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pexels

職涯只能麵包、熱情二擇一?工作想做得久、做得甘願,你需要這 4 個關鍵條件

張玉琦
2025-07-0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有人問我:「你多早就開始規畫你的職涯?現在的工作如你所想像嗎?」我可以坦承回答:沒有。

你可能讀過頂尖人士的職涯故事,當中可以擷取出來的關鍵是,他們可能很早就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專心致志向目標前進。

我總傾向於認為,這些例子應該是少數。真實的職涯路徑,更接近於,在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路途當中,一步一步摸索,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思考構成工作的要素,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選擇

回首我的職涯起點,從小我就喜歡讀書,也知道自己會從事與文字有關係的工作。 然而,這份「喜歡」並不等於對職位的清晰想像。小時候,我也曾看著法庭劇就想當律師、檢察官,現在看可以說是一種對「工作」的想像。

延伸閱讀:張玉琦:什麼是「好」工作?找到擅長、真心喜歡又有意義的天職,該反思4件事

當我真正開始朝文字工作方向探索時,也曾有過不少「善意關懷」。社會上對於「文字工作」、「出版業」的印象,身邊總會有人提出各種質疑,夕陽產業、工時長、待遇不高,接下來有什麼發展?這些現實問題,讓我也不得不思考興趣與實際之間的平衡。

我曾經為了這些考量,進入大公司工作 ,那裡上下班時間、薪水福利都非常穩定。嘗試過後,我才更清楚,到底構成工作的要素(工作環境、成就感、經濟支持、發揮才能等等),哪些是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條件。這些探索、選擇,最終構成了一個人的職涯軌跡。

麵包與熱情只能擇一?從 Ikigai 看職涯 4 圈圈

我們對於工作的思考,常常將「麵包」與「熱情」視為二元對立的選擇。後來,我讀到了一個觀念「Ikigai」,它代表著「生存的意義」。這個概念引導我們從 4 個關鍵「圈圈」來思考職涯:

  • 你喜歡跟熱愛的事情: 讓你工作充滿動力。
  • 別人願意付費的事: 現實層面的考量,確保工作能支援你的生活。
  • 世界需要的事: 讓你的工作具有意義感和價值感。
  • 你很擅長的事: 發揮你的優勢,有效率的完成任務。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jpg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_lkigai模板
螢幕截圖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剛開始選擇工作時,優先考慮其中一兩個圈圈的交集。例如,如果我只選擇喜歡和擅長的事,我的工作在經濟方面或對社會貢獻方面也許不是那麼強;反之,如果我只選了有經濟支援的事情,也許我就會缺乏我的熱情,或是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擅長這件事。

我體會到,職涯不該是「麵包」與「熱情」二選一。它不是二元的,一個兼具這些要素的工作,才可以長久持續下去。無論你是剛出來找工作,或是工作到某個階段有點迷惘,都可以用這個方式去思考現在的工作滿足了哪些圈圈,或是如何找到一個真正能滿足 4 個圈圈的、充實幸福的人生。

了解你的本色:性格分析如何幫助職涯選擇

對每個人來說的理想職涯都不相同,為了深入思考職涯,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一個面向。在「全方位職涯思維課」的線上課程中,我們也納入了人格特質的分析。我認為,性格分析的目的,並不是為自己貼上內向、情緒化等標籤,而是幫助你了解自己,天生自然的傾向是什麼。

MT編輯_全方位職涯思維_KV_0422.jpg
經理人

例如,課程中提到源自榮格心理學的外傾與內傾的概念。如果你是外傾的人,你可能從人際互動和外部世界中得到能量;如果你是內傾的人,你傾向從內在自我探索中得到能量。了解這一點,就能幫助你判斷某些很需要與人接觸的工作,或需要長時間獨立思考的工作,是否更符合你的自然傾向。

然而,這不代表性格會限制你的選擇。就像我們採訪過非常多的經理人,在需要與人接觸的職位上表現優異,其中有很多人都說:「其實我很內向」。業務不一定要擅長言詞,許多時候,這更需要一個人了解自己,「用你的個性,去找到適合你做這個工作的方式」。關鍵在於,在了解自己的特質後,學會「為自己設計工作」,找到平衡點,而不是單純避開看似不符的工作。

065.jpg一張表,看懂榮格8種人格類型
經理人

有時候,當你真的很喜歡一件事,就會願意克服那些與天性不符的挑戰。

從「員工心態」到「機會心態」:我主動創造我的職涯

職場環境劇變,心態也該隨之更新。過去,許多人可能認為公司應該保障我的薪水、福利、職涯發展,「我就是公司的員工」,這稱之為員工心態。

然而,我現在更傾向於「機會心態」:我的工作是要去找一個機會,我的所有職涯都是從機會來的。這意味著,我應該去想哪裡有機會、認識什麼樣的人會給我機會、接受什麼樣的工作會帶來機會。

你會遇到一些工作,看起來「好麻煩」、「不是我的工作」。但如果你用機會心態去看待,就會覺得「這個工作可以帶來很多的機會」。很多時候,很多人看起來意外轉折或起飛的職涯,就是從這些地方得到機會和跳板。職涯發展,不只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給自己找機會。這種心態的轉變,會讓你重新評估職涯選擇,和前進、累積的方向。

面對有興趣的事情,或者在同一個組織內有新的機會嘗試時,不要立刻抗拒。如果你用機會心態來看,即使是不得不接的任務,心態上也會更正面、更有收穫。

對於正在探索職涯的年輕人,我的建議是:「在你年輕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這是不是我未來方向』的問題,每一個工作都很值得你去嘗試。」 很多時候,我們對工作的想像跟實際做起來,會有很大的落差。因此,你需要一些真實的工作經驗,來幫助你對於職涯有更貼近現實的理解。

延伸閱讀:升遷卡住、轉職迷惘?職涯規劃不只是選工作,而是選「你想成為的人」

為了幫助更多人系統性地探索職涯,我和總編輯齊立文共同開設了「全方位職涯思維課」。這堂課分成 4 大單元,除了「整體觀」(Ikigai)外,還包含:

你的熱情: 教你如何從喜歡的事情,發展出你擅長的事情,甚至變成你的工作。
你的人格特質: 讓你了解自己的天生傾向,並學會如何為自己設計工作。
求職連結: 將這些特長和人格特質呈現在履歷上,有效連結求職。

職涯的旅程充滿不確定,是一連串的探索,如果能及早具備「職涯思維」,就能更主動掌握職涯方向,減少迷惘,積極行動。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