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成功者金句|精選 18 句勵志格言、正向語錄,給你正能量與前進的勇氣

2024-12-13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現代生活中,壓力和挑戰無所不在,讓我們時常感到疲憊和迷茫。然而,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前進的動力,是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必須學會的課題。本文精選了 18 句來自成功者的名人語錄,這些勵志格言和正能量金句,不僅能給你帶來啟發,更能幫助你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勇往直前。

成功者的智慧,往往藏在他們的言語中。這些名人金句,既是他們個人經歷的總結,也是對我們這些後來者的寶貴指引。無論你正面臨壓力、遭遇失敗,還是需要一份堅持到底的勇氣,這些勵志語錄都能為你注入無限正能量,幫助你轉念改變人生。

名人、成功者語錄|18 句勵志金句,給你繼續努力的勇氣

壓力超大,怎麼辦?

正如聯強集團總裁杜書伍所說:「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個人的能力也隨之提升,相對地,壓力便減輕了,這代表一種改善與進步。」當我們學會從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壓力不再是阻礙,而成為前進的動力。

聖嚴法師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則告訴我們,接受壓力並逐步解決,是化解壓力的最佳方法。

「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個人的能力也隨之提升,相對地,壓力便減輕了,這代表一種改善與進步。」──聯強集團總裁 杜書伍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聖嚴法師

「盡量去做,只要實實在在地、一樣一樣地把事情做出來,信心就會油然而生!」 ──台達電創辦人 鄭崇華

「當命運交給你一棵酸檸檬,你要想辦法把他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溝通大師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與其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從喜歡上人家交付的工作開始做起!」──日本經營之神 稻盛和夫

「每件負面的事 - 壓力、挑戰 - 都讓我更提升自己。」Everything negative - pressure, challenges - is all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rise. ──傳奇籃球員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

失敗了,怎麼再站起來?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分享了一個獨特的觀點:「跌倒的時候,不必急著爬起來,先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寶貝可以撿!」這句名人語錄提醒我們,失敗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只要我們能從中吸取教訓,就能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前奇異(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也指出:「不要怕要求對方:『再給我一次機會!』有人會給你機會的。」這句勵志格言強調了堅持和勇敢的重要性。

「跌倒的時候,不必急著爬起來,先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寶貝可以撿!」──奇美實業 創辦人許文龍

「不要怕要求對方:『再給我一次機會!』有人會給你機會的。」──前奇異(GE)執行長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不放棄才有機會逆轉,機會永遠是留給存活最久的人。」──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有智慧的人不會為失去的事物做無謂的憂傷,他會積極地想辦法減輕傷害。」──劇作家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怎麼給自己打拚的勇氣?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一句話令人深思:「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只有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這句正能量金句強調了心態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只要心態積極,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的名言「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則提醒我們,活出自我才是最大的成功。

「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只有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 ──鴻海集團創辦人 郭台銘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聖經》〈馬太福音〉

「如果你能,就去服務他人;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傷害他人。」──達賴喇嘛

「對別人好不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增進你的健康與快樂。」──波斯先知 所羅雅斯得(Zoroaster)

「英雄其實就是普通人,只是他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找到堅持和面對的力量。」──美國知名演員 克里斯多福.李維(Christopher D'Olier Reeve)

「每天把每一事情做好,每天都可以叫做很成功!」──群聯電子創辦人 潘健成

「去懊悔當時沒有做什麼事,沒有意義、也無濟於事。因為未來還有那麼多事要做。人只能往前看。」──股神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蘋果(Apple)創辦人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這些名人語錄和成功者金句,是人生路上的明燈,指引我們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力量。無論你身處何種境地,希望這些勵志格言能為你帶來正能量,助你克服挑戰,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刊登。

繼續閱讀 壓力管理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dreamstime

9 成老闆沒發現的數位轉型盲點:缺少「自己專屬的域名」,等於把客戶拱手讓給平台!

經理人X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25-10-0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有 167.4 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 98%,近九成已投入數位轉型,從導入數位工具、社群行銷到進駐各大平台,努力跟上消費行為的變化。但縱然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數位化,卻忽略了在數位世界「被找到、被信任」的關鍵門檻,而這正是企業專屬域名的重要性。

在 AI 時代,資訊大量生成,真假難辨已成消費者最大痛點。企業要被找到、被信任,第一步就是擁有專屬域名。根據 2025 年《Consumer Pulse Report》,有 74% 的消費者更信任與品牌名稱完全一致的域名。對中小企業而言,註冊 .tw 或 .台灣域名不只是在地品牌的數位門牌號碼,更是避免仿冒與釣魚風險的防護盾。專屬域名代表真實身份與長久信任,是數位轉型中最穩固的基石。沒有專屬域名,就等於在數位世界失去定位;擁有 .tw域名才能在資訊洪流中被正確看見、被消費者選擇。

各行業註冊「.tw/. 台灣」域名比例
各行業註冊「.tw/. 台灣」域名比例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從域名開始,建立企業的信任基礎

「沒有信任,就沒有轉型。」TWNIC 董事長黃勝雄語氣堅定地說。他指出,台灣過去 25 年成功建構了高速且普及的網路環境,但數位信任卻沒有同步建立,企業與消費者都在承擔隱形的風險成本。「數位轉型不只是上平台、買廣告,更要先確保顧客能找到真正的官方入口,並且放心與品牌互動。」他強調,註冊與品牌名稱一致的域名,是建立數位信任的第一步,也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最基本的約定。擁有明確的「門牌號碼」,不僅能向市場清楚宣告品牌身份,更能把流量與顧客資料導回自己,避免完全受制於第三方平台的演算法或規則。

黃勝雄指出,台灣需要建構自己的「數位信任體系」,以公開、透明、隱私保護為原則;同時,TWNIC透過國際合作建立「受信賴通報者」(Trusted Notifier)機制,由可信任通知機構通報並快速處理涉嫌惡意網路活動,進一步強化域名安全治理;他強調.tw 與 .台灣域名是這個信任機制很重要的基礎。相較於國際域名,.tw 與 .台灣域名受台灣法律保障,違法與詐騙案件比率僅 0.07%,是企業建立官方網站、守護品牌資產的最佳選擇。「唯有將信任融入制度、技術與文化,台灣的數位發展才能真正站穩。」

黃勝雄.jpeg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黃勝雄董事長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讓數位轉型不只是上雲端,域名更是品牌管理的起手式

長期關注台灣企業數位化進程的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觀察,許多中小企業還停留「數位優化」階段,「只是把流程上雲,商業模式卻沒有真正改變。」她指出,有些傳產甚至仍用傳真接單,南北數位落差明顯,顯示轉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王怡雯執行長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王怡雯執行長
數位時代

她提醒,AI 正在改變流量分配的規則,能不能被看見將決定企業能否抓住下一波商機。若能擁有自己的域名並建置專屬網站,不僅能強化搜尋引擎與 AI 的索引效果,還能在下一波流量紅利來臨時把握曝光機會,提升行銷能見度。「很多老闆覺得品牌名稱和域名不同也無妨,甚至只用社群平台開店。」王怡雯說,這樣雖然短期見效,卻埋下長期風險:「一旦平台演算法改變,流量與顧客資料都不再掌握在自己手裡。」

她形容域名就像數位世界的門牌號碼;與品牌同名的專屬域名不只讓消費者和搜尋引擎能找到企業,在 AI 時代更能提升被引用的機會,形成可持續的網路流量。「如果沒有把這個門牌號碼訂下來,就等於放棄了下一波數位紅利。」王怡雯最後提醒,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是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從域名、官網開始把品牌內容整理好,才能把轉型真正轉成企業成長動能。」

建立數位店面,讓域名成為企業的關鍵投資

企業對域名的重要性認知仍然不足,TWNIC 執行長余若凡強調,第一步就是先把品牌的「門牌號碼」建立起來。「域名就是數位世界的門牌。沒有門牌,顧客和搜尋引擎都找不到你。」她提醒,許多企業把生意放在社群媒體上,就像租在別人的房子裡,「房東」一旦改規則,流量和顧客資料可能瞬間消失。

她指出,擁有自己的 .tw 或 .台灣域名並不困難,每年僅需數百元即可完成註冊,再用受理註冊機構的一站式服務,就能建好一個簡單官網,讓所有行銷活動有個長期的「官方落點」。這不只是集結被平台收走的流量,更能累積品牌的自然曝光,確保消費者每一次搜尋都能找到真正的官方網站。

余若凡補充,2024 年已有 2,219 筆 .tw 域名完成 DNSSEC 部署,超過六成域名啟用 HTTPS,顯示企業對資安防護需求持續上升。「DNSSEC 透過數位簽章驗證 DNS 回應,確保資料不被竄改,讓使用者安全到達正確網站,同時強化網路信任基礎。」她說TWNIC亦推出綠色域名認證服務,如同社群媒體平台上的「藍勾勾」身份認證標示,能核驗註冊人身份並協助使用者辨識何者為真正企業提供的網站;域名安全鎖(Registry Lock)則以多重驗證機制,防止域名被未經過授權的人士竄改或轉移,甚或刪除。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數位時代

現在,就是中小企業重建數位信任的時刻

「數位信任不是口號,而是企業能不能把顧客留住的關鍵。」余若凡強調,現在正是中小企業重建數位信任的最佳時機,從擁有一個 .tw 或 .台灣 的專屬域名開始,把流量、顧客資料和品牌主控權重新抓回自己手中。「我們希望讓每一家企業都能用最低的成本,建立一個安全、可信任、被 AI 看得見的數位門牌。數位轉型不應只停留在上平台或投遞廣告,而是要先立起屬於自己的品牌門牌。『Trust in Every Click! 點點都信任』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幫助企業從每一次點擊開始,與顧客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讓台灣品牌在全球市場被看見。」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