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彙整運算上百張工作表的資料,或是各個工作表的格式不一,那之前的兩招就派不上用場了,更適合的方法是以下兩種:
在用Excel時,該怎麼把多張工作表裡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分析和計算?我今天想分享兩個不需要撰寫程式、善用你已經懂得功能就能辦到的兩個操作方式:
「如何讓文字的間距更緊密?」「文字要怎麼圖解化?」「為什麼簡報檔拿到別台電腦播放時,字體設定就跑掉?」……有時候,你的簡報不好看、不厲害,也可能跟你不太會使用簡報軟體有關。接下來以普及度最廣的簡報軟體PowerPoint為例,示範幾個操作小訣竅,有助於提升你製作投影片的功力。
Excel出錯時,都會有一些小提醒,這5種最常見,一定要學起來。
「樞紐分析表」是 Excel 裡一個快速分析資料的實用功能,而且號稱高手都一定要會用,他的名字聽起來很厲害,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因為「樞紐分析表」原本的目的就是要「化繁為簡」,解決大量龐雜的資料表格很難讀出重點的問題,幫你快速建立起「摘要」,簡單重新整理成有彈性的統計報表。舉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的話:像是原本在試算表中建立一個花費帳目表,但是每一筆花費只是根據支出日期排列,就是一個流水帳,而裡面的支出人、消費類別、消費形式等等都是錯綜雜亂的,這樣的流水帳目,就可以利用「樞紐分析表」來快速建立一個「以支出人
多年之前我曾經在電腦玩物介紹過一個好用的線上設計工具:「[Canva 日常的設計家:簡報海報、資訊圖表免費製圖][1]」,他內建了許多的模板,可以讓我們「輕鬆套用」,就能快速製作出各種網頁海報、廣告 Banner、文章主圖
老師要幫學生批改報告、論文時;要在同事或客戶的文件上提供修改建議時,或自己要幫自己寫的文章做修改潤飾時⋯⋯ 你都可以用到Word的「追蹤修訂」功能!
Gmail 有很多整理方法,像是利用標籤就可以用 GTD 方法整理郵件 ,但是對一般用戶來說,那可能不是一個「簡單且立即可用」的方法。所以我有收到過這樣的讀者詢問:「可以自己在 Gmail 中自由排序郵件順序嗎?因為那樣我就可以依照任務進度來安排郵件。」可惜 Gmail 中只能依照時間順序排序郵件,沒辦法根據任務排序,除非我們安裝額外的外掛來幫忙,像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簡單易用的工具「 Drag App」
對很多 LINE 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最新版的 LINE Android App ,終於加入了「一鍵雲端備份、還原 LINE 聊天記錄」的新功能!以後要換 Android 手機平板,或是不小心刪除 LINE 後重新安裝,都可以復原聊天訊息了。這樣的「一鍵雲端備份、還原聊天記錄」功能,其實更早之前已經在 LINE iPhone App 上推出,在 iPhone 上是利用「 iCloud Drive 」進行雲端備份,但操作步驟跟這篇文章裡的教學一樣,還不知道如何操作的 iPhone LINE 使用者也可以
因為自己最近兩個多月以來,從通勤習慣開始變成開車上下班,於是我也在電腦玩物寫了三篇自己的「導航 App 」測試心得,獲得很多朋友的留言迴響,討論了讀者長年以來使用導航軟體的優劣心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iPhone開始有大螢幕手機後,如果沒有深入研究,可能很多手勢和快捷操作我們平常沒有發現,這篇文章,介紹了可能隱藏起來但具有高效率實用性的控制技巧
子婷每個月必須從公司的ERP系統下載每間廠商銷售資料,製作報表。他總是不停的複製、貼上,將100份檔案的數據整理成同一張資料表,耗費大量的工作時間...
勒索病毒WannaCry新變種出現,該怎麼防範?趨勢科技建議執行六個操作,以防止勒索病毒攻擊。
上一次統整我自己 Google Chrome 上安裝了哪些擴充套件,一轉眼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2014電腦玩物精選最高效率 Google Chrome 擴充功能)。這兩三年來,我愈來愈集中在 Google Chrome上完成工作,文書系統大多都使用 Google Drive ,而部落格寫作則都在 Blogger 上完成,還有很多「可以用線上工具完成的工作」。於是
我在之前的「我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 7 個方法,真實經驗版」一文中,提到自己利用日光撒入寢室中,來作為幫助自己早起的方法之一,人對於光線是敏感的,反過來說,當準備就寢的夜間時段,如果睡前一直面對高亮度的數位裝置螢幕,也有可能影響入睡的準備。有鑑於此,便有一些軟體可以幫助我們「自動調整螢幕的暖色調」,尤其當夜間時,或是在光線比較暗的地方打開數位裝置螢幕時,如果螢幕顯示偏暖色調,對眼睛來講更為舒適。而現在 Mac 使用者如果想要啟動「夜間螢幕模式」,不用另外安裝軟體了,因為 Apple 今天更新的 Mac 10
想了解每日股票交易資料,就幫自己做個戰報吧!Excel巨集和自動抓取資料的功能,可以幫你代勞。
在數據化的時代,資訊的取得變成非常簡單、容易,然而,在茫茫大海的數字庫裡,要立即尋找所要的資訊,並以動人的視覺化呈現,儼然已經變成一種顯學,諸家應用程式開發商,也磨刀霍霍的投入這個市場。殊不知,隨手可得的工具、令人瞠目結舌的應用程式正就在您身邊。
「Cafe Nomad」這個服務,裡面由台灣網友協力整理了台灣許多城市的「適合工作的咖啡館」清單,讓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好地方工作。
進入實戰階段,使用政府開放資料,示範如何運用前面三篇文章教的概念,進行資料搜集、整理和最後的視覺化。
上次在電腦玩物分享「如何開始一場寫作風暴?編輯給任何人寫不出東西時的建議」一文,獲得很多的迴響,也有很多讀者寫信來鼓勵我,可以用多年主編工作的經驗,多分享一些相關的知識工作方法。於是我便想到,或許可以來分享「整理一本書」的方法
如果你一次要建立近百個當月班表,或是你要安排整個學期的課程,該如何快速新增呢?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坐在台下聽人簡報,看著投影幕上的簡報文字,字小到你看得吃力,索性放棄閱讀。那麼,一個有誠意又賞心悅目的簡報,「字要多大觀眾才看得見?」
公司的主管希望每間店的統計表可以分別列印紙上,這樣比較方便閱讀。因此,小張每次在產生統計表之後,都會很辛苦的將每張統計表複製貼上到新的工作表,再一張張列印出來,耗費超多時間。要是想要從系統修改程式、改變報表產出的形式,則要多花費用……
在一般 Mac 用戶的認知中, Google Chrome 在 Mac 上跑起來很耗電也耗效能,尤其是使用 Macbook 筆電時,耗電更是一個讓人尷尬的問題。而 Mac 系統內建的 Safari ,則讓人感覺快速順暢,又省電得多。我自己當然還是偏向選擇使用 Google Chrome ,最主要是我跨平台都是用 Chrome ,同步方便,另外 Chrome 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上支援的「離線編輯」功能也是我需要的。但我也認為在 Mac 上, Safari 真的是一款快速、省電,而且功能其實非常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