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後疫情時代,「資深」未必是優勢!你做好屆齡退休或轉換跑道的準備了嗎?

郭憲誌
2023-01-10
郭憲誌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雖然疫情趨緩,管制陸續解封,供需失衡造成的庫存過高、運費高漲等問題卻使得全球經濟情勢預測持續悲觀,可預見許多企業將因經營困難,而不得不控制成本及縮減人力,屆時許多產業的中、高齡工作者將首當其衝,因為「資深」的身份在許多企業的眼中是創新力不足、或是薪酬成本偏高的代名詞,也因此,若不能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和應該有的準備,當衝擊發生時,你將會很難因應與面對。

延伸閱讀:你是真的該離職,還是一時衝動?轉職前必評估的「六不」與「三要」

當代企業普遍「求快」的經營文化,更難以留住人才

過去台灣許多歷史悠久的企業,其經營風格與精神主要師法兩大傳統:一是家族經營之傳統產業的穩健保守精神;二是「日式終生雇用」以人才為本的精神,但這兩種企業文化都因為創業者或第一代企業主交棒,而漸漸不復見了。

現今的企業經營與用人模式多以目前全球的新興企業巨擘為典範,立即可見、短期的經營績效已變成多數企業經理人必須面對的壓力,而併購和組織快速重組則是必然的手段。也因此,新創公司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賣公司」而不是「做產品」,大型企業集團則以合縱連橫的策略,坐大而未必做深。

坦白說,傳統的經營文化之所以式微,必有其不符時代需要的落伍之處,但目前盛行的策略卻也正是造成人才不易成為企業資產的關鍵因素之一,畢竟企業要基業長青,還是須有人才作為基礎。企業雖毋需抱殘守缺地堅守過去的傳統,也應該主動積極轉型,才能持續成長。

以筆者的觀察,企業在組織運作中對「資深員工」最容易犯下幾個關鍵錯誤,使得資深員工在市場環境動盪下,更容易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1. 企業缺乏創新與轉型的決心,未能提供足夠的環境與條件激勵員工改變。
  2. 囿於現狀、未及時淘汰不適任的員工,迷失在人力的投入,卻忽略能力是否具足。
  3. 缺乏長期創新與成長的策略,終至資深員工缺乏冒險與改變的動力。
延伸閱讀:中年後,轉職失敗就像一場重病!資深的你,換跑道前要放心上的 5 件事

變動的時局下,資深經理人應該有的態度與準備

對於資深的經理人而言,愈來愈快速的市場變化及不可預期的挑戰將成為常態(諸如:國際局勢、匯率、氣候變遷、公衛與疫情),因此需要立即建立的態度是:接受企業經營的文化正在改變,包括企業主的經營理念與想法趨近於實現短期利益多於長遠發展,而受雇的員工忠誠度將持續下降。

所以,作為主管或是專業經理人,要更積極吸收新知,以制定合宜的策略與制度,同時坦然面對更高的不確定性,和適應不同的工作性質,以接受不定時出現的新挑戰。最好能做好下列幾個準備:

  1. 在現有的工作上持續建立跨產業、跨職能的工作能力。
  2. 為退休或是暫離職場做好規畫,例如必要的經濟基礎,與可以從事的第二專長。
  3. 持續維繫職場中的人脈,只要值得交往,就不要因為工作改變而中斷。

以筆者自己的經驗為例,我選擇暫離職場近一年的時間,但是仍持續寫作、教學、擔任顧問,最主要的基礎就是自己過去長期累積的學習,並和各個不同產業的客戶與同業保持良好交流與互動,我期許自己能夠持續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貢獻自己的能力,這樣的生活雖然少了大企業賦予我的光環,卻讓我的生活多了更多的自主性與自在,讓我覺得自己頗為幸運,也供大家參考。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