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AI 走進教室裡是什麼樣子?協助學生解題、寫作業,還能幫老師對付「最大的敵人」!

2024-05-20 採訪・撰文 王毓茹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在台灣當老師,工作遠不只這些。公文、課程報告等行政庶務,加上備課、授課和出題,還要關心學生狀況。難怪台中市立光榮國中老師鍾昌宏會說:「老師最大的敵人是時間!」

生成式AI出現後,解決了這個難題。2022年底,各行各業熱烈討論ChatGPT,他也躍躍欲試。有次進修,要設計雙語教學課程,包含課綱、學習內容、課程目標和評量等。「以前確定課綱和內容後,得花很多時間轉換成課程目標,但是AI幾秒鐘就寫完了。」過去花費24小時才能設計完整套課程,有了AI後,3小時就能搞定。於是,鍾昌宏開始讓AI協助寫課程報告、出題和評量,並進一步用在教學現場,更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延伸閱讀:交班、寫報告就占去 1/3 工時!奇美醫院如何用 AI 幫醫護人員省時間?

協助檢討考題、蒐集資訊,刺激學生思考與提問

考完試,檢討題目時,通常會踴躍發問的是學習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所以老師解答時大多在討論較難的考題,但其他同學可能還跟不上,「這段時間,他們沒有機會針對自己的需求做學習,很容易放空,變成陪讀。」使用AI檢討考卷的好處是,學生可以直接輸入題目,自動生成解題過程,每一個選項的解法及正確答案都有說明。如果還是不懂,可以再下指令,請它以國中生能聽懂的方式講解,AI就會調整用語,鍾昌宏說:「就像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脾氣很好的家教。」

除了解題,也使用AI協助課程。舉例來說,生態環境課要學生調查社區周遭的污染事件,作業是交一段影片或錄製podcast。這些內容教科書沒寫,學生必須自己去找環保局資料、文獻和新聞報導,「但是這些資料不是寫給中學生看的,可能很多專業術語學生看不懂,這時就能用AI協助,轉換成他們看得懂的語言。」

延伸閱讀:寫報告、做簡報,不用再辛苦「嗑」資料!2 款 AI 工具幫你快速摘要、製表

用AI找資料時,他會教學生寫提示詞,甚至建立範本,只要填入主題即可。有了這些工具,學生可以學到原本還沒有能力吸收的知識。當資料蒐集完成,準備進入社區採訪相關人士時,他也會教學生怎麼用AI擬訪綱、寫影片或podcast腳本。

AI應用在教育,有好處也有疑慮,鍾昌宏表示,「我們怕的不是學生用AI交作業,而是一旦習慣很快拿到答案,就不再思考了。」

為了刺激孩子思考,他透過客製化指令,把AI設計成提問者,不再是只給答案的人。比方學生想知道什麼是「消化作用」,輸入AI後不會馬上提供解答,而是反問:「你想了解消化作用的哪個部分?是消化器官?還是消化酶?」藉此引導學生從提問變成作答,「我覺得老師的角色是教學生怎麼使用AI,不是讓他們依賴AI。」

幫老師省下行政時間,走出同溫層、拓展知識圈

另一方面,老師省下的時間可以回歸學科本質,照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情緒。對鍾昌宏來說,更重要的是把AI用於自我提升。一直以來,教育界和外界接觸較少,相對封閉,「我們跟上社會的速度稍微慢一點,想事情也容易受局限,AI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多想像。」他曾參加工作坊討論課程,請AI提出課程的反思模式,結果除了教育界常用的4F反思法(事實、感受、發現、未來),還列出包含SWOT分析(強弱危機分析)等各種的反思模式,「變成有跨領域的東西進來,打破我們原本的框框。」

他認為,無論是AI或其他新科技,身為老師都應該敞開心胸面對,「你要先去試,先知道那是什麼,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做調整。」

089生成式AI也有文理組,選對類型效果更好!
經理人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