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防疫,這三個月多數消費者主動降低實體通路的活動,以居家為主要的生活空間,醞釀出宅居生活的商機。哪些宅居行為,會成為長期消費趨勢?
以接待國際旅客為主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表示:「看不到邊境解封的那天。」將暫停訂房服務並資遣 212 名員工。
沃爾瑪靠著民眾改變購買習慣,以及多元的線上線下取貨服務,讓他們在第一季度中,電商的銷售額成長了 74%,而同店銷售也成長了 10%。
身為波音、空巴等大廠供應商的英國飛機發動機巨頭勞斯萊斯,宣佈因為受到疫情重創,將裁員9,000人節省開支。
原本就很慘的美國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以下簡稱維密),正面臨收購破局、疫情衝擊等問題。
後疫情世界,旅行會是什麼樣子?旅遊泡泡、旅遊走廊、免疫護照,可能是我們未來生活的雛形。
美髮、拼圖,你能想像到這兩個產業的共通點嗎?根據《Fast Company》報導,新冠病毒肆虐之下,這兩個產業底下出現爆量成長的需求。
鬍鬚張二代接班人張永昌,曾帶領 60 年魯肉飯品牌走過口蹄疫危機、漲價風暴,克服業績下滑、輿論壓力等外在考驗,卻是首次繃緊神經,拖著集團拚命往前跑。
面對這場需求與供給都大量限縮的衝擊,領導者該做些什麼,才能維持正常營運讓企業撐下去、甚至藉機翻身,取得更好的商業機會?
企業在疫情衝擊下,如果已經預期營收下滑,還能照著原有的預算走嗎?該怎麼調整才能讓企業在軌道上經營?
蘋果 iOS 13.5 更新來了!更新裝置解鎖配套,戴口罩也能迅速解鎖 iPhone,還上線了追蹤疫情的暴露通知 API >>
阿聯酋航空(Emirates)傳出考慮減少 3 萬個工作職位、裁減 30% 人力,疫情讓航空產業急凍,要復甦,究竟還要等多久?
Uber 再傳裁員 3000 人!短短兩周時間總共裁掉了全球約4分之1的員工,同時科技孵化器、人工智慧實驗室,這些非核心業務的部分也準備裁撤...
有 280 間新創裁員 21,609 員工,其中僅非公開市場中就有 36 間獨角獸發出裁員聲明,減少了 8,416 個工作職位,降幅約為 46%。
蟬聯股王長達9年的大立光,曾創台股最高股價紀錄。執行長林恩平不猜測未來,只專注做3件事:鎖定目標、持續擴充、不畏雜音。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航空業無疑是「重災業」,不僅觀光旅客取消出遊,商務旅客也大幅減少。航空業哪時候可以返回過往榮光?
在家工作成顯學?Twitter CEO 傑克·多西發信給全員工,如果有「已經回不去辦公室」的員工,可以選擇永遠地在家工作。
口罩實名制 3.0 第八輪開跑,這次同步新增了 4 歲以下的幼幼口罩預購,購買流程與上一輪相同,時程如下:
時裝周紛紛延後取消,在疫情之下,奢侈品牌市場未來不太被看好,他們如何求生?
霍華馬克斯套用巴菲特在 1977 年的說法,直指 「預測本身通常讓我們更加理解發表預言的人,而非未來趨勢。」
面對疫情帶來的打擊,最近美國有企業專設心理健康福利,幫助員工應對情緒壓力。
中國是新冠肺炎後第一個復工的國家,全世界都在看疫情後的經濟活動表現如何。《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調查發現,中國經濟活動的確正
面對疫情,消費模式、行為開始改變,許多零售業者傳出歇業消息,企業該如何自救、紓困?星巴克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做法,可供參考:
全球共享叫車平台 Uber(UBER-US)於周三(6 日)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文件,宣佈將裁員 3700 名員工,主要為支援及招聘部門,占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