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AI 助攻行銷只是神話?近 3 成 CMO 坦承:使用度極低


近年來,生成式 AI 被視為行銷產業的革命性技術,但美國顧能公司(Gartner)最新研究顯示,企業對於生成式 AI 應用的態度仍存明顯分歧。調查發現, 27% 的行銷長(CMO)表示,他們的團隊對生成式 AI 的採用程度極低,甚至完全未使用。反映 AI 雖然備受關注,但其在行銷領域的實際應用仍未普及。
AI 普及度兩極化,高績效企業已能靈活應用
顧能數據顯示,在受訪的行銷組織中,有 21% 目前僅在極有限的範圍內使用 AI,而還有 6% 則完全沒有導入相關技術。與此同時,只有 15% 的行銷主管認為,他們的團隊已經「極度廣泛」地採用 AI,顯示企業在導入 AI 方面仍然存在顯著落差。
然而,高績效企業 (編註:此處指年度淨利潤成長率超出平均水平 1.3 倍,並且能夠在獲客、客戶保留率等行銷目標上超達標的企業) 對 AI 的態度則截然不同。
研究指出,84% 的高績效企業已經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創意開發,而 52% 則用於策略規畫,顯示 AI 在這類企業中的應用已經進入更成熟的階段。這也意味著, AI 可能成為高績效企業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公司推動 AI 卡關?內部決策成關鍵阻力
企業內部的決策阻力也是影響 AI 推動的關鍵因素。顧能的研究發現,財務、銷售及管理等部門的決策,可能阻礙行銷活動的執行,進而影響 AI 的普及程度。
調查顯示,在行銷活動的推動上,31% 的行銷長認為財務部門是最大障礙;26% 認為高層領導的決策影響執行。另有 26% 表示銷售部門的策略與行銷方向不一致。這些內部協作上的困難,使得 AI 的導入變得更加複雜,並非單靠技術就能解決。
另一方面,企業對 AI 的投資報酬率仍保持審慎態度,並表明其在某些應用領域的成效仍有待觀察。儘管高達 47% 的受訪行銷長表示,AI 在行銷評估與報告方面帶來顯著效益,但在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服務與擴展規模方面,許多行銷長仍持觀望態度。
雖然 AI 被視為提升行銷效率的關鍵技術,但顧能調查顯示,87% 的 CMO 在過去一年內曾因行銷活動的績效面臨困境,甚至有 45% 因績效不佳而提前終止計畫。這些數據顯示,即便 AI 能幫助行銷團隊提升某些環節的效率,但在實務上,行銷活動的成功與否仍受多重因素影響,AI 並非行銷萬靈丹。
資料來源:Gartner(1)、Gartner(2)、Marketing Dive(3);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