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對目前工作感到迷惘時,應先問自己的三個問題!

游舒帆
2015-02-27
作者 游舒帆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禮拜,年輕同事小丘因為在工作上有些迷惘,希望能跟我聊聊,我們在公司旁的咖啡店,買了兩杯咖啡坐下來開始閒聊,不外乎談談最近做了些什麼,哪些地方有阻礙。

談到最後他拋了一個問題給我:「我是不是不適合現在這個工作?」,我連忙問:「為什麼會這樣說?」,但其實我不意外他會問這個問題,因為在閒聊的過程中我已經感覺到他對自己現況的不滿意與不自信,通常這是一種想要離職的警訊。

他回答我:「不知道,總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內容雖然可以準時的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做起來也還算有興趣,但就覺得自己距離那些真正的專家還很遠,所以自己也在思考自己的天份是否不在這邊,應該往別的方向去發展。」這種狀況10個來找我聊的年輕同事中,最少有5.6個會問到這個問題,我除了跟他分享我的經驗外,也問了他幾個問題。

現階段,你最渴求的是什麼?

我們在工作上追求的東西,簡單的說不外乎名(頭銜、職稱)、利(薪資、獎金)、爽(好環境、好同事、好制度)三者,如果一份工作可以同時兼具三者,那真的沒話說,但如果只能從中選二,那你要選哪兩個?

這邊指的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例如剛出社會時、工作3年後、工作10年後、工作20年後,在這些不同的時間點,你的選擇可能都不一樣,而你的選擇就能反應當下你對工作的想法,以及你當下追求的東西。

別把10年後才能達到的目標(年薪500萬/職稱總經理/在一家很棒的公司)拿到現在來衡量,否則你會發現自己三者都不足,三者都想追求,所以怎麼換都覺得目前的工作不好,而衍生許多的抱怨。

這是因為你不夠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導致自己迷失了方向,有時回過頭來再想想就已經是兩年後的事了,弄清楚現階段的自己該把心力放在哪是必要的。

你閒暇時間都做些什麼?

能將工作與興趣結合的人是幸福的,如果你擅長繪畫,也喜歡繪畫,並靠著繪畫這項技能當飯吃,也能獲得不錯的收入,那這或許是最適合你的工作;如果你擅長音樂,也喜歡音樂,並靠著這項技能養活自己,那這或許是最適合你的工作。

一份工作可以同時兼具興趣、專長與收入三項是幸福的,退而求其次,可以擁有其中兩項也是很棒的,但若只有一項時,或許這個工作並不見得那麼適合你,頂多只是一份餬口的工作。

你閒暇時間做什麼很重要,你說對目前的工作有興趣,那你週末的時間是否還會做些與工作有關的事情?若你是行銷人員,那你有沒有自己經營粉絲團、寫寫部落格;若你是程式設計師,你會否寫寫程式、參加技術研討會;若你是設計師,你會否幫自己的部落格重新改裝、為自己家的客廳增添一些不佈置。

人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應當會願意將寶貴的時間花在上頭,哪怕只有1-2個小時也好。尊敬的湯姆哥曾說:「要看看你對技術是不是那麼有熱忱,只要問問自己:『在陰雨綿綿的午後,你會不會想要來寫點程式?』」或許,你也可以用這樣的問題問問你自己,你就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對某件事情感興趣。

你花多少時間學習?

除了工作的時間之外,你花多少時間學習目前的專業?我把這篇文章所提到的觀念跟他說一次,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如果你沒有適度的轉換工作的角色,那你的成長會開始停滯。

這不是你工作不夠努力的原因,而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因為一個人從0進步到60分是容易的,但要從60-80分,你可能要付出兩倍的時間,從80-90分你需要四倍的時間。而那些專家們大多是付出了這麼多時間才能換來今天的能耐,我們要自問:「我是否也投入足夠的時間了?」

前陣子柯P選台北市長時,我看到一場專訪的影片,影片主軸是什麼我有點忘記了,但其中有一段話我聽的很震撼,他說當醫生時,每天回家還要看5個小時的書,不這樣無法掌握最新的醫療資訊。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強的人,比你還努力。」一般的努力,可以超越一般人;無窮的努力,可以讓你追上專家;不要命的努力,才有可能超越專家

其實這三個問題是我們時時都要警惕與自我檢討的,工作每到一個階段我就會拿出來再想想,如果上面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往負向發展,那代表我真的迷失了,應該從心與重新校正一下。

其實每次我在回答別人問題時,我自己也在反思自己是否有依循自己的想法在進行,這其實算是一個很好的自我督促。我往往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從前的自己,一樣的迷惘,一樣的不知所措,一樣期望別人給我們一些可靠的建議。

但後來我也發現,這事無法外求,往往只有自己能給出答案,有時,我們需要的不見得是一針見血的建議,而是需要一個指引方向的人,所以我也嘗試扮演一個引導但不給答案的角色,就像過去引導我的那些貴人一樣。

對工作迷惘幾乎人人都會,當你因為薪水高、福利好待在一家對自己成長沒有幫助的公司時,你會迷惘;當你因工作中可獲得的成就感很多,而屈就於一家薪水較低的公司,但家裡又有經濟壓力時,你也會感到迷惘;當你亟需用錢,因此你選擇了一個無法累積專業能力,但薪水比另一份專業工作每個月多3000時,你也可能感到迷惘。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時,不妨問問自己以上幾個問題,想想自己現階段要什麼?你最願意花時間去做的是什麼?以及你是否投入足夠的時間學習?嘗試找回自己工作的所求與初心,讓自己歸零,重啟動。

(本文出自於gipi的學習筆記,原文請點此。)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課:一張圖,帶你完成目標與夢想!2025 新年願望不再空談

2025-03-2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們踏入新的一年時,總是充滿希望與期待。許多人都會在年初為自己設立新年目標,例如要提升健康、獲得晉升、學習一門新技能、甚至開啟新事業。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發現這些目標在年中或年底時,被拋在腦後。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答案很簡單:方向和方法錯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上進心,而是用錯了策略,導致目標無法落地,成為「空談」。

《經理人》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借助「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讓大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真正落實標管理,在新的一年達成你的願望!

延伸閱讀:寫下你的 2025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打造 365 天微小進步,一年後實現理想生活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九宮格思考法怎麼用?

「曼陀羅思考法」是一種幫助我們設定和細化目標的視覺化方法。這個方法最早源自佛教中的「曼陀羅圖譜」,它是一種幫助修行者專注和冥想的工具。在現代,曼陀羅被發展成一種系統化的思考框架,特別受到日本商業界、體育界的歡迎,被用來幫助人們釐清思路和制定計劃。

這種方法的基礎結構是一個 3x3 的九宮格。最中心的一格是「核心目標」,而外圍的 8 個格子,則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 8 個關鍵要素。

一流運動員都在用!揭密大谷翔平的曼陀羅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方法,「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成功案例 —— 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是職棒大聯盟知名的「二刀流」選手,同時擔任投手和打者,成就斐然。但你知道嗎?早在他高中時期,他就已經利用「曼陀羅思考法」為自己設定目標。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
圖片來源/Shohei Ohtani | 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的中心目標是「成為 8 大球團第一指名的新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谷翔平在九宮格的外圍填入了 8 個小目標,包括:控球、球速、變化球、體能訓練、心理素質、品德、戰術理解以及運氣等元素。他深信,這些環節的共同提升,才能讓他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棒球選手。

大谷翔平的九宮格.jpg
經理人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以大谷翔平、楊勇緯的蔓陀蘿九宮格為例,搭配 AI 目標規劃師,帶領讀者撰寫自己的夢想九宮格。
經理人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將以大谷翔平、台灣金牌柔道國手楊勇緯為例,帶你一步步深入解析一流運動員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幫助他們達成目標,做出非凡的成就。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兩種展開方式

曼陀羅思考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可以用兩種主要方式來進行:

放射型九宮格思考法:想到什麼寫什麼

這是一種水平發散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設定長遠的職涯目標或人生規劃。它的原則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設順序,從多角度來豐富你的計劃。例如,你可以從技能提升、時間管理、人脈拓展等多個面向同時思考,讓計劃的每個部分更全面。

螺旋型九宮格思考法:從單一問題點下手改善

垂直深入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細化」。你可以從最中間的核心目標出發,依次探討實現它的每個步驟。例如,在「準備工作面試」這個目標下,可以展開「研究公司背景」、「撰寫簡歷」、「練習面試問答」等行動細節,讓你清楚看到每一步驟之間的邏輯關聯,避免遺漏。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帶你繪製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將帶領你繪製專屬於自己的夢想九宮格,並透過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三大核心功能,與 AI 目標規劃師,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在設定九宮格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還是過於籠統,或是很難找到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我們可以借助「未來 4 象限」這個工具來幫助你。這個方法將目標區分為 4 個象限,透過這 4 個象限,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檢視並完善目標,讓它更全面、更有意義。

  • 有形・自己:如收入、職位、健康數據等。
  • 無形・自己:如自信心、學習成就感、心理韌性等。
  • 有形・社會及他人:如公司業績提升、捐款額度等。
  • 無形・社會及他人:如帶給團隊的啟發、對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等。
大谷翔平曼陀羅思考法4 (1)
陳姿伶製圖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一部分,將透過曼陀羅思考法,帶你初步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夢想,拆解成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就是釐清方向,而第二步則是確保這個方向能夠被細化和執行。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接下來,「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並透過原子習慣的科學化系統養成方式,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行動習慣,發揮好習慣的複利效應。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跟著《經理人》的「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AI 筆記工具,一天進步 1%,一年強大 37 倍!成就更好的自己,真正迎來充滿改變與契機的 2025!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