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2 年是基層員工認同組織的分水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員工數只有幾十個人,那時候我把每個員工都當是手上的寶,我都十分珍惜,每個人我都仔細關照,精心培養,就這樣,也真的培養出許多能幹的核心團隊成員。

可是當我的員工變多了,組織變大了,團隊成員超過百人以上時,我就發覺我的注意力不夠用了,我只能注意我身邊的幹部,以及一些表現傑出的底層員工,我無法關注到所有的人。

可是關注表現傑出的員工,仍然是我非常關心的事,在我無法關注所有人的狀況下,我又如何關注有潛力的員工呢?

延伸閱讀:主管只要管 5 件事,其他別管!看太細,會把團隊「管死了」

在我思考這個命題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道理:有潛力的員工,要他對公司也有認同時,才值得關注,如果他能力強,但對公司缺乏認同,隨時可能離職的狀況下,我花時間關心他,結果也是枉然。

那又要如何認定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呢?

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後,我發覺了一個「2 年的認同定律」,就是一個底層員工一定要在組織工作 2 年之後,才算是穩定下來,也才逐漸開始對組織產生認同感。

延伸閱讀:核心幹部離職,公司完蛋了?大將出走半年,業績表現給我上的一課

一個基層員工剛進到一個公司,前半年是處在摸索適應期,這時候著重的是自己和組織的關係,談不上對組織的了解,更談不上認同。

經過一年,對自己的工作慢慢適應了,也開始了解組織的運作,對整個組織也逐漸熟悉,這時候才會產生對組織是否認同的感受。

有了認同且會繼續工作,進入第二年,這是培養習慣的開始。員工已熟悉並了解組織,對所有的人事互動,也開始建立情感,對所負責的任務也開始習慣,這時候工作就安定下來。習慣讓員工對組織產生認同,所以工作2年是基層員工對組織認同的分水嶺。

我要求各級主管,在基層員工服務滿 2 年的時候,一定要做一次嚴格的審核,仔細地一對一面談,徹底了解其能力和態度,目的就是要找出有潛力的員工。

當各級主管找到有潛力的員工後,一定要向我提報,我就會花時間,安排面談,再仔細檢視一次。

身為公司的最高主管,全公司員工有數百人,我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基層員工,但是我用「2 年認同定律」,仔細檢視那些做滿 2 年的人,並從中挑出潛力工作者,以培養成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

繼續閱讀 組織文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