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不想主動換工作、卻又期待遇上好雇主!想招聘「被動求職者」,企業該怎麼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人才和雇主,誰在徵才時擁有較大的話語權?BCG 和全球招聘網站 The Network 合作展開全球調查,蒐集超過 9 萬名求職者意見,高達 7 成的人表示:每年都有多個新機會來接洽。其中從事 IT、資料科學、AI、銷售、服務、運輸與物流的人,有 4 成每周或每月就有新工作找上門。看起來,求職者確實占了上風?

延伸閱讀:想贏得人才戰?先了解求職者最在意的事!雇主該調整的 7 項招聘思維

錯估自身議價力,求職者找工作可能踩坑

BCG 以「自認有議價力的比例」和「每年收到多個工作邀約的比例」為雙軸畫出圖表(參見圖表)。落在右上方的工程師、資訊人員、資料科學、AI、數位化相關工作,屬於自知議價力高、市場也瘋搶的職缺。身處左上方的財務、銷售、法律人才,則是自認議價力高,但收到的工作邀約卻沒想像中來得多。

在左下方的服務業、媒體、設計師、科學家、體力勞動者,卻比自己想得更有市場價值。他們收到的工作邀約也不少,但談判信心相對不足。

無論是求職者或雇主,都要正確認識該職位在市場的價值,調整談判技巧。例如招攬藍色區塊的工作者,雇主首次提出的薪資就要給足,免得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而身處紅色區塊的人才,則要小心自視甚高,影響換工作的機會。

021哪些工作類型的求職者最夯?
經理人

此調查中,有 4 成的人表示,沒有太大的動力積極找尋工作機會,但雇主「做對事」還是能吸引他們轉職。BCG 將這些人歸類為「被動求職者」,想挖角他們該怎麼做?

人才藏在別人家,雇主如何挖角?

首先,在被動求職者會關注的地方,拋下誘餌。有 5 個管道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朋友推薦、商業夥伴推薦(例如往來的供應商)、專業社群媒體刊登的徵才訊息(例如 LinkedIn)、招募者主動聯繫、曾註冊過的徵才或獵頭網站來訊。簡單來說,雇主需透過求職者「可能認識的人」「身處的社群」傳遞消息,或是由招募者提供針對他的專屬邀約,相對容易成功留下印象。

求職者被勾起好奇後,哪些條件能提高點頭的機率?主動求職的人在意更感興趣的崗位,或是逃離難以改變的現職,雇主靠著描述願景和工作內容,就有機會打動他們,但套用在被動求職者身上可能行不通。超過 6 成的被動求職者是為了「更高的薪資和福利」換工作,4 成的人看上「更好的升遷機會」,這表示,最好的挖角方法就是祭出實質「牛肉」,展現誠意。

最後也需留意,不同年齡的求職者在評估工作機會時,有不同的談判底線,底線不合格的話,挖角就會破局。比如 30~50 歲的人才相對在意工作保障(不容易被裁員),以及工作地點與時間的靈活性,以滿足照顧家中長幼的責任,保留私人的時間給親人。

60 歲以上的人才最在意工作的意義與影響力、在工作上得到賞識、公司的價值觀、以及和主管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退休後再開事業第二春!中高齡就業促進相關計畫上路,3 個 QA 一次看懂

隨著各國勞動力老化,學習滿足資深工作者的需求,讓他們願意帶著經驗投效、發揮價值,是雇主強化人才競爭力的必修課題。(口述|徐瑞廷,整理|韋惟珊)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