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績效管理
feature picture
Pexels from Pixabay

別讓部屬把主管的目標「拆解」成自己的!OKR 成功推行的關鍵與挑戰

王怡淳
2024-07-10
王怡淳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位企業老闆說,公司每年賺錢,但他感到很累,他無法再與一群缺乏創新想法、等待指示才行動的同事一起工作。OKR 受到廣泛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自下而上」的特性,促使員工更主動。但不少企業導入後,卻不知不覺地走回 KPI 的老路,關鍵原因之一是誤解了「OKR上下級目標」制定的意涵。

延伸閱讀:擁有 MBA 學位,是辨識管理人才的指標嗎?你可以這樣思考

有些主管可能以為讓員工自己訂目標,就是「自下而上」,但我發現這些部屬的目標,只是將主管的目標拆解成行動任務。這是典型的「思考自上而下、行為自下而上」,只是將 KPI 包裝成 OKR,沒有實質意義。

錯誤示範:拆解目標

主管的OKR

目標(O):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
關鍵結果(KR):市場占有率提升至 25%

部屬的 OKR

目標(O):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
關鍵結果(KR):每月新增1000 名新用戶

以上是典型「拆解目標」的案例。然而目標本身是無法拆解的,能拆解的只有任務。組織常常有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把目標分配給個人,就算是完成了目標,但這樣並未帶來任何實質改變。

正確做法:連結目標

在 OKR 的實踐中,真正需要的是將責任與目標連結,而非簡單地拆解目標。例如:

公司層級目標 (O):提升顧客滿意度

關鍵結果 (KR):回客率達到60%
關鍵結果 (KR):顧客評價平均達到4.5星以上

財務部的 OKR

目標 (O):提供顧客多元快速的付款方式
關鍵結果 (KR):新增3種電子支付方式
關鍵結果 (KR):結帳時間平均縮短至2分鐘以內

財務部門依據自身的執掌範圍,發想出「提供顧客多元快速的付款方式」這個目標,來連結公司層級的目標「提升顧客滿意度」。這才是發揮 OKR 自下而上精神,來制定上下級目標。

另外還可以看出一個重點,OKR 團隊連結上下級目標的方式,是部屬設定 O 時,先參考主管O,而不是 KR。

如何讓團隊培養「自下而上」思維?

受到台灣教育制度與傳統企業文化的影響,許多部屬難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以科技製造業為例,許多ODM或OEM企業的RD部門(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只是按照客戶需求開發產品,沒養成對商業環境、市場趨勢、競爭對手等資訊的敏銳度,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思考和發想的能力。

在一個沒有自下而上DNA的企業裡,要如何培養這種思維?一個方法是讓全員參與制定目標的過程。

在傳統自上而下管理的企業,部門目標通常是由高層與少數資深主管制定。然而,在OKR的運作方式下,是部門全員理解公司策略及目標後,再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制定與公司方向連結的部門目標。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將會壓抑部屬的思考空間,淪為執行者而已。

延伸閱讀:好主管,也可能帶不出好團隊!有這 5 種特質,恐成為「幫倒忙」的領導者

此外,若能將目標制定的品質納入考量績效考核,也有助於提升團隊「自下而上」的文化。

即便如此,我建議老闆和主管們降低期望。如果今年你的團隊有 5% 的同事能提出新點子,明年有 10% 具備這樣的表現,那就很不錯了!這不是你努力不夠,而是我們長期的社會氛圍與教育制度使然。所以,千萬別期望所有同事都能自下而上。我在Intel 的團隊中,最好的情況也只有 50-60% 的同事具備這種的意願和能力,而 Intel 已經執行 OKR 有 50 年之久了!

繼續閱讀 績效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