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大學生畢業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
NIKE 讓奧勒岡州總部的所有員工放了一周「減壓假」並告知員工不要工作,花些時間重整自己的生活,與朋友家人共享時光,為什麼?
職缺空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找到人,結果做不到幾天就離職。如果你是主管,很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事。不過,你思考過原因嗎?
不進公司會不利溝通、阻礙分工或影響團隊向心力?對混合辦公有這 4 種誤解,是主管太古板:
貝佐斯也曾在麥當勞工作過!這如何影響了他日後的工作觀?餐飲業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除了提供餐點,還有教育訓練的功能。以日本麥當勞為例:
我已經許久沒有在茫茫人海中尋覓我要的人才了,不是不缺人,而是我總能從與我共事過的口袋名單中找到合適的人。
2021年度的最佳企業雇主獎在今日揭曉,台灣總計有93家企業入榜,疫情下如何應對保障員工的健康與權益,也成為各家企業的焦點。
國內COVID-19疫苗持續施打中,卻傳出有勞工面試時,被雇主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勞動部表示,接種證明屬於就業隱私資料,雇主要有正當理由,否則可開罰
遇到特別假期被剝削取消,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先用逆來順受來接受。正確的方法是, 一剛開始在進公司之前,就必須要清楚你薪資給付與休假日期的規定。
資遣和解僱差在哪,哪個該付資遣費?資遣預告期又該怎麼算?停止勞動契約,區分為《勞動基準法》第 12 條:解僱,以及《勞動基準法》第 11 條:資遣。
離職真的是會傳染的!若是離職的原因與其他員工或上司有關,這種現象就稱為「離職傳染」,亞馬遜正面臨的人力難題,該如何解決?
老闆要做很多困難的事情,其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開除別人,要是你做得不對,可能會毒害公司的文化。當你認定某個人是不對的人,就別讓這個人繼續到處晃。
隨著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企業近期已陸續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為了讓員工們能以更健康的狀態回到辦公室,企業們紛紛祭出一些誘人的員工福利。
疫情如何改變人們工作的方式?BCG自2008年以來與世界人力資源聯盟(WFPMA,World Federation of People Management Associations)進行「創造人才優勢」調查,2021年發表的報告資料涵蓋113個地區、6600位受訪對象,其中7成的人有人資相關背景。從最新報告中,我們可以理解企業當前關心的人才議題。
Great Place To Work發布2021年亞洲最佳工作場所榜單,運輸公司DHL連續第三年奪得榜首,他們重視安全、薪資福利的文化備受員工好評。
LinkedIn 的休假實驗:公司突然送員工額外的「驚喜假期」,這種創新政策能有效紓解員工的壓力、擺脫過勞嗎?
嘉威會計師事務所,在業界以「錢多、事少、離家近」原則知名,會計師業界習以為常的爆肝、加班,在嘉威很少見。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威珍怎麼做到的?
在家工作、居家辦公,可以放颱風假嗎?勞動部表示,目前居家辦公的勞工,由於沒有通勤必要,就算地方政府宣布放颱風假,仍不可以此為由拒絕上班。
如何監督和評估大量員工的績效表現?亞馬遜運用了科技來幫忙,但還是出了問題:勤勤懇懇的亞馬遜 Flex 司機,在工作多年後,突然就被演算法「解雇」。
《富比士》2019年調查,有資深前輩帶領新人適應環境,可降低員工離職率近兩成,在日後工作表現也較好。但有了師徒制,真的就能幫助留才嗎?
IBM、Google、Amazon、Facebook、特斯拉等企業近幾年都已放寬對學歷的要求,除了能把機會留給更多求職者,對企業來說還有哪些好處?
為挖角人才,對方要求的高薪和福利,該應允嗎?不給,得不到人才;給了,既有員工可能深感委屈,認為老闆不公平。這個兩難怎麼解?
第三級警戒延長至 7 月 12 日,台灣還未到可以鬆懈的時刻。對照國外已受疫情衝擊一年有餘的城市,打了疫苗後得以復甦了嗎?企業能讓員工返回辦公室了嗎?
疫情趨緩,重返辦公室的時候到了?Google將採取更為混合型(hybrid)的工作模式,用3原則打造工作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