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加密貨幣圈術語|FOMO、DeFi、DAO 意思是?16 個區塊鏈專有名詞解析

2024-04-18 吳美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加密貨幣、幣圈社群中,有許多專屬該生態的詞彙與專有名詞,包括基礎知識、常見縮寫、對投資行為的解釋等,就像是區塊鏈(blockchain)、DeFi(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airdrop(空投)、GM、Ape、Degen、HODL(hold on (for) Dear life)、FUD、FOMO(Fear of Missing Out)、DYOR(do your own research)、LFG(Let’s f ** king go)、rug pull(拉地毯)、gas fee(礦工費)、ICO(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等,對於加密貨幣投資新手來說,這些詞彙常讓人難以理解,以下整理一系列的名詞解釋,讓你馬上看懂幣圈社群到底在討論什麼!

加密貨幣專有名詞解析|3大幣圈基礎知識:區塊鏈、DeFi、DAO

1. 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架構,又稱為「分散式帳本」,透過雲端各個節點的「帳本」共享資料,並藉由密碼學串接與複製資料,在所有參與者的電腦上分散管理, 具備去中心化、不可隨意篡改資料、匿名等特性。

2. DeFi(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所有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金融服務,包括加密貨幣、NFT(非同質化代幣)等,都在 DeFi 的討論範疇。

3.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所發展出來的組織結構,其核心是去中心化的領導人將組織規則寫成程式,再交由機器自動執行,目的是屏除人為的控制。最理想的狀態是,組織規則就能決定這個項目如何發展。如果加密貨幣的持有者有異議,也可以再提出別項提案,並透過所有人一起投票,決定項目的發展方向。

加密貨幣專有名詞解析|9 個幣圈社群常見縮寫:FOMO、HODL、FUD 等

1. airdrop(空投)

空投在現實生活中,是指飛機運送物資到特定區域。加密貨幣市場也有空投機制,類似點數優惠的概念,只要用戶加入新平台,或者完成指定目標後,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加密貨幣,平台也藉此提升曝光度與增加用戶數。

2. GM

加密貨幣社群裡常以 GM 或是 GN 打招呼,表示 good morning 或 good night,並以 Ser 表示Sir(先生)、Mam 代表 Madam(小姐),Fren 表示 friend(朋友)。

3. Ape

「ape」是猿猴的意思,在加密貨幣投資市場,經常被當成動詞使用「Ape In」(無腦買進),指沒有充分研究就跟風進場、大膽下注的玩家。

4. Degen

Degen 為 degenerate (墮落者) 的縮寫,常用來形容賭徒型的投資者,像是投資非主流或風險高的加密貨幣。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是什麼?投身幣圈之前,你該懂的基礎知識!

5. HODL(hold on (for) Dear life)

不管你持有的加密貨幣或 NFT 價格下跌得多快、價格變多低,都堅定持有。持有者通常認為,如果最終幣價上漲,就可以享受獲益,類似股票社群常說的「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6.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意為錯失恐懼症,許多人會投資加密貨幣的原因,就在於深怕錯過這波掏金潮,這樣的人也被稱做 FOMOer。

7. FUD

FUS 是fear(害怕)、uncertainty(不確定感)、doubt(疑慮)的縮寫,當加密貨幣價格大跌、或者長期低迷時,就容易產生「FUD」的情緒,令投資人脫手;也可能是有心人士利用投資人的恐懼,透過發布負面消息,使投資者拋售手上的貨幣,再以低廉的價格一次買進。

8. DYOR(do your own research)

意為「做自己的研究」在進行任何投資之前,這可能是最關鍵的用語之一。意思是,投資者要能夠自行研究資料、並擬定自己的投資策略,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加密貨幣市場,也有另一句常見的話「Don’t trust, verify. (不要相信,只要查證。)」同樣也是在指投資者在做出決定之前,應該先自己做好資料研究及分析。

9.LFG(Let’s f**king go)

代表「還等什麼快衝啊!」,類似的詞彙還有 WAGMI(我們會成功的 ,we all gonna make it) ,常用於幣圈成員對投資項目的認可與社群活絡。相反的,NGMI(Not Gonna Make It)則是用於自嘲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

加密貨幣專有名詞解析|7 個新手加入幣圈必讀的投資行為:鑄造、錢包地址

1. mint/burn

在幣圈中,「mint」是指「鑄造」,代表打造出一個加密貨幣或者 NFT。burn 則與 mint 相反,代表持有者銷毀手中的 NFT,以提升剩餘 NFT 稀有度,藉此炒作價格。

2. to the moon / mooning

在幣圈常見的術語之一,字面意思是「上月球」、「前往月球的路上」,指某項投資會如同上月球般一飛沖天,用在看好某項投資、對前景樂觀的情境中。

3. rug pull(拉地毯)

rug 是小地毯,rug pull 是「拉起小地毯」,在幣圈可以解釋為「捲舖蓋跑路」,指捲款潛逃的行為。如果今天發生rug pull事件,通常指開發商突然放棄一個項目、帶走投資人的錢跑路。

4. diamond hands(鑽石手)

意指你準備好抱緊某個投資項目,直到達成最終目標為止,不畏懼任何潛在風險和虧損;相反地,若是投資者無法承受風險而早早出售,則會稱為「紙手」(paper hands)。

5. wallet address(錢包地址)

幣圈說「address」,不是問你的住宅地址,而是在問要輸入哪些密碼,才可以把加密貨幣交易到你手上。

延伸閱讀:冷錢包是什麼?為何能夠避免NFT、加密貨幣遭竊,一張圖搞懂運作原理

6. gas fee(礦工費)

在加密貨幣與 NFT 的交易中,除了支付商品本身的價格,還需要額外支付「礦工費」,類似在銀行之間跨行轉帳時,必須要支付的手續費一樣。

7. ICO(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類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概念,透過市場交易來籌措公司資金,只是 ICO 發行的是虛擬貨幣,首批投資者看上的是公司發行新加密貨幣的潛在商機。

參考資料 / Business InsiderInvestopedia

繼續閱讀 NFT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消滅「手動」的煩人庶務!掌握 Vibe Coding 三原則:一天做完8件事,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2025-08-18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8 年前,中文系出身的 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決定嘗試學 Python。當時,她滿懷期待地報名了線上課程,卻在最基本的環境設定就被卡住。只為了跑出一行「Hello World」(程式設計的第一個小測試,代表環境設定成功),她耗掉兩周時間,卻什麼都看不懂。

終於,她選擇放棄。這段經驗,成了她心裡的陰影 ——「學程式」,似乎是文科生跨不過的鴻溝。

好消息是,近年生成式 AI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也為許多文科人才,開啟 Coding 的新可能。

文科人才正在起飛!掌握3原則,用 Vibe Coding 解決煩人庶務、開啟全新機會

Sofia 回憶,第一次透過自然語言指令,讓 AI 生成並運行一段程式碼時,她驚訝地發現:原來語言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程式能力。 而這,便是 Vibe Coding 的核心:只要能清楚描述需求,就能讓 AI 自動產出可部署的程式模組。

Sofia 的第一個 Vibe Coding 專案,就是解決工具切換後的難題。公司決定「全面匯入 AI」後,原本依賴 Asana 的行銷工作流被撤換,她必須在 Google Workspace 裡重新建立流程。過去,四面八方的訊息透過 Asana 自動化分類;但現在,這個系統不見了。

總不能每天人工去翻吧?於是,她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把 Email、網站表單、社群訊息通通接到 Google Chat 的同一個 Space;接著,再用 OpenAI 的 API 自動產生摘要,判斷訊息是否有用,甚至幫忙過濾掉 spam。

結果,團隊能更快聚焦在真正需要回覆的訊息上。當訊息一口氣變得清爽、只剩下真正需要處理的內容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就是 Vibe Coding 的 first win —— 一個小小的腳本,馬上把混亂變有序,省下無數零碎時間,也讓團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AI 的威力。

這段經驗讓她體會到,寫程式的重點不在語法,而是 Prompt 是否說得清楚:要處理什麼情境、要完成什麼任務、最後要輸出到哪裡。 這三個原則,看似簡單,卻是文科生最能駕馭的地方。因為核心並不是「會不會寫程式」,而是「能不能清楚表達需求」。

關鍵原則 Prompt 說明 Sofia 的案例
明確情境 先描述清楚工作場景 客服訊息分散,需要集中管理
清楚任務 指定 AI 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自動分類、產生摘要、先擋掉垃圾訊息
具體輸出 說明要在哪裡、以什麼形式落地 生成能在 Google Apps Script 部署的程式碼

「你不需要完全看懂所有程式碼,只要理解哪個 function 代表哪段邏輯,剩下的 debug 都交給 AI 來解決。」

不事事求人、用說的就能寫程式!一套「工具箱思維」讓專業被看見

原來,Vibe Coding 的主要進入門檻,是透過自然語言把「需求」講清楚。想清楚這一點,或許會讓許多文科生豁然開朗:寫程式不再是懂 Code 人的專利,而是人人能擁抱的新機會。

Sofia 比喻,AI 像是永不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笨」,都能耐心回答。過去學 Python 時,複雜的設定和艱澀的邏輯讓她挫敗,即便找到同事請益,也會擔心打擾對方。

如今,AI 能直接協助 debug、解錯誤訊息,讓學習過程變得安全而有信心;這種分工方式,也讓她更快跟上公司的全 AI 浪潮。「AI 幫我解決了寫 Coding 會遇到的基礎、初階問題,真正無法解決時再請人協助。」

有了幾次成功經驗了後,她進一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ibe Coding 工具箱」。在她眼裡,每一個 AI 模型、每一個小工具,就像是工具箱裡的不同零件 —— 有的擅長生成文字,有的擅長寫程式,有的更適合做跨平台整合。關鍵不是死守一個工具,而是懂得比較、測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工作的組合。

這樣的「工具箱思維」,也成為她在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的設計核心。在微型線上課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Vibe Coding 不只是 Prompt 技巧,而是一個讓你能靈活組裝的工具箱。當這個工具箱在你手裡,你就能在職場裡隨時拿出最合適的解法,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省下更多時間給更重要的事!效率鬼速提升,5 分鐘就看見成果、展現專業

Sofia 說,自從兩年前開始用生成式 AI 幫忙處理日常工作後,時間大幅縮短。過去需要一周完成的 8 件事,如今一天就能完成;這讓她能把更多心力投入到行銷策略規劃上,而不是被重複性的貼文、報表埋沒。

效率好壞,往往是團隊能否成功推進多個專案的關鍵。台灣不少公司人力有限,卻要同時承擔策略與執行。能善用 AI,才有餘裕專注在最有價值的部分。

或許你也曾經覺得,Coding 離自己很遠;或許你也像 Sofia 一樣,曾經被複雜的語法和環境設定嚇退。但現在,新的機運之門已經打開了。

在這個 AI 時代,別再把自己鎖在 PPT 和文件裡。勇敢試試 Vibe Coding,讓你的文字與想法,成為世界看見你的舞台。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