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吳俊毅

報告寫太厚、塞滿一堆數據圖表簡直做白工!善用 2 頁備忘錄,讓老闆秒懂才有用


商場瞬息萬變,許多重大決策都需要依賴數據分析來進行,不論是決定是否繼續在網站上投放廣告,或者制定設備維護周期來降低故障率,數據分析都扮演著關鍵角色。
然而對於領導者來說,直接閱讀龐大的數據資料很容易迷失於其中,這時數據分析師就應該扮演協助指引的角色,將原本龐大的資料內容化繁為簡,快速點出其中關鍵。
分析師與老闆之間的認知鴻溝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數據分析副教授喬艾爾.夏皮洛(Joel Shapiro)觀察到,許多數據分析師實際上無法做到這一點,甚至也聽到不少主管抱怨分析師的溝通技巧不足。
夏皮洛認為,問題在於數據分析師跟決策者間的認知鴻溝。擅長數據分析的專家往往過度專注於技術層面,而決策者則因為無法理解數據分析過程而難以表達對於報告的疑問。甚至,許多數據分析師為了展現技術力,執著於冗長的分析跟數據圖表化,因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提出具體建議」。
所以當數據分析師忽略報告應該以決策導向時,往往會誕生厚達數十頁的報告,內容雖然能充分展現數據分析師的專業素養,包括數據分析細節跟圖表,卻忘了提出具體的建議。因此,夏皮洛建議數據分析師,不要陷入數據迷思,可以善用「2 頁數據分析備忘錄」,協助領導者提升決策效率。藉由凸顯解決問題的重要元素,限制在2頁篇幅內清楚提供決策建議。
製作 2 頁數據備忘錄的布局與注意事項
這份「2 頁數據備忘錄」該怎麼製作?夏皮洛建議分成 4 大部分,備忘錄的開頭可以先定義問題,第二部分就要提供領導者問題的解答或建議,第三部分則是呈現關鍵的證據,第四部分則是要提醒領導者該注意的事項。至於推導的過程與數據分析的方法可以省略,或者另以附件方式提供,領導者如有需要時再行閱讀。
認識「2頁數據備忘錄」的布局後,在製作過程中夏皮洛更建議分析師應該謹守下列三大原則:
1.聚焦決策:
如前所述,有些數據分析師很容易沉迷於技術層面,包括數據蒐集和展現方式,而忘了「做出決策」才是最終目的。決策者真正需要的只有明確建議,像是應該執行方案A,而不是方案B。所以數據分析師一定要將重點放在決策本身,而不是做出決策前的分析過程。
2.溝通清晰: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要求高階主管以6頁備忘錄來取代簡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清楚溝通想法,運用領導者也能理解的語言來傳遞。因此在更限制篇幅的2頁備忘錄裡,溝通清晰會是更重要的要求。
3.善用數據視覺化:
良好的決策奠基於優良的數據分析結果,而數據視覺化正是呈現分析結果的高效率模式,可以清楚展現觀點或趨勢。但要記得,即使將圖表畫得十分吸睛,這也無法將呈現內容自動轉換為商業決策,切勿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