人才流失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當你團隊一專多能、人少事多,這更是難上加難。但好好說再見,也是身為主管必上的一課,一個好的主管不只在當職做得好,而是在往後員工四散時,仍能想到被你帶時的好。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