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甜甜圈品牌「I'm donut?」台灣店開幕排隊爆負評!開幕活動的危機管理怎麼做?



日本超人氣生甜甜圈品牌「I'm donut?」亞洲首間海外分店,7 月 4 日在台北東區開幕,造成轟動,在 34 度高溫煎熬下,有民眾抱怨自早上 8 點排隊到下午 4 點,卻什麼都沒買到?原本氣勢滿分的開幕活動,被氣炸民眾狂刷 Google 評論一星。
業者警覺事態嚴重,當晚調整購買規則:
1. 每人限購從 30 顆改為 15 顆
2. 上午 9 時起發放號碼牌 230 張,且須登記姓氏、電話,其餘消費者皆為候補
3. 10 點開賣後依序叫號,過號即失去購買資格
4. 號碼牌發放及現場販售情況,都會即時在官方 IG @imdonut.twn 限時動態更新。
唯亡羊補牢能否化解民怨,仍待觀察。
規畫排隊動線、購買方式,也是建立品牌形象的一環
據查「I'm donut?」是創辦人暨主廚平子良太(Hirako Ryota),以福岡烘焙坊(AMAM DACOTAN)所使用的布里歐修麵團進行油炸,製作出柔軟、輕盈、入口即化的新口感,自 2022 年開幕以來,在東京、福岡等地拓展,迄今僅 5 家店,是國人旅遊日本踩點的美食名店。
綜觀此次開幕缺點:
1. 有些民眾在烈日高溫排隊 8 小時,卻沒買到商品?
2. 未發號碼牌,出現一人代表,替朋友排隊,隊伍不斷膨脹的「解壓縮」情況?
3. 現場出現黃牛代排和疑似插隊情況,民眾向店家申訴,卻被回應「沒有證據」?
當新品牌進入市場,業者無不卯足全力促銷推廣,以避免開幕冷清。且連鎖店業者大都會依據開幕業績的常模分析,推估出該店未來一整年的業績。因此,連鎖店數規模愈多者,其推估準確度愈高。
我以前擔任松青超市營業本部長時,就以過去多家店開幕日的營收,建立一套公式,套入本次新開店開幕營收,可概略推估此店一整年的營收。當然,此推估公式需要有多店開幕日的資料來模擬調整。
唯若出現超出產能負荷的過熱人潮,也可能產生危機,帶來負面影響。以「I'm donut?」為例,事後檢討其危機管理過程,有許多改善空間。
首先,危機管理第一原則,就是預防危機發生;其次,若發生則要在過程中,迅速化解,防止擴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尤其社群網路時代更是如此;最後,則是在危機事件過後,避免後遺症,或重蹈覆轍。嚴格而言,「I'm donut?」僅作了危機事件發生後的對策。
當天提供飲料、優惠券,緩和排隊引發的負面情緒
既然「I'm donut?」是國人旅遊日本的社群熱門打卡名店,開幕日當天人潮預估至少為平日 10 倍以上。因此,事先要做好「海嘯衝擊」的對應態勢,以建立公平、信任與專業服務的形象。
開幕日當天出現高達達千人排隊人潮,代表危機已產生,考驗經營者當下臨機應變能力。以下為筆者針對其開幕日危機管理的建議:
事前
1. 規畫排隊動線,一人一格畫好位置,不怕黃牛亂插隊。
2. 事前準備號碼牌,以防止排隊「解壓縮」的亂象。
3. 雖然「I'm donut?」手工現作,事先仍可安排擴增生產能量的服務模式。
當天
1. 估算當日最大產能,緊急製作並發放號碼牌,一方面維護排隊秩序,一方面傳達明確訊息,避免民眾空等。
2. 當天已限定每位消費者購買 30 個 donut,因此,可依據號碼牌序號及生產製作效率,在排隊格的位置,標示需等候 1 小時與 2 小時,讓等候資訊透明化,由民眾自行決定要不要繼續排隊。
3. 對於排在前方民眾(例如前 50 位),服務人員可提供訂單先行點選,分散其等候時間的注意力;而對於後方排隊民眾,可提供冰水或試飲杯飲料,表達慰勞之意。
4. 至於當天營業結束時,仍在排隊的民眾,可提供一定期限(如開幕一周後~一個月內)內的優惠折扣或贈品券,一方面感謝粉絲支持,一方面作為吸引顧客再次上門的魚餌。
此次「I'm donut?」開幕之亂,前車之鑑,可作後事之師。業者若在事前縝密規劃,且進行沙盤推演,不但能防範危機,亦能妥善處理危機,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