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媽又因為不爽我弟不回家,牽連到我,晚上因為一個小事情把我罵一頓,整個家烏煙瘴氣,害我整個晚上失眠。更慘的是,今天一早去公司又堆滿了幾百封請款單要處理,老闆說還沒找到人之前,要我辛苦一點,我聽到這句話,沒睡飽的火氣大都要發出來了。」
總是在社交平台上寫滿負面心情抒發文的好友忑嵋,長期對現況不滿,又無法改變環境——家庭衝突讓他總是失眠,加上職場的人力不足導致長期過勞,即便年年有加薪,老闆也很重用他,但家庭、職場的雙重內耗常常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跟朋友討拍沒有不好,只是解決不了問題
因為長期不健康的相處模式,讓媽媽把他當成情緒的出口,只要跟弟弟吵架,媽媽就會挑他毛病、借題發揮,把情緒發洩在他身上。
而工作的老闆也是,一開始部門有人離職,事情堆在忑嵋頭上時,老闆還會急呼呼地徵人,後來發現忑嵋都會加班做完,長久下來,因為都沒出什麼差錯,忑嵋默默地發現,老闆在找人上顯得不積極了,之後又陸續有同事離職,他的加班時數愈來愈長。每天加班的結果,腰酸背痛不說,連失眠情況都愈來愈嚴重。跟老闆反映時,老闆也只是安慰他人很難找,要他共體時艱。
一開始大家看到他的社群貼文,還會留言安慰他,但即便友情如此溫暖,不解決問題,只試著調適和想開、討拍是不會有幫助的,久了大家也會失去耐心。長期內耗下,他的身心愈來愈不健康,而旁人也會因為他又總是充滿負能量,漸漸遠離他。
忍耐不會讓事情更好,甚至會更糟
忑嵋背負的的壓力,其實都指向一個核心的解方:當內耗變成長期的狀態,需要的就是勇敢、衝動一次,離開讓自己內耗的環境了。
如果不果斷逃離,繼續當媽媽的受氣包、老闆的能幹員工,那麼長久下來,身心、人際關係都出狀況不說,還會讓媽媽和老闆養成習慣、變本加厲而已,媽媽說話會愈來愈兇、愈來愈傷人;老闆會給愈來愈多工作。離開長期不健康的環境和人,讓他們尋求自身課題的解決方案,才是對彼此都好。
不是所有人的問題,都需要你來吸收、試著自我調適的,如果你也跟忑嵋一樣長期內耗、又無法改變現狀,試著勇敢離開不健康的環境,放自己一馬,才是尊重自己身心健康,負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