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刁民臉書

酸菜魚熱潮能否持續?專家觀察:開始出現更多創新吃法,就是市場飽和的前兆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前不久,我到台中巡視場站,中午時分,我與主管們一同餐敘。大夥在公益路上尋找餐廳,五花八門的餐廳類型,令人驚嘆不已。眼花撩亂之際,有人提及最近的酸菜魚風潮,聽說用餐時段經常大排長龍;還有人說,來台中就是要品嘗燒肉、牛排的美味。

最後,我們並未選擇酸菜魚、燒肉或牛排,而是平凡卻令人垂涎的麻辣火鍋。選擇麻辣火鍋是因為,這是大家都能接受且不易引起爭議,符合保守、不會踩雷的原則,每個人也能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擇食材,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自由和滿足。

根據近來 Google Trends 的關鍵字趨勢,酸菜魚在台中和台北等美食重鎮,皆呈現上升趨勢,成為爆紅美食。許多人提出疑問,為何這項特定菜品,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和嘗鮮熱潮?

延伸閱讀:中菜單品翻身成爆紅排隊美食!「酸菜魚」餐廳愈開愈多,為什麼紅遍全台?

好奇、愛嘗鮮促網紅美食興起,餐飲業者開設多品牌因應

台灣掀起酸菜魚熱潮,始於 2019 年成立的「刁民」酸菜魚,之後街頭也冒出一間間酸菜魚餐廳,包括蜀川香、鵝川、姥姥、吾二、正太等;連鎖餐飲集團漢來美食、這一鍋與築間等也跟著搶進,漢來美食酸菜魚品牌「溜溜」已開出 4 家店,今年預計再展店 3~5 間,成為漢來美食旗下展店最快的品牌。

網路上充斥著關於酸菜魚的討論,有人認為,知名酸菜魚店的成功商業模式,就是將製程標準化,透過食材簡化及標準化處理;但實際上,這不是什麼特殊的商業模式,而且是現代連鎖餐飲業的基本能力。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酸菜魚因為得到社群媒體的大力推廣,積累了不少聲量,引起大眾的興趣。

然而,回顧過去社群媒體上對類似美食的討論,例如酸菜白肉、水煮牛肉、肉夾膜、螺螄粉等,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菜色成為熱門話題。令人不禁思考,這些只是民眾暫時的流行嗜好,還是能夠持續融入台灣人日常的長青佳餚呢?

伴隨著流行美食的風潮,台灣餐飲集團則採取多品牌經營策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來維持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以王品集團為例,其以多品牌策略在餐飲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品集團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包括牛排、火鍋、涮鍋、燒肉和日韓料理等不同類型,只要是市場上有潛力的,就創立新品牌來進攻市場。開設多種不同菜系的多品牌策略,可以吸引不同口味偏好的顧客,一方面擴大客群的覆蓋範圍,也讓消費者常保新鮮感,進而提高顧客回流率及忠誠度。

餐飲潮流來得快、去得也快,創新型態成「退場指標」

從台灣餐飲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品牌進入市場後,小品牌通常只能尋求創新,或等待民眾對新鮮感的消退,跟著退出市場。當你觀察到單一美食出現創新和多元發展的趨勢時,這並不一定是好事,而可能意味著該品類市場即將飽和。

舉例來說,酸菜魚的創新,可能體現在湯碗大小的改變,從大碗共享到小碗獨食;或是湯碗材料的多樣化,從磁碗、陶碗到鑄鐵鍋;又或是以酸菜魚搭配其他主食,如酸菜魚拉麵、酸菜魚䶢粥、酸菜魚片麵、酸菜魚泡麵、酸菜魚泡飯等。這些變化表明消費者對原有口味已經感到厭倦,開始尋求其他新鮮感。

餐飲業的多品牌策略,是一種有效的經營模式,它能滿足消費者多元的口味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也能增加品牌曝光度、提高顧客忠誠度。不過,餐飲業的多品牌策略,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和瓶頸,像是管理多個品牌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資源,也可能會增加複雜度及經營成本。

延伸閱讀:川菜變身 fine dining!川雅向米其林取經,挑戰「大菜小菜化」、親自煉油提升香氣 

台灣餐飲屬於淺碟市場,新開幕的店家,總能吸引一窩蜂的排隊人潮,不論業者是否加入戰局,都要記得,從眾的人氣商品只是一時,經營要長久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先了解自己想要服務哪個市場、做好定位,並鞏固核心競爭力。

建議餐飲業者實施多品牌策略時,充分評估暢銷型商品的風險,避免過度擴張和資源浪費。最重要的是,堅持品質與服務,不斷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品牌價值,才能確保多品牌策略的成功。

繼續閱讀 品牌 餐飲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