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吉野家不願再走的路,換 SUKIYA 試?「全日本最便宜牛丼」可以拯救來客數嗎?

2025-10-08 Jamie Chen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物價持續上漲,將對餐飲業者帶來成本提高、毛利降低的沉重壓力,而他們的作法多數會藉由調高產品售價以應對。不過,日本最大的牛丼連鎖品牌「すき家」 (下稱 SUKIYA)卻在 8 月底宣布,自 9 月 4 日起在日本地區「調降」牛丼等部分商品價格,價格調整後 SUKIYA 的牛丼成為「全日本最便宜」。

在原物料、人力成本攀升的同時,這家餐飲巨頭為何反其道而行,選擇逆勢降價背後的盤算是什麼?

SUKIYA 宣布降價,牛丼重回業界最便宜

日本 SUKIYA 宣布從 9 月 4 日起調整價格,牛丼「並盛(標準碗)」的價格從 480 日圓調降至 450 日圓,「迷你」由 430 日圓調降至 390 日圓,其餘大盛(加大飯與肉)、特盛(飯跟大盛一樣、但肉是標準的兩倍)皆調降 30 日圓。調整後,SUKIYA 標準碗的價格,重回業界最低價。

sukiya menu jp
螢幕截圖

SUKIYA 降價的舉動引發網路正反面的討論,有網友認為:「好久沒看到降價的新聞了」、「太感謝了」;不過也有人質疑:「這年代降價雖然很開心,但根據是什麼?是削了哪裡的成本?」

降價背後:食安風暴下的品牌危機,來客數至今未回溫

對此,SUKIYA 表示:「即使近來物價持續上升,我們還是希望讓更多顧客,以實惠價格享用 SUKIYA 的牛丼,因此決定調整價格。」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此次的降價,跟今年 1 月鳥取南吉方店爆發「老鼠掉入味噌湯」事件有關。當時的消費者將該照片上傳至 Google 地圖評論,且在 X(前稱為 Twitter)上廣泛流傳,導致 SUKIYA 品牌形象遭重挫,進而衝擊業績。

延伸閱讀:米奇之亂後又見蟑螂殘肢!日本 SUKIYA 宣布逾 1900 家門市閉店清掃

根據《ITmedia》統計,在老鼠事件曝光後的 4 月,SUKIYA 來客數只有去年同期的 84%,對比同月份吉野家的 99.8%、松屋的 105.8%,表現明顯落後。5~8 月的來客數跟去年同期相比,仍只有 91.3%、91.5%、93.9%、95.8%,至今仍無法回到過往水準。這也顯示即使事隔數月,消費者對 SUKIYA 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復。

2025 年牛丼連鎖店現有門店的顧客數量
未來商務

雪上加霜的是,同集團的迴轉壽司 HAMA 也頻頻出包。今年 4 月,HAMA 壽司在日本大分縣中津市新開幕的門市,竟在天婦羅的麵皮內混入「廚房紙巾」送上桌;8 月時 HAMA 壽司又被爆,冰淇淋上殘留清潔劑,導致一名 3 歲女童住院。雖然事故發生在 HAMA 壽司,但在消費者心裡,這些事件自然會與母公司善商控股及其旗下的 SUKIYA 聯想在一起,讓原本 3 月已被慢慢遺忘的老鼠事件,又再次被喚起。

價格戰是挽救人流的「特效藥」還是「毒藥」?

在來客數持續疲軟的壓力下,SUKIYA 最終不得不選擇降價,以挽回流失的客人。事實上,這並非 SUKIYA 第一次動用低價策略,過去他們也曾用價格,以挽回流失的客人。

SUKIYA 近年來的降價活動與效益

根據日本財經媒體 ITmedia 事後分析,雖然價格戰有帶來短期效果,面對利潤壓縮和成本提高的壓力,若拉長戰線,其實對品牌的效益有限。當時吉野家在價格戰半年內雖營業額增加,淨利潤反而下降,無法成為長久解方,這也讓牛丼店往後不再輕易發動價格戰。

延伸閱讀:被 Sukiya 狂殺!吉野家痛失牛丼寶座的祕辛:轉頭單挑一風堂、一蘭拉麵?

只是,這次即使原材料費與能源成本高漲,物價持續上升,在來客數疲軟的狀況下,SUKIYA 也只能再下一次猛藥,「透過降價,不惜代價把顧客拉回來」。

不只降價,SUKIYA 用 2 招挽回消費者信任

SUKIYA 也深知降價只能是一時手段,他們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希望扭轉消費者對品牌的形象。

一、提升食安標準:

老鼠事件發生後不久,創辦人小川賢太郎於 4 月初即宣布,SUKIYA 多數門市取消 24 小時營業,每天凌晨 3~4 點關門清掃店舖,提升衛生與清潔標準。意圖向消費者傳達 SUKIYA 對食安議題的重視。

二、開發新品引客:

為吸引消費者回籠,SUKIYA 也積極推出新品、新促銷。例如在 7 月推出 500 日圓的「牛丼午餐組合」,只要購買牛丼加上綠茶、味噌湯或生雞蛋等附餐,只要 500 元 ;8 月則主打清爽夏季新品「鮪魚鐵火丼」,9 月則推出新品「中華丼」,試圖以多元化的菜單重新吸引消費者目光。

在降價、新品、提升食安標準的三箭齊發下,SUKIYA 展現了「不惜代價也要把顧客拉回來」的決心。雖然降價能在短期內刺激話題與來客數,但能否真正扭轉因食安事件受損的品牌形象,仍待觀察。

(本文出自未來商務

繼續閱讀 行銷 餐飲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