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走出電信資費大亂鬥,靠智慧雲端服務拉高營收!遠傳如何長出第二曲線?


「轉型是不停滾動的過程,我一直跟同仁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繳出漂亮的成績單,2023 年公司營收達 936.9 億元,營收及獲利皆創 7 年新高,其中新經濟服務的總營收占比,從 2016 年的 5% 一路成長到 20%,為傳統電信業者轉型立下標竿。
她卻強調路還沒走完,新經濟服務提升到 20%,只是完成第一階段目標。
勤做溝通是改革第一步,讓全員感受變革「跟我有關」
時間倒回 2018 年,台灣電信業掀起「499 之亂」,電信公司「吃到飽」戰火各家延燒,電信資費價格一夕崩盤。「盈利掉這麼多,如果一年掉 10%,沒幾年就要裁員了。」當電信服務的營利模式受到衝擊,大家都在想,怎麼創造新的成長曲線?對此董事長徐旭東成立「轉型辦公室」,聘任井琪自美國電信龍頭 AT&T 返台擔任轉型長,隔年接任總經理。
她提出「大人物」轉型策略,即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提供企業客戶智慧 ICT 解決方案、綠能和資安等服務。例如協助王品集團去機房化,把硬體設施與 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等轉移到遠傳的雲端平台,再透過遠端管理軟體,進行資源部署和監控,讓 300 多家分店營業數據能即時更新,並降低維運成本和 IT 人員的負荷。
不過彼時新官上任,井琪深知轉型成功的關鍵在員工的支持與認同,他得先了解基層員工的心聲。「我第一件事就是訪店,了解員工對公司的看法。因為任何政策、戰略最終都要靠員工來執行。」
為創造開放對話的空間,還把全員大會從一年一次改成每季一次、線上進行,並用互動工具 Slido 讓大家匿名提問,「轉型像國王的新衣,最怕大家不懂又不敢問。我鼓勵員工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此外也很重視員工的回饋,例如一名門市員工曾反映,遠傳全年無休的營業政策對基層同仁造成很大壓力。經過評估後,她決定颱風天只要地方政府宣布停班停課就不開店。「當大家發現自己的意見被重視,就會更願意表達想法。」
井琪強調,轉型不只是發展 AI 或新技術,也要改變原來的工作方式。「做新業務,不只各部門,門市也要知道 IoT(物聯網)是什麼,或從使用者角度給回饋,大家就會感受到,公司轉型跟我有關。」
借重網管本業提升技術量能,幫企業客戶打造智慧戰情中心
她並同步打造「敏捷辦公室」,運用 5G 和「大人物」相關技術,將位在板橋的雲端運算中心建置節能設施和智能監控中心,各處辦公室則結合員工需求,改成開放空間。遠傳電信財務暨設施服務群、設施技術暨服務處資深經理吳士箴說:「我們對外推廣的解決方案,也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遠傳先在內部做出成功案例,如果有企業客戶想做綠建築,就能到板橋參觀實際應用。
井琪表示,當初擬定轉型策略就是從本業出發,才會選擇「大人物」。「我們不是一腳踏入完全陌生的領域,而是建立在既有的強項上。」強調遠傳的網路品質和網管能力,正是發展物聯網的重要基礎。
新經濟服務的成長動能多來自企業客戶,當初為了爭取客戶信任,公司改變過去以外包 IT 為主的方式,建立上百名技術人才團隊,提升技術量能。再用服務品質創造好口碑,以台灣港務公司為例,遠傳協助導入智慧營運管理平台,打造能即時掌握人流、空調、用電和監控管制區的戰情中心。這套系統獲得「2024 TIBA AWARD 台灣優良智慧綠建築暨系統產品獎-系統類鉑金獎」。
井琪表示,如今技術團隊更成熟,下一個階段目標是提高利潤,把資源集中在 4 條龍:智慧城市、電信系統整合、智慧醫療、數位轉型。身為電信 3 雄的轉型先驅,井琪強調不論大小,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當家的必須堅持,轉型是在還沒有背水一戰時去轉才有把握,等到非轉不可就來不及了。」
轉型是在還沒有背水一戰時去轉才有把握,等到非轉不可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