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Sergey Nivens via Shutterstock

只要花大錢投廣告就能帶來營收成長?當你老闆還這樣想,如何幫他調整公司策略?

柳育德
2023-03-14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對企業來說,擬定策略很重要,因為資源有限,如果能聚焦,就能適當配置資源、創造優勢。然而,從過往經驗能發現,企業在訂定策略時,最難的不是「該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

尤其在產品、客群都曾為成長帶來貢獻時,更難割捨。但是,無法取捨的結果,就是效率不彰,成長停滯。(以下個案陳述皆經過改編)

延伸閱讀:為何策略總是與分析脫鉤?兩個 SWOT 調整關鍵幫你做出最佳決策!

A 公司是一間成立 10 年的家具品牌商,產品線齊全,從高單價的衣櫃、床架到小型的收納品都有。公司成立的前 6 年,銷售穩定成長,但從第 7 年開始持平,新開發的品項表現也不佳,疫情期間更是雪上加霜,營收與獲利雙雙下滑。公司持續加大行銷力道與廣告預算,卻也未見起色,經營團隊對此一籌莫展。

對內:理解顧客買單的真實原因,掌握品牌的獨特價值

當我們協助 A 公司討論未來策略時,發現經營團隊在規畫品牌活動時,大多從自身出發,並未與價值主張、市場態勢接軌。

舉例來說,行銷主管認為:「要好好把握情人節檔次,推出庫存較多的雙層層架,衝一波銷售。」但進一步詢問活動主打哪一群顧客,以及為什麼情人節適合賣雙層層架時,他們卻沒有明確答案。此外,執行長也說:「我曾擔心產品定價過高,但我『感覺』我們的高單價商品其實賣得不錯。」

顧問團隊注意到,A 公司並沒有確實掌握自己的銷售資料與顧客樣貌。由於過去持續成長,經營團隊始終認為,只要花錢做行銷、投放廣告就能帶來營收,以致經營了 10 年,卻沒有意識到,要花心力分析自家顧客的樣貌、購買行為及公司的價值主張。

在我們的引導下,A 公司全盤檢視了目前的顧客與銷售資料,發現原先鎖定的白領上班族,確實為主要受眾。但意外的是,家庭主婦是貢獻最高的另一族群。藉由針對既有顧客的深度訪談,我們清楚辨識出兩群顧客的購買動機與使用情境。例如,家庭主婦主要購買的商品為高單價床架、書桌椅與衣架,原因是用料與品質,加上模組化設計,適合為家中小孩打造舒適安全的環境。

這些顧客的真實回饋,不只帶給設計、行銷同仁滿滿的成就感,也讓經營團隊更加認識公司獨特價值主張——靈活、安心與易入手的簡約風格。過去他們雖然知道自己的設計理念,但對顧客真正買單的原因,只限於想像。價值主張是產品與顧客的交集點,藉由探索忠實顧客青睞產品的緣由,團隊清楚地理解自己帶給顧客的價值。

對外:分析類似價值的競品,汰換缺乏競爭力的產品組合

釐清價值主張後,執行長準備擬定銷售策略,我提醒他還差最後一步:「除了由內而外檢視,也得由外而內,分析市場上和我們有類似價值主張和價格區間的競爭者,兩者合而為一,才能找出最終的策略定位。」

我們利用外部資料與執行長的人脈,進行市場競爭態勢盤點。由於產品組合齊全,不同品項對應到不同的市場範疇(scope)與區隔(segmentation),費了一番功夫盤點。但卻帶來關鍵洞察:除了找出明星品項的價值主張與競爭力,也認清有許多不符合價值主張、缺乏競爭力的產品組合,必須改版或汰除。

簡化產品組合後,不只行銷溝通更到位,供應鏈的成本與營運效率也提升。未來 A 公司將從顧客需求出發,設計市面獨有的家具模組,為不同使用者打造個人化環境。

以此為定位,我們接著協助公司從品牌形象、產品組合與新產品設計流程、行銷企畫乃至顧客關係管理進行重整,制定未來 3 年的成長策略與行動,將原先的利基市場,進一步放大。

延伸閱讀:選對策略還不夠,更要有對的人!這 5 種策略,哪種員工最能幫到你?

從 A 公司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中小企業經營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碰到成長天花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建構競爭優勢、突破瓶頸,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此時,經營團隊不妨重新問問自己,是否清楚公司的獨特價值主張與外部的競爭態勢,以此兩根支柱作為定位基礎,才能找到策略的突破點。

繼續閱讀 策略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