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到底是in my office還是at my office?一次搞懂介係詞,從此不再說錯!

2015-08-20 授權轉載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01 你到底「在」哪裡

At是一個點。

假如你說某個人「at某個地方」,你一定找得到他,因為他就在那一點上。坐在桌子前,叫做sit at the table;和你約在某咖啡廳碰面,是meet you at the coffee shop;當然在某一個門牌號碼前面,看著某人,很自然地也都是用at。

On是一個面。

我住在二樓,用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在某條街上,想像站在那裡、抬頭挺胸,是一種平面概念,用on the street;在火車、捷運的車箱上,你不是擠在一個空間裡,可以伸直腰,站在平面上,這是on。那在飛機上呢?

想想這個規則,on an airplane。

In是一個空間。

空間可以大到是宇宙、山川、國家、城市,也可以小到一個車子、杯子、眼睛,所以是in the mountains、in the river、in Taiwan、in Taipei、in a car……。

點圖可放大

圖說明

好,問題來了,有學生問,在辦公室是in還是at?in和at都對,意思有些微差別:

I’ll meet you at the office.
(我們在辦公室見。)指地點。
I’m in my office.
(我正在工作。)

In不只是在辦公室,而是做著在那個空間裡應該發生的事;好比in school是求學,in class是上課,in the office是辦公。

有時候in和at用錯了會讓人會錯意。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請打電話到我辦公室給我」。這句話要怎麼說呢?in還是at?

Please call me ___ the office.
(請打電話到我辦公室給我。)

Please call me at the office是正確的;當然也有比較直接的說法Please call my office,不要說please call me in the office,既像「你在辦公室打給我」或「打電話到我的辦公室」,又像「請你在辦公室叫我一聲」(兩人可能在同一個辦公室)。call也有「呼叫、喊叫」的意思。

02 at < on < in介係詞的時間感

At表示特定的時間點。

想像時間是一條線,at就是線上的某個時間點,強調事情發生的那一刻,例如:

I got up at 7:00 this morning. (我今天早上7點起床。)

The miracle happened at that moment. (奇蹟在那一刻發生了。)

另外,表示一天中的某個時刻,不需加冠詞,如at dawn、at midnight、at night。

On表示特定的日子或日期。

像是:Let’s have dinner on Friday. (我們禮拜五一起吃晚餐吧。)

His birthday is on the fourth of August. (他的生日在8月4日)

We are going to the party on Halloween. (萬聖節當天我們會去參加派對。)

那為什麼會有at Halloween呢?on Halloween是指萬聖節當天,而at Halloween則是指在萬聖節的期間。

In表示特定較長的時間。

如月份、年份、季節、時代、世紀,或一段時間。例如:

My uncle is going to retire in 2015. (我舅舅2015就要退休了。)

She started the job in August. (她在8月的時候就開始做這工作了。)

用in表示一段時間,如in my lifetime(在我的人生中);或是I will go to England in 2 weeks. (在2個禮拜內我就要去英國了。)

但in the night和at night又有什麼不同?in the night指的是夜間,從日落到日出這個時段,at night則是指晚上,一天的某個時間點。

03 培養對介係詞的感覺

為什麼房間的門用the door of the room,門的鑰匙卻是the key to the door?究竟有沒有個道理可循?

道理在「感覺」,不在「文法」。每一種語言都有一種自然演進的規律,這種規律,與其記規則,不如感受它;比方說,在車上,如果是汽車是in a car,公車是on a bus;記住這種感覺,如果你在交通工具裡要彎腰,就用in,in是包在裡頭的感覺,如果是挺著身體走得進去,就是on。依此類推,在飛機上是in還是on?自然是on an airplane了。

現在一起來看看幾個介係詞給人的感覺:

(1) to/for

To是「朝著目標去」的感覺,目標明確,一定會到);for是「朝著一個方向去」的感覺,是一個大方向,並沒有說一定會到。例如:Give the proposal to me. (將那計劃書交給我。)「給(give)」這個動作必須要作用在"me"身上才算完成,所以用to。

I’ll buy it for you. (我會幫你買。) for指一個方向,不管有沒有交給you,「買(buy)」的動作都已經完成,所以用for。

(2) with/by

With是「伴隨著/在旁邊」的感覺,by則是「靠…過去」的感覺。例如:

I will go with May. (我會和May一起去。)
因為with給人的感覺是「伴隨著」,也就是「在旁邊/拿在在手上」的意思,所以with可以解釋作「利用…工具」,像是

I opened the door with a key. (我「用」一把鑰匙開那扇門。) 或者

I am satisfied with the gift. (我很滿意那個禮物。) 有這個gift,滿足感隨之而來。

I went there by train. (我搭火車到那裡。)
「靠…過去」是透過train這種交通工具抵達,不能用I went there "with" train,這樣會變成「使用(手拿著)」train到那兒。

(3) of

是從屬、包含、分離的概念。例如:
The table is made of glass. (桌子是由玻璃製成。)桌子是從玻璃中「分離出來的」。

如果說It is made "with" glass. 表示你拿glass當工具(伴隨著/拿著),不合理。如果說It is made by wood. 表示wood是某個人,桌子是他做的,這也不合理。

回到最原始的問題:
這間房間的門the door of the room (O)
房門是房間的一部份,可以用of。
這扇門的鑰匙the key of the door (X)
鑰匙不是門的一部份,不能用of。
這扇門的鑰匙the key to the door (O)
鑰匙用來開門,是朝某目標而去的概念,用to就對了。

以這概念來說,這句話也對
通往房間的那扇門the door to the room (O)
也是朝著目標(房間)而去。

04 Up讓句子更有力

介係詞是句子中的精靈,它和動詞組在一起,會增加動詞的強度、亮度,使動詞更具動感,像speak up就比單單speak有力。

我們一起來看以下的句子比較at、behind、by、on、with,這些小小的介係詞真的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 當我聽到這事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when I heard this.
=>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at this.

(2) 她死後留下6個孩子。

She left six children after she died.
=> She left six children behind her.

(3) 如果需要幫助,打給我,號碼是2721-5033。

If you need help, just ring m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2721-5033.
=> If you need help, just call me at 2721-5033.

(4) 我們舉杯慶祝他的成功。

We raise a toast to congratulate him on his great success.
=> We raise a toast to his great success.

(5) 這段文章生詞太多,我要理解真是太難了。

There are so many new words in this passage, so it is hard for me to understand.
=> With so many new words, this passage is beyond me.

(6) 他因為30票之差輸了競選。

He lost the election because of 30 votes.
=> He lost the election by 30 votes.

(7) 證據對他不利。

The evidence is not good for him.
=> The evidence is against him.

(8) 我可以幫你完成這個專案。

I can help you finish the project.
=> I can help you with the project.

(9) 我買單。

I’ll pay the bill.
=> It’s on me.

(本文出自「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熟到老外都覺得你英文好,加入量身訂做的1on1 program)

繼續閱讀 職場英文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GRAVITY

從GOLF MONSTERS出發,GRAVITY打造沉浸式娛樂體驗空間

2025-08-07 經理人XGOLF MONSTERS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讓經典遊戲IP《RO仙境傳說》不再只限於螢幕,GRAVITY集團選擇推出沉浸式實體空間「GOLF MONSTERS」,重新定義娛樂與生活的邊界!走進台北嶄新的沉浸式娛樂空間,一邊是鮮明可愛的《RO仙境傳說》角色牆,一邊則傳來揮桿擊球的清脆聲響,這裡是GRAVITY集團新推出的實體旗艦空間——GOLF MONSTERS。

這是一間結合高爾夫運動、親子互動與社交娛樂的沉浸式場域,更是GRAVITY從遊戲開發商蛻變為「全方位娛樂生活品牌」的重要起點。

遊戲不只是遊戲,是生活的延伸

期望為現代人打造能夠陪伴生活、傳遞歡笑的體驗,GRAVITY集團以《RO仙境傳說》為核心,全面推進IP多元化,打造虛實整合的娛樂生活宇宙。這一場從虛擬延伸到日常的轉型旅程,首發作品便是「GOLF MONSTERS」。不同於一般的IP授權展覽或是舉辦快閃活動,GRAVITY選擇以實體空間深耕經營,並從最重視的台灣市場出發,展望亞太地區。

高爾夫運動為何會成為GRAVITY集團的起手式?「觀察到歐美、日本、韓國這幾年來高爾夫球風潮明顯年輕化、家庭化,甚至成為許多人社群打卡的新時尚。我們就是觀察到這個趨勢,所以希望用更生活化的語言與玩家重新建立連結。」GRAVITY理事金珍煥笑說。

GRAVITY
GRAVITY

他還補充道,這項選擇背後深藏著一份對跨世代陪伴的理解——有許多20多年前的RO玩家,如今紛紛成家立業,與其讓遊戲停留在過往青春回憶,不如讓它走進玩家們的生活日常,陪伴孩子一同成長、玩樂,甚至成為三代共遊的娛樂媒介。

三位一體的空間設計:健康、親子、社交

與其說「GOLF MONSTERS」是一間高爾夫球運動場,不如說它是一個兼顧運動與情感交流的生活場域。整體設計訴求的是「健康娛樂、親子共玩、社交互動」,不僅吸引家庭族群,還能提供空間給企業舉辦活動、高爾夫品牌聯名與KOL實體互動的機會。金珍煥觀察,相較於其他室內高爾夫場的時段規劃及產品供應,GRAVITY的場域從白天到夜晚皆維持親子友善氛圍,無論老中青,全齡都能輕鬆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設施還具備跨國虛擬連線功能,能與韓國、日本、美國等地的玩家們展開同場競技,「大家可以同步進入同一張高爾夫地圖,一起開球、比賽,彷彿就身在國際賽事的現場。」金珍煥難掩自豪地說。

而之所以選擇台灣作為集團拓點首發站,金珍煥表示:「最主要是台灣市場對《RO》的熱情與黏著度,遠高於我們韓國本土。」也因為這些年在地耕耘的豐碩成果,讓GRAVITY深信台灣是推動虛實整合娛樂的最佳據點。如今,除了插旗台北外,GRAVITY也已著手評估在高雄等地開設直營或加盟據點的可能性。展望未來,東南亞市場更是GRAVITY下一階段的重要戰略,他說:「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我們都還在評估。希望從台灣出發,打造出一個深具亞洲文化的娛樂生活品牌。」

讓RO成為生活風格的代名詞

除了實體空間的拓展,「RO仙境傳說」也正在推動IP生活化工程。GRAVITY集團也與蝦皮、MOMO等平台開展新合作,並積極洽談餐飲、旅宿、服飾等異業聯名,一步步讓RO真正走入日常用品與潮流風格之中。

GRAVITY
GRAVITY

「我們在思考,RO是不是可以變成一種生活風格?一種讓你吃飯、旅行、運動,甚至購物時都能感受到快樂的方式。」金珍煥的語氣裡滿是期待。他也進一步透露,未來集團甚至有可能規劃推出小型主題樂園或主題館,以更多元形式貼近玩家的日常,讓這個陪伴玩家20年的虛擬角色群,能以更豐富的樣貌及姿態進入你我生活的真實世界。「因為看重與玩家長久的情感連結,我們希望他們的人生下一站,也能帶著RO一起向前走。」

在快速更迭的娛樂浪潮間,GRAVITY集團選擇用「生活實踐」重新定義遊戲與娛樂的價值。從經典《RO仙境傳說》的線上世界出發,穿越二十年的時空,走入真實空間、跨進家庭生活——他們的下一場冒險,才正要展開。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