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月刊第211期

愛和員工閒聊,不怕浪費時間?蔡恩全的法寶:Outlook 行事曆管理術

2022-06-07 採訪‧撰文 吳美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退休 3 年,我每天還是用 Outlook 行事曆照表操課、用顏色區分行程。我老婆都說我是瘋子。」微軟大中華區前任副總裁蔡恩全說。

然而,這樣「嚴格」的行事曆,並非蔡恩全的天性。從惠普(HP)基層工程師,到台灣微軟管理顧問服務主管、到台灣微軟在位最久的總經理、調任大中華區副總裁。蔡恩全說,自己的性格跟一般外商高階經理人不太一樣:動作慢、喜歡跟員工閒聊。如果沒有安排好行程,時間運用容易鬆散。

「以前跟事業群主管聊天,東扯西扯,聊到他老家事業怎樣怎樣。從晚上 7 點聊到快 10 點,才想起來有件事要講,結果,3 分鐘就講完了。你說,這叫什麼時間管理?」他知道自己是個「閒聊派」,更需要把握時間把該做的事做完,才有餘裕照自己的步調,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他的原則就是,事先安排、提早把事情做好。舉例來說,他在惠普當工程師時,要去美國受訓,他把去美國後要讀的書、講義先拿到手,在台灣念完才去,因此 3 個月美國訓練,每次考試幾乎都是第一名。

凡事先做一步,就能掌握升遷的機緣

「那時候資深工程師幾乎都 5 點下班,我還是小小工程師,每天念書念到 9 點、10 點才下班。」一有機會,就預先準備、主動多做事的原則,讓他可以「deliver beyond expectations」(超乎預期),在主管心中建立起「你辦事,我放心」的信任基礎。在微軟好幾次調職,都是擔任救火隊,臨危受命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別讓其他人決定你的行程」!關於時間管理,我的 5 大訣竅

也是因為這項特質,讓他脫穎而出,接任台灣微軟總經理。「很多人技術比你好、反應比你快,為什麼機會會輪到我?事後回想,就是一些機緣,加上特質受人賞識。」

「時間管理的關鍵是,你要掌握主導權與節奏。」蔡恩全習慣事先規畫好一整年的年度計畫,把固定的大型會議,像是年度大會、年中績效會議、季度會議,預先註記在行事曆上,並保留與會人員的行程。這些屬於 non-negotiable(不可協調)的行程,有再大的事情也不會更改,「高階經理人最忌諱隨興,一旦你更改時間,所有員工的時間都會跟著變動。」

每周日晚上,他也會花 1~2 小時檢視未來一周的行程,想好隔天早上要做哪些事、達成哪些目標;連議程都在周日晚上寫好,排程在周一早上 9 點 45 分發出。排定好的行程,用不同顏色標示。例如,淡綠色代表經常性會議、紅色是重要任務、黃色是提醒、灰色代表差旅交通,連通勤時間都算在內。看到顏色,就知道活動的意義或重要性。而且,下班前一定檢視當日時間使用的情形,有沒有因為事件改變,需要調整工作排程。

081.jpg
經理人

他也強迫自己,一天只能收 3 次 email,在上午、下午與晚上分別撥出時段,專心處理電子郵件,把其他時間留給要務。如果員工有緊急事件,直接打電話給他,才能即時處理。

安排沉澱時段自我修復,紓解被時間綁死的壓力

除了排定的任務外,每個月他也會安排一個周五早晨,每季安排一整天,不受任何人打擾、專屬自己的反思時段。把擔憂的事情,前因後果一筆一畫用鉛筆寫下來,並思考最壞的結果如何、自己能否接受?透過這樣的方式,修復情緒。「經理人平常有開不完的會,時間被綁得死死的,沒機會抬頭看。反思能讓你跳脫每天的壓力。」

人生充滿抉擇,有專業、有人性、有價值觀,永遠在排序。

退休後的蔡恩全,仍在企業擔任顧問、舉辦演講、依照人生計畫寫書。事實上,在退休前,他就已經在思考,什麼事情最能讓自己充滿能量?他決定善用喜歡與人分享的特質,在擔任大中華區副總裁後面幾年,有機會就到不同區域舉辦講座,傳承自己的能力,也幫助自己反思一路以來的職涯經歷。不過他也坦言,過去太專注在工作上,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他會花更多時間建立工作以外的朋友圈。

「人生充滿抉擇,有專業、有人性、有價值觀,永遠在排序。不是你幹了總經理,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早規畫,才有餘裕安排優先次序。」蔡恩全說。

蔡恩全

台灣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擁有 30 年外商歷練。2019 年卸下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一職,曾是大中華區職級最高的台灣人,也是台灣微軟在任最久的總經理。第一份工作在惠普擔任工程師,之後轉戰 IBM 與微軟,從研發、技術、業務,再橫跨至通路、行銷等領域。

相關文章

CEO的時間管理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dreamstime

9 成老闆沒發現的數位轉型盲點:缺少「自己專屬的域名」,等於把客戶拱手讓給平台!

經理人X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25-10-0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有 167.4 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 98%,近九成已投入數位轉型,從導入數位工具、社群行銷到進駐各大平台,努力跟上消費行為的變化。但縱然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數位化,卻忽略了在數位世界「被找到、被信任」的關鍵門檻,而這正是企業專屬域名的重要性。

在 AI 時代,資訊大量生成,真假難辨已成消費者最大痛點。企業要被找到、被信任,第一步就是擁有專屬域名。根據 2025 年《Consumer Pulse Report》,有 74% 的消費者更信任與品牌名稱完全一致的域名。對中小企業而言,註冊 .tw 或 .台灣域名不只是在地品牌的數位門牌號碼,更是避免仿冒與釣魚風險的防護盾。專屬域名代表真實身份與長久信任,是數位轉型中最穩固的基石。沒有專屬域名,就等於在數位世界失去定位;擁有 .tw域名才能在資訊洪流中被正確看見、被消費者選擇。

各行業註冊「.tw/. 台灣」域名比例
各行業註冊「.tw/. 台灣」域名比例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從域名開始,建立企業的信任基礎

「沒有信任,就沒有轉型。」TWNIC 董事長黃勝雄語氣堅定地說。他指出,台灣過去 25 年成功建構了高速且普及的網路環境,但數位信任卻沒有同步建立,企業與消費者都在承擔隱形的風險成本。「數位轉型不只是上平台、買廣告,更要先確保顧客能找到真正的官方入口,並且放心與品牌互動。」他強調,註冊與品牌名稱一致的域名,是建立數位信任的第一步,也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最基本的約定。擁有明確的「門牌號碼」,不僅能向市場清楚宣告品牌身份,更能把流量與顧客資料導回自己,避免完全受制於第三方平台的演算法或規則。

黃勝雄指出,台灣需要建構自己的「數位信任體系」,以公開、透明、隱私保護為原則;同時,TWNIC透過國際合作建立「受信賴通報者」(Trusted Notifier)機制,由可信任通知機構通報並快速處理涉嫌惡意網路活動,進一步強化域名安全治理;他強調.tw 與 .台灣域名是這個信任機制很重要的基礎。相較於國際域名,.tw 與 .台灣域名受台灣法律保障,違法與詐騙案件比率僅 0.07%,是企業建立官方網站、守護品牌資產的最佳選擇。「唯有將信任融入制度、技術與文化,台灣的數位發展才能真正站穩。」

黃勝雄.jpeg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黃勝雄董事長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讓數位轉型不只是上雲端,域名更是品牌管理的起手式

長期關注台灣企業數位化進程的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觀察,許多中小企業還停留「數位優化」階段,「只是把流程上雲,商業模式卻沒有真正改變。」她指出,有些傳產甚至仍用傳真接單,南北數位落差明顯,顯示轉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王怡雯執行長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王怡雯執行長
數位時代

她提醒,AI 正在改變流量分配的規則,能不能被看見將決定企業能否抓住下一波商機。若能擁有自己的域名並建置專屬網站,不僅能強化搜尋引擎與 AI 的索引效果,還能在下一波流量紅利來臨時把握曝光機會,提升行銷能見度。「很多老闆覺得品牌名稱和域名不同也無妨,甚至只用社群平台開店。」王怡雯說,這樣雖然短期見效,卻埋下長期風險:「一旦平台演算法改變,流量與顧客資料都不再掌握在自己手裡。」

她形容域名就像數位世界的門牌號碼;與品牌同名的專屬域名不只讓消費者和搜尋引擎能找到企業,在 AI 時代更能提升被引用的機會,形成可持續的網路流量。「如果沒有把這個門牌號碼訂下來,就等於放棄了下一波數位紅利。」王怡雯最後提醒,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是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從域名、官網開始把品牌內容整理好,才能把轉型真正轉成企業成長動能。」

建立數位店面,讓域名成為企業的關鍵投資

企業對域名的重要性認知仍然不足,TWNIC 執行長余若凡強調,第一步就是先把品牌的「門牌號碼」建立起來。「域名就是數位世界的門牌。沒有門牌,顧客和搜尋引擎都找不到你。」她提醒,許多企業把生意放在社群媒體上,就像租在別人的房子裡,「房東」一旦改規則,流量和顧客資料可能瞬間消失。

她指出,擁有自己的 .tw 或 .台灣域名並不困難,每年僅需數百元即可完成註冊,再用受理註冊機構的一站式服務,就能建好一個簡單官網,讓所有行銷活動有個長期的「官方落點」。這不只是集結被平台收走的流量,更能累積品牌的自然曝光,確保消費者每一次搜尋都能找到真正的官方網站。

余若凡補充,2024 年已有 2,219 筆 .tw 域名完成 DNSSEC 部署,超過六成域名啟用 HTTPS,顯示企業對資安防護需求持續上升。「DNSSEC 透過數位簽章驗證 DNS 回應,確保資料不被竄改,讓使用者安全到達正確網站,同時強化網路信任基礎。」她說TWNIC亦推出綠色域名認證服務,如同社群媒體平台上的「藍勾勾」身份認證標示,能核驗註冊人身份並協助使用者辨識何者為真正企業提供的網站;域名安全鎖(Registry Lock)則以多重驗證機制,防止域名被未經過授權的人士竄改或轉移,甚或刪除。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數位時代

現在,就是中小企業重建數位信任的時刻

「數位信任不是口號,而是企業能不能把顧客留住的關鍵。」余若凡強調,現在正是中小企業重建數位信任的最佳時機,從擁有一個 .tw 或 .台灣 的專屬域名開始,把流量、顧客資料和品牌主控權重新抓回自己手中。「我們希望讓每一家企業都能用最低的成本,建立一個安全、可信任、被 AI 看得見的數位門牌。數位轉型不應只停留在上平台或投遞廣告,而是要先立起屬於自己的品牌門牌。『Trust in Every Click! 點點都信任』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幫助企業從每一次點擊開始,與顧客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讓台灣品牌在全球市場被看見。」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