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單人生》作者拉弗奈爾指出,共享經濟表面上是進步的經濟型態,但實為勞工權益的破壞者。根據她長期追蹤、訪查多位零工,勞動權益保障與生活品質反而更惡劣。
災保法即將上路,除了低於基本薪資約63萬勞工受益外,加上原投保的勞工、經理人及雇主,共計影響約 272 萬人。新制重點和調整後三大好處一次看。
職業災害如何定義?勞基法如何規範?職災有兩種?上下班通勤、出公差發生意外算嗎?以通勤災害為例:符合4項條件,才能申請勞保職災保險給付:
美國薪資通膨正加速,許多企業在美大學校園徵才,竟對畢業生祭出少見高薪,同行老鳥都眼紅嘆生太早。迎向薪資通膨潮?這些漲薪行業的人才需求值得關注。
雇主品牌是什麼?怎麼做?何則文:PEER法則教你如何經營、對企業的4大好處!舊思維找不到新人才,迎戰新世代,別再用 20 年前的方式徵人:
台積電、聯電、聯發科、鴻海、廣達、仁寶、宏碁、友達,半導體、電子科技業大缺工,紛紛祭出了搶才策略;金融業、電信業也在搶人,到底都在搶什麼樣的人才?
大回鍋潮來了!麥肯錫調查報告指出,47%離職員工將返回就業市場,企業能否藉機填補大離職潮、大缺工潮造成的人才缺額?3原則教你該如何積極留才!
台灣的勞動力市場也出現「加薪潮」,台積電宣布擴大徵才近 9000 人,不僅是半導體業需才孔急,這波大徵才、大調薪也擴及了其他產業。
美國矽谷中的Netflix只要成功A咖,其餘免談,CEO海斯汀甚至直言我們不是一家人、別稱兄道弟,強悍的企業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台積電招募政治博士引起軒然大波,從遊說專家到資料科學家,台積電人才布局背後要解決哪些問題?
最近幾個月Meta至少有4位知名AI科學家離職,這些人都發表過數十篇學術論文,並取得多項突破,用於加強Facebook和Instagram。
近年來,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台廠回流、晶圓荒、少子化、理工生銳減,形成半導體人才荒,台積電、聯發科聯袂調薪、放寬徵才條件,前進私立大學、科大搶學生。
永續管理人才成為未來炙手可熱的行業,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想成為永續管理師,你要有哪些本事?
大離職潮來襲,企業紛紛提出留才措施、留才計畫,其中又以教育訓練、薪資獎金為中,但其實這些方法,很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除了被解僱的門檻較低以外,試用期勞工的權利與正式勞工並無二致,雇主不能因為試用期,就對員工有差別待遇。延長試用期,更要有白紙黑字的書面紀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第一層級是生理需求。《動機與人格》指出,生理需求不被滿足會讓人更有動力工作換取金錢,比較沒動機追求食物以外的報酬。
藝珂(Adecco)執行長與《哈佛商業評論》預測,這 5 個工作趨勢,將改變 2022 以後的職場
《富比士》整理了 2022 年重要的 10 大人力趨勢,發現疫情後,混合辦公成為主流,人才對雇主也有了不同的期待
遠距辦公、居家上班的情況下,勞資雙方最常產生4大問題!發生勞資糾紛時,員工和老闆分別需要注意哪些事?《勞動基準法》又是怎麼規定的?一次解惑:
在面試場合中,雇主請秉持一個大原則:與工作專業無關的問題,就通通不要問。保持風度,別把刻板印象及個人情緒放到面試中,尊重他人,才能贏得尊重。
如何解決疫情帶來的「大離職潮」?如果說疫情教會我們什麼,就是員工想要薪酬、福利和津貼,但也希望工作能提供成就感、和同仁建立人際關係、公司能帶來歸屬感。
年後轉職潮來了。104人力銀行統計,這波轉職潮開缺最熱烈,市場供需比創歷史新高。企業要如何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勝出?
台積電首度招募具政經資料分析技術的人才,開出「商業情報分析師」職缺,需擁有政治經濟學或國際關係博士學位,負責美中台關係研究、分析政治經濟等。
員工只有三人要投保嗎?雇主沒幫員工投勞健保、提撥勞退會怎樣?一旦發生職災,小心賠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