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莊彙翌

從調酒師到國際酒店集團營運長!晶華吳偉正:每次職涯轉換, 都是一個關鍵學習點


從進入職場,到升遷、調職,換工作,每個人面對職涯的下一步時,難免緊張、徬徨,但未知也會帶來興奮和期待,對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營運長暨台北晶華酒店董事總經理吳偉正來說,這些職涯轉換的時機,都是寶貴的關鍵學習時刻。
吳偉正入行飯店業近 30 年,一開始是擔任飯店 bartender(調酒師),當時他不太會主動與人互動,但是當 bartender 也是個契機,「你可以看到跟學習到,很多人跟人的互動,自己也必須要學會互動。」
後來進入晶華酒店,前後擔任過副理、餐飲部協理、餐飲營運總經理、餐飲副總裁,「第一次晉升,以前沒有那麼多主管坐在你身邊,你會怕自己的發言會不會不恰當,」面對所有的第一次,吳偉正都將其視為「突破舒適圈」的挑戰,讓自己成長。
如今他歷經集團內 12 次職涯轉換,掌管晶華酒店的大小實務,不僅在疫情期間快速整合資源,推出餐飲外帶服務,更解決酒店的精品商場撤櫃危機,帶動業績成長,2024 年創下台北晶華營業額 43 億元的新高紀錄。
向老闆學思考,掌握每一件事的 key learning
「我很喜歡從每一位老闆身上學事情,他當你主管,一定有 something better than you(優於你)。」吳偉正至少與 10 位老闆共事過。他認為,老闆影響自己很深,比如做事方式、決策思考。
吳偉正解釋,將老闆視為學習的對象,不表示老闆都是對的;也可能是覺得不對,自己決定未來不要這樣做的領悟。他舉例,自己的缺點是沒有耐性,員工或許會不想學習他沒耐性的個性。
吳偉正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夠在晶華酒店有很多的關鍵學習時刻,是受晶華國際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所影響。在和潘思亮對話時,吳偉正很常被問到的一句話是:「你的 key learning(重要學習)是什麼?」專案成功了,有什麼做對的地方?專案失敗了,takeaway(主要收穫)是什麼?有機會再做一次,會有什麼不同?
久而久之,培養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懂得每件事情都要追根究柢。他說,這會養成一種習慣,比如第一次參與主管會議,要先掌握基本的流程,包括這個會議多少人參加、議程是什麼、自己可以先做哪些準備,之後就能更輕鬆面對、減緩緊張感。
這層思考,也成為吳偉正訓練團隊的核心:每件事都要提煉出 takeaway。例如,某一次晶華推出聯名甜品活動,第一檔便創下銷售超過 1 萬份的紀錄,是集團有史以來最熱銷的產品。而晶華的知識管理重視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為了將這次成功經驗保存下來,吳偉正請團隊寫下活動的 playbook(操作手冊),過了 2 個月,又再度合作推出新款甜品。
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有值得探究之處
不過,這次銷售卻不如預期,賣出的量僅有第一次的 1/3。但吳偉正不氣餒,敦促團隊繼續思考,「一定有 something wrong,」不斷叩問 key learning,檢討可能原因,例如,銷售時間間隔太近、產品相似度過高,或是心態——團隊因為第一次的成功而太過自信,也需要納入考量。
除此之外,聆聽客人的心聲,也能有所學習。他舉例,一位客人用完套餐時,覺得用餐體驗沒有很好,連續好幾道菜口感都相似。他回頭追溯內部試菜的流程,和實際上菜順序不同,試菜時料理全部一次上桌,可以輪流試吃,但套餐是按順序一道道上菜,體驗當然會有落差,讓他反思菜單設計的細節。
從基層到集團高層,吳偉正靠著一次次的職涯轉換、危機事件當中,累積經驗與智慧。他相信,從任何人、任何事,細心觀察、往下探問,都能找到學習的養分。
吳偉正
1973 年生,美國洛杉磯廚藝專科學校(ICE Institute of Culinary Education, Los Angeles)畢業。曾任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飲務調酒師、台北晶華酒店館內外經副理、餐飲部協理、集團餐飲營運總經理、集團餐飲副總裁等職,現任台北晶華酒店董事總經理暨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營運長。
每一次工作場域的轉換,調職、升遷、跨部門管理,就會產生「關鍵學習瞬間」,能從中獲得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