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送給「手機不離身,訊息總是秒回,但睡眠長期不足或總是睡不好的工作者」。你的問題或許就是太有責任感,沒有讓自己好好休息。
總是深怕同事臨時需要你救火、害怕主管急著要找你確認事情卻找不到, 這種富有責任感的職場工作者,反而要學習休息時間到就要「強迫關機」 ,尤其在夜間該就寢的時間點,若還是堅持有訊息就要立刻處理,除了訊息來來回回、一不小心就一個小時過去,耽誤自己睡眠時間,再來就是會臨時在晚上打擾的事情,通常當事人心很急,但訊息與資訊都不夠全面,也無法做有品質的決策與判斷,隔天一早上還是需要重新思考一次昨晚的問題、找齊相關部門或負責人,再重做一次決策,等於浪費更多時間,但不見得能夠有更好的效益。
時間一到就「關機」,屏蔽外界干擾
有幾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強迫關機, 下面兩點是平常就能養成的好習慣:
1. 手機設定睡眠時間或勿擾模式
工作繁忙、經常有很多突如其來的任務或事件要處理的人,的確很難在下班就不管工作,那麼在手機設定 10 點或 11 點以後為睡眠時間與勿擾模式,真的不為過,總是要替自己的休息時間設定底線。
我如果隔天要早起,例如 8 點就有會議,那麼前一晚的睡眠時間一定是設定在 10 點左右,再怎麼拖延,也不會拖到凌晨才睡,手機的睡眠模式或勿擾模式,有助於強迫我們進入到睡前的準備,不會再被來電打擾。如果還不知道怎麼設定睡眠或勿擾模式,可以趕快研究一下自己的手機,不要放過這個好功能。
2. 練習勇敢掛電話的習慣
對於個性容易不好意思或太過負責任的人,若發現入夜的通話已經進行到太晚,則可以交替練習以下方法來勇敢掛電話,以免隔天精神不濟,懊惱前一天沒早點睡。
「好,我明天再來處理這題。」 暗示時間已經太晚,委婉地表達該掛電話了。這是較不失禮的表達,滿有效的。
「我先去洗澡,怕等一下吵到家人。」 更委婉地表達時間已晚,適合個性容易不好意思,又不愛直話直說的人,這句話說出來一點都不勉強,很好練習說出口,內向或過度體貼的人,可以試看看。
「今天先講到這,這題再慢慢解決。」 這是比較直接的說法,可以用來拒絕那些「對方還想再說下去,但主要是想抒發情緒」的對話。如果明天也不想再討論,可以用這一句。
培養入睡儀式感,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
除了適度斷開外界干擾,也可以為自己培養專屬的入睡儀式感,有助於快速入睡並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這點以我個人的經驗,會依情境有不同的對策:
1. 從早到晚會議很多、訊息不斷,必須強迫自己腦袋暫停:泡溫泉
只要一天超過 5 到 7 個會議,基本上腦袋就很難從眾多會議的討論中停下來,此時就像開車時停下來打了 P 檔還要拉手煞車一樣,要強迫自己把腦袋暫停,不然還是會不小心思緒又流向當天眾多的討論項目,很難入眠也很難睡好。
泡溫泉是我很喜歡的活動,十分有療癒感,同時可以強迫自己關機。泡完溫泉全身舒暢,根本什麼也無法想,只想喝水和休息,十分有效。除了泡溫泉之外,其實按摩和芳香療程也有一樣的效果,強迫自己進到另一個情境,也無法再動腦想其他公事,這都很適合安排在會議滿檔的工作日晚上,逼自己關機,通常回到家都是秒睡,隔天精神十足。
2. 白天情緒起伏大,需要一段靜心的時間:長距離的散步
有時睡覺前無法入眠是因為白天的情緒還沒辦法緩和下來,或許是生氣、焦慮、不滿、被誤會或單純只是大活動前的緊張。
只要白天有經歷較大的情緒起伏,其實晚上都容易睡不著或睡不好,此時需要一段靜心的時間,不妨選擇長距離的散步,我常常去家附近的河濱公園一次散步 6 公里,慢慢走的話,來回大約是一個半小時,回來全身汗,洗個澡就很舒服,心情也很平靜,進入睡眠狀態都會有很高的品質,這個方法無論是白天有情緒起伏或是一般的日子,都很適合進行,也不需要預約或準備,穿上鞋就可以出發,是很適合靜心的活動。
如果是下雨天,我會選擇在家舖上瑜珈墊,看影片來一場自己的瑜珈伸展,那也是一個很棒的靜心活動,一段練習不夠就做兩、三次的伸展,最後「大休息式」 (編註:瑜珈最後一個動作,大字形平躺在地,讓意識與肌肉放鬆) 時,躺著都快睡著了。
以上幾種對策交互使用,能幫助你強迫關機,快速進入睡眠,並擁有好的睡眠品質。路要走得長遠,自我保護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