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致中階主管:千萬不要成為公司裡的「一塊鐵板」

Tifi Liu
2025-02-14
Tifi Liu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前陣子有機會與老闆一起出差,剛好可以與他好好聊一聊。老闆是一個年輕有為,在公司裡有著大好前程的明日之星。雖然很難逮到他好好聊上幾句,但每次有機會與他坐下來談談,總是有很多收穫。

在活動結束後,他聊到:「身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主管,切記不能成為組織裡的一塊鐵板。」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便問是什麼意思。

「一塊鐵板呢,就是上看不到下、下聽不到上。你的上層不知道你底下在做什麼?有什麼人?在想什麼?而你底下的人,往往對上層的方向不清楚、也不敢跟你的主管直接溝通。你覺得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我想了想說:「這就好像古代地方諸侯擁兵自重?」他笑了笑:「對,大概就這意思,這時候上面的人看不見、摸不著,肯定就想穿破這塊鐵板。」

延伸閱讀:我在職場菜鳥、新手主管階段,分別遇到的 2 種好老闆

他接著說:「這樣的組織狀況是很危險的。因為對上級來說,他們無法掌握真實情況,對於底下的團隊是否有貢獻、是否有效運作,只能靠猜測或間接的數據,而一個權力大,卻沒有資訊透明的主管,也很容易造成麻煩。」

要怎麼不成為組織裡的一塊鐵板,確保部屬與上司之間有機會溝通,並且讓自己的存在有價值?

1. 讓上級看得見,但看不破

高層通常不會有時間介入所有的小事,也管不到那麼細,但他們需要知道大方向。要盡可能時刻主動向高層匯報,而不是等到他開始出現「這個團隊在做什麼?」這種想法時再被動更新。定期、積極地展現團隊的努力及成果,並且「不報喜不報憂」,問題出現時,應第一時間知會並附帶解決方案。

2. 讓部屬聽得到,也說得出

應確保部屬也有對高層表現的機會,不能只透過自己傳達部屬的聲音。可以找各種場合展現團隊成員的貢獻,或是適時創造部屬與上級溝通的契機。

舉例而言,因為我不會天天都在印尼辦公室,有時候我的主管及我的部屬都在,而我出差的情況下,主管會直接請部屬處理些小事。部屬會即刻通知我,我也會迅速指導,協助事情順利完成。這樣一來,不只主管對我的團隊放心,部屬也對自己執行的結果有信心。

延伸閱讀:不放手,只會教出複製人!想培育員工成為好主管,第一步是「設定界線」

3. 充當翻譯及橋樑,確保上下對齊

有時候,高層的策略和方向比較抽象,而基層的思考則偏執行面,較難吸收上級的方向並化為可執行的計畫,兩者之間的落差需要一個翻譯。

你必須確保上級的策略能夠被轉化為具體可行的執行計畫,並且讓部屬明白背後的邏輯和目標。同樣地,你也需要向上級反映基層的困難與需求,讓決策更加符合實際情況。這樣才能避免資訊斷層,讓整個組織運作得更順暢。

不管是上對下、下對上,一定要時刻保持誠實與信任。讓上級對團隊有信心、有一定的掌握力;讓部屬對高層有發聲舞台、展現機會。如果習慣當重要訊息的阻隔,久而久之,這道資訊牆會愈來愈厚重,總有一天上級即便不得已,也得將它敲碎。

一個對自己能力、有自信,並且有一定專業度的中階主管,不需要擔心打通上下兩方的溝通。因為中階主管的價值,不是當一塊封閉的鐵板,而是一座穩固的橋樑,連接組織的上下,讓整體運作更加順暢、高效。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