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1

東區店家回來了!大巨蛋靠 3 個特性,讓周邊商圈業績成長 4 成

撰文 尤韻蓉
2025-01-22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大巨蛋啟用後,東區的店家開始回來了。」東區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韓修和指出,2019~2021 年,東區曾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因租金上漲,加上中山、信義商圈吸引人潮,以及疫情影響,空租率一路從 2018 年的 8% 飆升至 30%,空置店面更曾達 1000 家,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疫情結束,加上大巨蛋啟用後,帶動人潮與商機,2024 年 12 月,東區空租率降至 8%,空置店面剩不到 100 家。

根據東方線上調查,2024 年 1~9 月,大巨蛋進場觀看球賽的總人次達 123 萬,如果再加上周杰倫跟張惠妹演唱會各 15 萬張門票,預計全年有 150 萬人進場。

東方線上副總經理蘇湘婷指出,2024 年 1~9 月,大巨蛋周邊 500 公尺內商圈整體銷售額成長 40%,其中餐飲類成長 31%、便利商店銷售成長 7%、停車場收益成長 89%。7-ELEVEN 也表示,大巨蛋周圍的門市業績平均成長 2 成以上。

韓修和觀察,在大巨蛋的活動開始前,約 5 成觀眾會進到東區逛街,而活動結束後,則有 3 成觀眾選擇在東區消費,隨著更多商圈券的推出(演唱會或賽事票根可至商圈店家折抵消費),預期民眾進入東區商圈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延伸閱讀:年輕人最愛去市政府、中山!大數據看北捷「軌道商圈」:消費力最強的是這 3 站

大巨蛋商圈的 3 大特色,讓它與東區共存而非排擠

其實,在大巨蛋啟用前,有些討論擔心大巨蛋會對東區帶來排擠效應,畢竟它本身有餐廳、地下街,2025 年也將啟用影城、商場,會不會讓客人僅在這停留?韓修和強調,兩者的市場定位有所區隔,並不會有排擠效應,反而能「共存」。

以餐飲為例,大巨蛋內以知名品牌、餐廳為主,而東區則以街邊店、平價小吃、手搖飲為特色。遠東 SOGO 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指出,負責大巨蛋商場的遠東 Garden City,雖設有多樣化的餐飲選擇,但不可能涵蓋所有市場需求,台灣的經典小吃、庶民美食,比如阿宗麵線、姜太太包子等,具備自己特色,是大巨蛋商家難以取代的餐飲選擇,這類特色店家將與大巨蛋帶來的人潮共榮發展。

蘇湘婷指出,相較於百貨、購物中心,大巨蛋的屬性較特別,它的 3 個特色,同時也考驗商家的適應能力:

1. 目的性強、停留時間短: 消費者多數為比賽或演唱會的目標客群,排除活動時間,不會在大巨蛋停留太久,因此快速提供商品的店家,如手搖飲、超商會比較受惠。

2. 人流、營收高峰變化大: 賽事與演唱會期間,人流短時間內暴增,單日營業額顯著提升,但無賽事時,人流則明顯減少,單日營業額可以衝很高,但也考驗商家備貨、因應短時間增加人潮的能力,需有機動性與彈性。

3. 消費族群多元,難精準鎖定: 由於賽事與演唱會類型多變,來客結構不固定,商家較難精準鎖定特定客群,但好處是可以接觸到多元客群,需透過彈性調整商品組合與行銷策略來適應變化。

延伸閱讀:大巨蛋「遠東Garden City」美食聚落開幕!主打 24 小時營業、餐酒館一條街,亮點一次看

大巨蛋的漣漪效應:以服飾為主的東區商圈,可能轉戰餐飲

因為獨特的商場營運模式,進駐大巨蛋的店家有其挑戰。韓修和指出,到大巨蛋的球迷、歌迷的主要需求是「飲食」,所以目前餐飲業最受惠,過去東區商圈以服飾零售為主,餐飲占比僅約 3 成,但近年進到東區的店家改為以餐飲為主,比例高達 7 成,2024 年光是 12 月開的餐飲業就將近 40 家,同期服飾不到 5 家。

這也意味著,未來在大巨蛋的影響下,以服飾為主的東區商圈,有可能會轉為餐飲業為主。

除了餐飲,旅宿業者業績也隨之成長,自 2024 年 8 月起,東區 12 月的旅宿已提前預訂一空,2025 年 2 月大巨蛋迎來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亦達滿房狀態。不過,服飾零售的成長則相對有限,2025 年預計推出限定使用在服飾店家的商圈券因應。

核稿編輯:林庭安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2

大巨蛋百貨開幕半年貢獻 5 億業績!SOGO 董座:2026 年晉升「百億俱樂部」

撰文 尤韻蓉
2025-01-2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臺北大巨蛋自 2023 年底正式營運後,2024 年帶來超過百萬人潮,成為當今台北最受矚目的場館。除了活動賽事,周邊商場也受到許多討論。這些區域由遠東 SOGO 招商與經營,命名為「遠東 Garden City」,範圍涵蓋商場棟、影城棟 1 樓與 6 樓、體育館外圍 14 家餐廳,以及大巨蛋 B1、B2 商店街。

Garden City 從 2024 年 5 月陸續啟動大巨蛋一樓餐廳、地下街商家,2024 年貢獻 SOGO 約 5 億元業績,超出原本預期的 1 成。

然而,遠東 SOGO 早已在台北東區擁有忠孝館、復興館,以及將於 2025 年歇業的敦化館,在這個區域再開一家大型商場,對 SOGO 來說有何意義?

Garden City 的定位:全客層布局的最後一哩

「Garden City 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幫我們在年輕客群扎根」,遠東 SOGO 董事長黃晴雯明確指出,Garden City 的定位不僅是 SOGO 在大巨蛋的延伸,更是希望藉此培養新一代的主要客群,使 SOGO 的全客層經營更為完整。

她解釋,目前 SOGO 的消費者中,由 20% 主要顧客貢獻出高達 80% 的業績,意味著 SOGO 需要開發更多潛在的主顧客,而年輕消費族群正是關鍵。

這也是 Garden City 的主要任務,且已展現成效,自 Garden City 開幕以來,SOGO 的消費年齡層已從過去的 35~55 歲,下修至 25 歲,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場消費。

為了貼近年輕族群,Garden City 的招商策略也有所轉變,除了引進流行品牌,更納入過去不常見於百貨公司的業種。例如,在 Garden City 的地下街中,就設有專門為推活(支持角色、偶像活動)設立的店鋪,提供應援娃娃、布偶與周邊商品,最低能吸引到 10 多歲的消費者,是傳統百貨中少見的客群。

在招商策略上,也從引進品牌,改為與廠商共同發想新品牌、新店型。例如早午餐品牌 Preserve 進駐時,主動與品牌討論,希望做蔬食,符合年輕人注重健康與環保的需求,於是開出蛋奶素早午餐店,後來黃晴雯去了幾次,發現真的都是年輕客人為主,「要把櫃位填滿很容易,但為了滿足下一代消費者,需要去想一些新的品牌,帶進新的精神。」

東區 3 分館的市場區隔,強化 SOGO 品牌競爭力

隨著 Garden City 的加入,遠東 SOGO 在東區的客群布局也更加完整,3 個分館的市場定位也很明確:
1. 復興館: 鎖定高端消費者,主攻精品市場。
2. 忠孝館: 全客層經營,涵蓋生活用品品牌與輕奢品牌。
3. 遠東 Garden City: 聚焦年輕族群,打造符合新一代消費者需求的商場。

透過這樣的市場區隔,黃晴雯表示,忠孝館帶來高毛利與穩定的營運獲利,復興館透過精品業態衝高營業額,而 Garden City 則負責吸引年輕客群,讓 SOGO 的客群涵蓋 青、壯、熟齡,進一步強化品牌競爭力。

延伸閱讀:全台第一間精品百貨將熄燈!31 年歷史 SOGO 敦化館年底熄燈,精品櫃位轉戰兩處

打破傳統百貨的「單體」經營模式,以「消費聚落」滿足消費者需求

然而,黃晴雯坦言, 經營 Garden City 面臨很大挑戰,主要的原因有 3 個。

1. 非「單體」經營: 過往百貨多是以「單體」經營,也就是商品集中在一棟,從沒有過像 Garden City 這樣,分散在 4 個區域,如何讓不同區域的人流互相流動,以及呈現一致性的品牌精神,是一大挑戰。

2. 與東區、信義商圈搶人流: 傳統百貨選擇在成熟商圈設立據點,然而 Garden City 夾在東區與信義商圈之間,要在這 2 大商圈內把人吸引過來,需要創造更多吸引力,而非直接承接既有的人流。

3. 「非賽事日」的經營策略: 大巨蛋體育館雖帶來龐大人潮,但賽事與演唱會並非天天舉辦,如何確保非賽事日仍能吸引顧客,是營運上的另一大挑戰。

面對以上挑戰,遠東 SOGO 不只是打造一座新的百貨,而是建立「消費聚落」。黃晴雯認為,傳統百貨的單體經營模式已經進入高原期,必須發展更全面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不只是購物,而是獲得「一站式滿足」,因此 Garden City 的目標不只是讓消費者買齊商品,還要提供餐飲、娛樂等完整的體驗,盡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延伸閱讀:大巨蛋「遠東Garden City」美食聚落開幕!主打 24 小時營業、餐酒館一條街,亮點一次看

在 Garden City 各區塊的規畫,也呼應這個概念,例如 4 個區域都有餐飲,但有差異,例如想吃小吃就到地下街,有三明治、手搖飲,大巨蛋一樓的食尚庭園,則有主題餐廳,在影城有屋頂餐廳,商城區預計將有米其林餐廳進駐,就是要讓消費者一站式吃足。

隨著影城棟在 2025 年第二季開幕、 大巨蛋 B 區商場在第四季開幕,黃晴雯表示,完整效益要到 2026 年才會展現,預期該年業績能破百億,與忠孝、復興館並列 SOGO 營收破百億的分館。

核稿編輯:林庭安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