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Canva

AI巨人崛起,你選擇退場轉型還是攜手共創、實現人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年前,曾參觀外國公司的自動化倉儲,重重的棧板,透過升降機,放置到指定的位置,當然,也可按鍵指示,將棧板從貨架上運輸到指定的裝卸貨區,機械感十足,確實增加倉庫的效率,也提升人身的安全。

幾年前,去外國探親,在超級市場購物,結完帳手拿著大包小包,晚輩用手機操控停在遠端停車位的車子,自動開到超市的大門口接我們上車,在購物疲累之際,貼心滿滿。時至今日, Waymo(Alphabet的子公司)提供的自駕計程車服務,已在美國舊金山開跑。近年來,歐美國家紛紛研擬或已經通過無人駕駛的法案,智慧駕駛的普及,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機器人送餐正夯!為何有些餐廳使用大獲好評,有的卻選擇停用?

已經有好一陣子,經常和有形的機器人互動,如家中的掃地及拖地、餐廳的帶位及送餐等,還有無形的助理,如官網上的 AI 客服、電話行銷 AI、ChatGPT 等,特別是 ChatGPT,已成為我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助理,驚訝的是,ChatGPT 從之前的平鋪直敘應答,到現在的條列式重點回答,有時還能整理出比較表,之後還能做個總結,最末居然還主動衍生相關問題,希望助我更全面理解,它不僅認真工作,還很貼心。

AI 將取代許多工作,人有什麼選擇?

最近和朋友相聚,不免談到近30歲的兒女們,歸納出以下的共通點:
1. 35 歲準備退休,深信 AI 會取代人類,因而不屑去做將會被 AI 或機器人取代的工作;
2. 熱衷投資股票、比特幣操作,認為與其上班為別人工作,還可能被 AI 取代,還不如從資本市場賺錢;
3. 崇尚全民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政府定額發錢給人民以滿足基本生活條件),認為國家由少數厲害的人或機器人去工作,賺錢上繳稅負後,就能養活絕大多數不工作的人。

確實,AI 與機器人已逐漸取代倉儲工、司機、清潔工、服務員、助理等工作,專家學者也不時量化AI取代人類的工作機會。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5 年初發表的未來就業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提及未來 5 年裡,推估 AI 會消滅 9200萬 個職位(約占全球勞動市場的 8%),但請不要忽視就業報告裡也提及,推估 AI 會帶動 1.7 億個新工作(約占全球勞動市場的 14%),而所需的技能大多環繞在 AI 及大數據、網路及資安、科技素養等,同時搭配創意、韌性彈性及靈性、好奇心、終身學習等人格特質,重點是:推估 AI 會淨增加 7800 萬個新職位。

延伸閱讀:未來 5 年,哪些工作將被 AI 取代?世界經濟論壇:學這 12 種技能最有前景!

至於炒股炒幣,我的 3 位朋友,一是曾任金融業的大中華高階主管,有個無心工作的孩子,二是出身名校的博士,有個無業的孩子,三是繼承家族傳統產業的董事長,有個不願接班的孩子,不約而同地將為數不小的現金,全權交由孩子去理財,買股買幣買債買房。據朋友們分享,他們的孩子不會宅在家,反而認真地跟著社群,參與實體或線上課程、論壇、聚會,完全否定了我想的不務正業。

與其恐懼被取代,不如轉念擁抱AI

先不管人的資質是聰明或是愚笨,如果政府普發現金,至少能過上基本生活,你(妳)會選擇工作?還是不工作?我先來盤點我的心:1.嚮往某個程度的生活,如住好房、開好車、吃大餐、環遊世界等,而非基本溫飽;2.意圖有些作為或開創事業來創造自我價值,而非平凡人生;

在生活、事業上,和我有一樣的企圖心的人,那麼,與其恐懼被取代,還不如轉個念去擁抱 AI,去做操控或善用 AI 厲害的人,去做賺錢繳稅的人,至於全民基本收入的公平與否,留給別人去爭論吧!未來,或許因為有 AI,我們的視野格局,會更有高度、深度、廣度,而能創造更多 AI 的新職位,幫助我們實現人生。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