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總統府直播截圖

台積電對美擴大投資引外界疑慮!魏哲家親揭「原因在客戶」

2025-03-06 撰文 李岱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於美國時間 3 月 3 日在白宮宣布將在美國追加投資 1000 億美元,總投資額達到史無前例的 1650 億美元,包含在亞利桑那州興建 3 座晶圓廠、2 座先進封裝廠與 1 座研發中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將創造超過 2 萬個工作機會。

此舉被視為美國拉抬本土晶片製造能力的重大勝利,然而也引發台灣社會對於關鍵技術西進的疑慮。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 3 月 6 日下午 5 時召開記者會,說明此一重大投資案的細節和戰略考量。

魏哲家:產能滿載、客戶需求是赴美投資核心考量

魏哲家從美國返台後,立即前往總統府與賴清德共同說明此次擴大對美投資的戰略考量。賴清德簡要表示,這是「台積電的時刻、台灣的時刻,更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並強調此投資展現了台灣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也是台灣產業布局從西進、南向、北合,到如今「自信地跨越太平洋」的重要里程碑。

魏哲家則直言此次投資的最主要動機是客戶需求,「台積電到每一個地方去設生產線,都是為了客戶的需求,這是從來沒有違背過的原則。」 他揭露美國客戶需求量已遠超過現有產能規畫,現有的美國廠房產能「已經全滿了,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訂了,就這麼簡單。」

延伸閱讀:半導體產業關鍵國家盤點:各國強推自主生產,誰最有機會擺脫依賴?

擴大對美投資將導致技術外流、減少在台擴廠?魏哲家親上火線回應

在台積電宣布對美投資 1000 億美元後,各界紛紛關注技術外移、政治壓力、台灣投資減少等疑慮。魏哲家與賴清德在記者會中,針對外界關切問題回應,強調關鍵技術仍將留在台灣,且美國投資不會影響台灣的發展計畫。

政府是否事前知悉台積電赴美大規模投資計畫?

賴清德表示,魏哲家在過去這段時間與政府保持密切溝通,讓政府能夠充分掌握台積電對美投資計畫的細節與進展。

他強調,台積電每一次的全球布局不僅壯大了公司自身,也有助於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即便未來美國新建的 3 座晶圓廠和台灣計畫中的產線如期完成,「也一樣沒有辦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否受到美國政府關稅壓力?

賴清德表示政府「並沒有接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他強調,基於台灣利益,政府已在川普上任後積極進行溝通,而且川普總統近期也公開表示台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的必要元素,不允許任何國家以武力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對於是否為獲取美國政府補助而投資的質疑,魏哲家直言:「我們不是因為補助才去的,」強調台積電的投資決策主要基於客戶需求,「我們只要求公平。我們不怕競爭,在哪一個地方設生產線,我們永遠是最棒的。」

巨額投資美國是否會影響台灣的資本支出與擴廠計畫?

魏哲家強調台灣本土的投資不會因美國投資而減少。他透露台灣今年將建設 11 個生產線,「台灣的計畫不但不會受影響,而且要加速進行。」他解釋道,客戶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即使台灣計畫投資規模看起來很大,但「還是不夠」,因此他親自向總統請求協助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

魏哲家還表示,除了土地之外,他最擔心的是人才不足的問題,「台積電的同仁都很努力在生孩子,這是我們一直要提倡的。給他好的生活環境,他們就可以安心生孩子,以後我們的工程師就源源不絕。」賴清德也承諾,政府會極力協助台積電在台灣取得它所需要的土地,有足夠的水跟電,以及人才的各種資源。

延伸閱讀:投資千億、赴美設廠可能是台積電的「最好選擇」?一文看市場最關心的 5 件事

美國設立研發中心是否意味著台灣核心技術外流?

針對外界關切的技術外流問題,魏哲家解釋台灣有 1 萬人的研發團隊,而美國計畫的研發中心約有 1000 人,主要目的是「讓美國的生產線可以繼續前進,不必每件事情都要回來台灣請示」。他也強調,技術必須經過大量生產的考驗才會完整。

他還特別提到。台積電成功的關鍵是「Grand Alliance」(大聯盟):台積電與供應商、客戶和公司自身的共同努力,「台積電有很多的技術進步是跟客戶討論出來的,客戶也信任我們,我們也跟客戶共同努力去發展。技術不是一家就可以做得到的。」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台積電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