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 盧廷羲

藥局也能吃冰、喝咖啡?「全台最美」分子藥局推 3 新招、養熟客


你有想過,藥局的主力產品不是「賣藥」嗎?2017 年在台中起家的分子藥局(Molecure Pharmacy),打造非典型風格的藥局空間,吸引網紅、年輕人打卡拍照。時隔 7 年,他們首度插旗台北,坐落信義區新光三越 A11。
「希望消費者,不是生病才走進藥局,而是日常身心保養,就能想到我們。」分子藥局創辦人、藥師劉彥伯說,他的創業理念,是把藥局變得更貼近生活,除了空間有設計感、環境沒有藥水味,也提供對健康有幫助的周邊產品。
例如,台中店採取巴洛克風格,兩層樓的藥局,有金色旋轉樓梯,吸引網美打卡拍照。不過,劉彥伯坦言,他們原先經營非傳統路線的藥局,是以氛圍、空間設計為亮點,但後續遇到一大挑戰,「當熱潮過了、新鮮感下降,要如何繼續抓住顧客?」
經過沉思,他想出的策略是,分子藥局目前的空間設計、環境氛圍,能引發年輕人關注,但如果要進一步取得消費者認同,則要在產品面上也有所突破。也因此,今年 5 月他們進駐台北,就帶來產品面上的 3 大改變。
策略1:重視「功能醫學」,推出自有保健品牌
分子藥局花了 2~3 年,在 2022 年推出自有保健品牌「studio GLOW」,目前有 6 款產品,像是魚油、綜合 B 群與維生素 C 等。他們如何與其他保健品牌競爭?劉彥伯指出,團隊引進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找出並解決慢性病的根本原因)觀念,來設計保健產品。
從這樣的角度,他們更傾向高品質的天然成分,並透過科學研究、臨床實踐,推出科學配方,透過最新醫學研究數據支持,避免功效說明模糊不清,「保健品不僅可單獨服用,搭配使用也能產生加乘效果。」如此一來,顧客進入分子藥局,會知道品牌的理念,而不是只覺得空間設計好、環境美,自然能變成熟客。
劉彥伯說,studio GLOW 已占整體營收的 30%;其餘則是藥品 20%、其他保健品 10%、日常生活用品 15%、保養品選品 25%。
策略2:引進丹麥護膚品牌,也賣保養品、生活用品
第 2 個策略,則是豐富整間店的產品線。劉彥伯指出,既然他們的願景是與生活高度連結,就不能單純只賣藥品,「當然,店裡面還是會有藥師,最基本的不會放掉。」
在台北店,除了藥品、自有保健品牌外,還有保養品、生活用品。例如,手工皂、洗髮精、香氛精油等,都可以在架上看到。同時,他們獨家引進丹麥保養品牌 NUORI,「這個品牌專注提供新鮮、純淨的產品,與我們的理念很接近。」劉彥伯說。
策略3:強化五感體驗,藥局也能喝咖啡、吃冰淇淋
第 3 個策略,則是在五感體驗上做到極致。例如,台北店的空間設計,他們與水相設計(Waterfrom Design)合作,使用規格、管徑不一的金屬管、重複編排,形成如分子鏈接聚合樣式的網格化展架,再選擇玻璃纖維線水平纏繞,作為背板,呈現的氛圍,像是分子鏈接聚合、最終生成新的機能個體。
音樂方面,與資深音樂人、曾任張懸的編曲人 JB 合作,製作長達 45 分鐘的品牌專屬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
最後,則是增加店員與顧客的互動,除了不定期有免費咖啡,也將保健理念與飲食結合,在台北店內推出冰淇淋吧,設計 6 款冰淇淋,且把 studio GLOW 裡面的原物料,加到冰淇淋內,像是奇異果粉、維生素 C 等,「他吃這個冰淇淋,就能吃到保健元素。」
劉彥伯指出,分子藥局成立 7 年,去年營收大約成長 30~40%,他們希望以多元元素,把藥局融入生活,在市場走出獨特的品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