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 EMBA 副執行長,同時擔任中小企業策略顧問,主要協助企業規劃成長轉型策略、建構策略管理能力。曾任鴻海集團策略與商業開發經理、台灣大學創新創業中心總監。
制度能否持續推進,關鍵不在於設計得多好,而在於溝通的語言對不對。把策略語言翻成每一個利害關係人能理解的語言,才能讓制度推動從被迫執行轉向一起參與。
「改變不需要大革命,而是要從小地方做起。」企業轉型不是喊口號,而是要透過細心設計的活動與制度,一步步帶領團隊擁抱改變。
KPI、OKR或OGSM等工具,都是為了協助企業執行PDCA循環,經理人可以根據產業特性、市場確定性、企業文化與領導方式,靈活選擇並搭配使用。
企業進行策略變革時,最大的困難除了來自於組織的慣性與員工的抵制情緒,還有認知不一致帶來的事倍功半。善用4訣竅,可有效克服組織慣性,順利推進變革步伐。
舉辦一場用心的年會,能協助企業減少員工心中的不確定、增進員工的參與感,並能聽到真實的回饋,讓企業所有人往相同方向前進。
策略管理就像旅程,制定路線只是起步,想要抵達目的地,除了訂定明確方向,更需要從組織結構、關鍵營運流程和人才資源 3 個面向進行校準。
什麼都做就不叫策略了!策略需要取捨,第一步要先弄清楚產業脈絡,也就是戰場全景(landscape),如果連戰場都看不清楚,很難制定未來策略。
中小企業經營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碰到成長天花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策略定位,建構競爭優勢、突破瓶頸,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